為什麼我們該謹慎對待中國用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網路無遠弗屆,如今就算我們足不出戶也能獲得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而中國大陸龐大的人口基數使他們成為資訊的主要生產國,因此同樣使用華語的我們不免會接收到中國的網路文化,以及受他們習慣用語的影響。

這導致現在越來越多人使用中國用語,例如視頻、評論、質量等等,說到這些詞彙你第一個想到的解釋是什麼呢?

有些人認為說話只要輕鬆順口就好,我們不也常常夾雜英文、日文甚至韓文在話語之中嗎?有必要對中國用語特別敏感嗎?

但其實謹慎審視中國用語並非針對或是有政治傾向,而是有些中國的詞彙會掩蓋、排擠台灣原有詞彙的意思。

cr. Pixabay

cr. Pixabay

你知道台灣原本也有視頻這個詞嗎?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定義,視頻是指 video frequency ,是個工程技術的學術用語,意思是傳遞影像訊號的頻率,跟中國說的視頻 (video,台灣稱作影片)意思完全不同。

類似的例子還有質量:物體內所有的物質總合。
然而中國用語的質量與台灣用語的品質意思相同,都是指物品的質地。

以及網路:利用電纜線或現成的電信通訊線路,配合網路卡或數據機,將伺服器與各單獨電腦連接起來,在軟體的運作下,達成資訊傳輸、資料共享等功能。中國將此稱為互聯網/網絡
然而台灣的網絡有其他的意思:網羅、搜求。/各相關部門互相聯繫,密切配合的組織系統。

還有評論及留言:
在台灣評論是指批評議論、批評議論的文章;留言是指用書面形式留下要說的話。
評論一定是留言,而留言不一定是評論,但是中國用語也將兩者的意思混淆了。

可見中國用語如果與台灣原本的用語產生衝突,將會混淆甚至排擠台灣原有的詞彙—就像現在與人說視頻,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影片而非工程用語。這跟我們使用日語卡哇伊、或是韓語的歐巴不同,因為台灣原本並沒有卡哇伊或是歐巴這些詞彙,因此不會造成誤解。

但是並非所有的中國用語都不能使用,例如也很常聽到的閨蜜這個詞,意思是無話不談的親密好友。在台灣沒有原本指代的其他意思因此也能放心使用;再者就是網路的縮寫用語,例如 yyds(永遠的神)、xswl(笑死我了)等等,因這些用語是從漢語拼音衍伸而來,就與我們的注音文、火星文一樣,雖然不正式但反倒不會有誤用的風險。

