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信念是你和上帝間的賭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喜歡聽故事。聽到好故事,就會重新鋪陳引申,拈來做為我在談論人生時的鮮活事例,總覺得說故事比單純說理更能打動人心,也讓人更容易心領神會某些事理。譬如下面這個故事:
 有個村莊名叫「打賭村」,因為村外立著一個打賭碑,上面刻著「我相信,所以我贏」幾個字。 
 原來村裡有兩個年輕人是要好的朋友,聯袂到城市的一家工廠工作。有一天工廠發生爆炸,青年甲被炸得遍體鱗傷,鮮血淋漓。青年乙趕到現場時,看到他這副模樣,認為他已經沒救了,將他抱在懷裡,急切地問他:「你有什麼話要跟家裡的人說?」青年甲用手指一指他上衣的口袋。青年乙連忙往他的口袋掏,結果掏出的是兩千塊錢。
 青年乙不解地問:「你想把這些錢給什麼人嗎?」青年甲痛苦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虛弱地說:「我用這些錢跟你打賭,打賭我……不會死。」青年乙一聽,堅定地說:「好!我跟你賭,一比十!」
 不久,救護車來了。被送到醫院急救的青年甲果真沒死。事後,青年乙照約定付出了兩萬元,不過他很高興,因為能看到朋友還活著,比什麼都值得。而青年甲在贏得賭金後,立刻用那筆錢在村子外頭立了那個打賭碑。
 這是一個關於信念的故事。青年甲不是貪圖賭金,而是想告訴大家,不管做什麼事都應該具備信念。雖然單靠信念並不能讓傷口止血、身體復原,但「我不會死」的信念確實在撿回自己一條命的過程裡居功厥偉,而這也是自己唯一能做的心理功課。
 那他用贏得賭金所立的那個碑為什麼不直接叫做「信念碑」,卻反而起了個容易讓人產生道德疑義的「打賭碑」呢?因為我或那位青年甲認為:只有對不知道結果會如何、或者無法證明的事情,才需要信念;它其實是一種賭注,就像玩牌時你不知道下一張會出現什麼牌一樣。信念,其實是是我們為人生所下的賭注,或者你和上帝對賭時所下的賭注。
 「我相信,所以我贏。」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不過經常賭博的人也都知道,「我相信,所以我輸。」同樣有道理。在人生的賭局裡,你要相信什麼,有賴你智慧的判斷與抉擇。但很多人雖然一再表明他對某人有信心、對某事有信念,不過相信到什麼程度實在值得懷疑。且再看下面這個故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5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個因罪無可逭而被判終身監禁的人,卻在單人囚室裡度過近半個世紀的人生,而且活得比多數人都來得溫馨、忙碌、精彩而有意義。他名叫羅伯.史特勞德(Robert Stroud),十九歲時,在盛怒下殺死了強暴他女友的一位酒保,被判十二年有期徒刑。在監獄裡又在爭執中捅死一名獄警,而被判死刑。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人與狗 ∕ 人與人」關係之不同就在於「自然 ∕ 文明」間的差異,我們跟貓狗寵物間的情感是自然而單純的,但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親子與婆媳)關係雖然密切,卻有太多文明的重擔與衝突,讓人無法釋懷,結果反而不如人與狗關係的輕鬆、自在。
如果把欲望當成野性未馴的牛馬等牲口,那你就好像牧養它們的主人。合理的牧養之道是要讓它們得到適度的溫飽,而非讓它們挨餓;更不可動不動就監禁、鞭笞它們,這也正是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所作的比喻:如果欲望是「馬」,那我們就是「騎師」,而生活就好像在「騎馬」,我們要以理性的韁繩來調整馬的步伐和前進的方向。
當我像個旅人下去台中的家住幾天時,它就讓我感覺像個客棧;在那裡待久了,再回到台北的家,它竟也越來越像個客棧,而我也更自我感覺是個旅人了。就在這一來一往間,我越來越有輕盈的感覺,不只是越來越像在兩個客棧間來來去去的旅人,而且還是個不拖行李箱的旅人。
也許有人會說,這畢竟只是一個夢,同樣虛無飄渺。但我們不要忘了,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和榮格說:夢是潛意識演出的舞台,是潛意識對意識提出的補償與忠告。當意識陷在哀傷的泥沼時,潛意識(夢)提醒我們,這只會讓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和在另一個世界的死者都不得安寧,只有走出悲悵,用行動來清滌悲悵,才能讓生者和死者發光。
有一個因罪無可逭而被判終身監禁的人,卻在單人囚室裡度過近半個世紀的人生,而且活得比多數人都來得溫馨、忙碌、精彩而有意義。他名叫羅伯.史特勞德(Robert Stroud),十九歲時,在盛怒下殺死了強暴他女友的一位酒保,被判十二年有期徒刑。在監獄裡又在爭執中捅死一名獄警,而被判死刑。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人與狗 ∕ 人與人」關係之不同就在於「自然 ∕ 文明」間的差異,我們跟貓狗寵物間的情感是自然而單純的,但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親子與婆媳)關係雖然密切,卻有太多文明的重擔與衝突,讓人無法釋懷,結果反而不如人與狗關係的輕鬆、自在。