因此呼籲大家在使用文字時有意識的篩選、區隔中國用語及台灣用語,才不會讓本土文字遭受過大的威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都會注意不要使用中國用語,基本上我判斷一個人程度的時候,會不會使用中國用語也是一個檢核項目,這跟一個人的文化水準與生活敏感度有正相關。
亞葉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1
我平時也會特別注意,因為也真的很常使用中國的網站看影片或小說容易被影響…
喬哥-avatar-img
2021/12/20
「閨蜜」這個詞我倒有其他想法。因為台灣是用「閨密」,指閨中密友、同性親密朋友。「閨蜜」在我看來更像是中國傳來,會導致錯別字的流行用法......
亞葉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1
謝謝指教!之前並沒有注意到兩者些微的差距呢。
avatar-img
亞葉子的沙龍
18會員
17內容數
女性主義聽起來飄渺而遙遠,其實正落實於生活中的各個細節。 身處性別相對平權的亞洲國家,對於女權仍有許多誤解甚至偏見; 儘管我不是專業人士,也希望能透過更多事件與大家一同討論女權。
亞葉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7
「這次月考第幾名啊?」 「這個月薪水多少啊?」 月末評價並未消失,只是從段考變成了薪水。 在這相似地幾乎讓人混淆的體制之下,曾經優秀過的我們面對一夕之間平凡的自己,無所適從。
Thumbnail
2023/06/17
「這次月考第幾名啊?」 「這個月薪水多少啊?」 月末評價並未消失,只是從段考變成了薪水。 在這相似地幾乎讓人混淆的體制之下,曾經優秀過的我們面對一夕之間平凡的自己,無所適從。
Thumbnail
2022/02/10
接著僅是我的個人看法:我認為這個事件並非錯覺,是真實發生的,原因有二。 一、小靜身歷其境體會到媽媽的感受。 二、暗示故事並未完結,未來仍充滿變數。
Thumbnail
2022/02/10
接著僅是我的個人看法:我認為這個事件並非錯覺,是真實發生的,原因有二。 一、小靜身歷其境體會到媽媽的感受。 二、暗示故事並未完結,未來仍充滿變數。
Thumbnail
2022/02/01
這本《再來一碗-高木直子全家吃飽飽萬歲!》已經是她的第二十九本著作,內容分為兩大類:夫妻二人的日常飲食,以及女兒出生後三人的飲食。 高木直子一直以來都是認真體驗生活的人,之前的《一個人》系列除了日常生活外,也有主題式的一個人泡湯、跑步、參加慶典、手作等等書籍。
Thumbnail
2022/02/01
這本《再來一碗-高木直子全家吃飽飽萬歲!》已經是她的第二十九本著作,內容分為兩大類:夫妻二人的日常飲食,以及女兒出生後三人的飲食。 高木直子一直以來都是認真體驗生活的人,之前的《一個人》系列除了日常生活外,也有主題式的一個人泡湯、跑步、參加慶典、手作等等書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Thumbnail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Thumbnail
台語文的政治功能,凝聚認同太強烈了,以至於屏蔽了它作為一種語言的——追求聲韻的、詞句的文學美感的追求。筆者期望,當我們談及台語文,可以不要有那麼強烈的政治目的——還語言以本來面貌。
Thumbnail
台語文的政治功能,凝聚認同太強烈了,以至於屏蔽了它作為一種語言的——追求聲韻的、詞句的文學美感的追求。筆者期望,當我們談及台語文,可以不要有那麼強烈的政治目的——還語言以本來面貌。
Thumbnail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Thumbnail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有些人認為說話只要輕鬆順口就好,我們不也常常夾雜英文、日文甚至韓文在話語之中嗎?有必要對中國用語特別敏感嗎? 但其實謹慎審視中國用語並非針對或是有政治傾向,而是有些中國的詞彙會掩蓋、排擠台灣原有詞彙的意思。
Thumbnail
有些人認為說話只要輕鬆順口就好,我們不也常常夾雜英文、日文甚至韓文在話語之中嗎?有必要對中國用語特別敏感嗎? 但其實謹慎審視中國用語並非針對或是有政治傾向,而是有些中國的詞彙會掩蓋、排擠台灣原有詞彙的意思。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噗浪上有人誤指中國用詞入侵台灣出版漫畫,因而掀起諸多討論,由於他是「誤指」,便有不少人跳出來表示自己也有被誤指的經歷,又或者是反感於誤指者的台灣華語水平不佳,更甚至對這類人四處「糾錯」的行徑相當厭惡。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噗浪上有人誤指中國用詞入侵台灣出版漫畫,因而掀起諸多討論,由於他是「誤指」,便有不少人跳出來表示自己也有被誤指的經歷,又或者是反感於誤指者的台灣華語水平不佳,更甚至對這類人四處「糾錯」的行徑相當厭惡。
Thumbnail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表示,中國流行用語已滲透台灣,中國用語為統戰的一環,民眾應當要適時避免使用,其中又以Reade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分析''。引來了許多獨派人士認同,人權促進協會副會長沈柏洋與基進黨更表示要大家注意中國用語,宣導文字作為文化統戰工具的危險。但筆者我不免就有了一個
Thumbnail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表示,中國流行用語已滲透台灣,中國用語為統戰的一環,民眾應當要適時避免使用,其中又以Reade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分析''。引來了許多獨派人士認同,人權促進協會副會長沈柏洋與基進黨更表示要大家注意中國用語,宣導文字作為文化統戰工具的危險。但筆者我不免就有了一個
Thumbnail
每天大家都在使用國際平台,但,你的頻道裡為何永遠只有中文?也許我們依舊每天都關心著世界大事,但一樣全都是中文報導。如果沒有真正深入當地,你確定看到的是真相?---覺醒Blog
Thumbnail
每天大家都在使用國際平台,但,你的頻道裡為何永遠只有中文?也許我們依舊每天都關心著世界大事,但一樣全都是中文報導。如果沒有真正深入當地,你確定看到的是真相?---覺醒Blog
Thumbnail
我不支持使用「視頻」、「音頻」這一組詞,但「視頻」和「音頻」如何在中國變為 video / audio clips 的指稱,還是個有趣的問題,本文小小的考察推敲了一下,並對相關翻譯提出一點建議。
Thumbnail
我不支持使用「視頻」、「音頻」這一組詞,但「視頻」和「音頻」如何在中國變為 video / audio clips 的指稱,還是個有趣的問題,本文小小的考察推敲了一下,並對相關翻譯提出一點建議。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