如果把欲望當成野性未馴的牛馬等牲口,那你就好像牧養它們的主人。合理的牧養之道是要讓它們得到適度的溫飽,而非讓它們挨餓;更不可動不動就監禁、鞭笞它們,這也正是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所作的比喻:如果欲望是「馬」,那我們就是「騎師」,而生活就好像在「騎馬」,我們要以理性的韁繩來調整馬的步伐和前進的方向。
當我像個旅人下去台中的家住幾天時,它就讓我感覺像個客棧;在那裡待久了,再回到台北的家,它竟也越來越像個客棧,而我也更自我感覺是個旅人了。就在這一來一往間,我越來越有輕盈的感覺,不只是越來越像在兩個客棧間來來去去的旅人,而且還是個不拖行李箱的旅人。
也許有人會說,這畢竟只是一個夢,同樣虛無飄渺。但我們不要忘了,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和榮格說:夢是潛意識演出的舞台,是潛意識對意識提出的補償與忠告。當意識陷在哀傷的泥沼時,潛意識(夢)提醒我們,這只會讓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和在另一個世界的死者都不得安寧,只有走出悲悵,用行動來清滌悲悵,才能讓生者和死者發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約翰是其中一個主戰派 某天疲憊不堪時 他扔著硬幣 心道:我跟上天賭 賭我總是會做出善良的選擇。 (後來,人類因為善良而愈趨繁榮。)
Thumbnail
如果說追人是一場賭博,愛就是你輸光了也心甘情願,因為你知道如果贏了,得到的東西比你押到東西珍貴;而執念則是你已經輸了那麼多,卻還繼續賭,甚至不惜借錢賭,只是因為你想證明你會贏回來所有東西。
Thumbnail
來玩一個每個人都是贏家的遊戲吧! 當我們講到奇蹟,常常會想到脫離邏輯的,比想像還美好的,令人驚嘆的事件。但其實奇蹟,並不是銀行帳戶裡的餘額,而是由我們意識的狀態來決定。 生命的每一件事都是為我們而發生,而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 恐懼是倒置的信心,總歸來說,我們所害怕的事,或許永遠都不
期待真的需要存在嗎?可是就像股票一樣,總是有人願意付出 儘管風險高,但他們看到的更多是報酬。 我真的不覺得對任何事需要抱持期待的感覺 畢竟有一句話—「期待越大,所帶來的傷害也越大」 從小到大我都相信這句話 也經歷過這句話所說的傷害,那真的很痛 心裡有一股上不來的氣。因為相信這句話 我所想的也都是
Thumbnail
賭,是部分人的娛樂,享受著瞬間輸贏的運氣,抑或是思考取勝的快感,跟毒品一樣,這東西的本意並非誘人墮落,而是被使用在不良的地方上而導致許多人家破人亡。斷掌,一般而言,是決斷的象徵,事業的成功,領導的氣質,還有氣運的決絕。長子長孫,通常來說都是支撐家運的頂樑柱,眾人的避風港,意義上的當家。 當賭、斷掌
Thumbnail
A: A組人心裡想的這件事應該比較難有好結果,雖然你還算抱持希望,但有點像是在懸崖邊賭一把一樣,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站在你這邊,就算你想要動起來也不知道怎麼開始,所以在現在情況下,反而順其自然,做些你喜歡、開心的事,放下強求吧! B: B 組人心裡想的這件事情比較像是工作事業,或是自我成長的問題,
Thumbnail
人活在世需要信念,這次來講講信念的一體兩面。以及信念對人而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這麼需要信念?
我不迷信,但我相信。 迷信,會失去自己的判斷力,並會將結果歸咎於外人或外在條件,負面情緒就影響自己心情。 相信,則是一種「正面迎向」的力量,對於結果「有或沒有」皆能坦然面對,因為「相信」的力量,會大於「得失心」。 昨天初四,同學來家裡開心聚會,是我「相信」過年期間有客人來家裡走動,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
Thumbnail
「輸了就無法生存」是我的信念。然而這個想法是妄念:輸了真的會死嗎?而「贏」又要怎麼定義?把全世界踩在腳下,站在山頂看着他人受苦,真的會比較開心嗎? 📌 還是,可以重新定義「贏」?拉高維度,從「一」出發(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要我一個人獨贏,而是全部人一起贏:全部人一起成長,一起共好?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約翰是其中一個主戰派 某天疲憊不堪時 他扔著硬幣 心道:我跟上天賭 賭我總是會做出善良的選擇。 (後來,人類因為善良而愈趨繁榮。)
Thumbnail
如果說追人是一場賭博,愛就是你輸光了也心甘情願,因為你知道如果贏了,得到的東西比你押到東西珍貴;而執念則是你已經輸了那麼多,卻還繼續賭,甚至不惜借錢賭,只是因為你想證明你會贏回來所有東西。
Thumbnail
來玩一個每個人都是贏家的遊戲吧! 當我們講到奇蹟,常常會想到脫離邏輯的,比想像還美好的,令人驚嘆的事件。但其實奇蹟,並不是銀行帳戶裡的餘額,而是由我們意識的狀態來決定。 生命的每一件事都是為我們而發生,而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 恐懼是倒置的信心,總歸來說,我們所害怕的事,或許永遠都不
期待真的需要存在嗎?可是就像股票一樣,總是有人願意付出 儘管風險高,但他們看到的更多是報酬。 我真的不覺得對任何事需要抱持期待的感覺 畢竟有一句話—「期待越大,所帶來的傷害也越大」 從小到大我都相信這句話 也經歷過這句話所說的傷害,那真的很痛 心裡有一股上不來的氣。因為相信這句話 我所想的也都是
Thumbnail
賭,是部分人的娛樂,享受著瞬間輸贏的運氣,抑或是思考取勝的快感,跟毒品一樣,這東西的本意並非誘人墮落,而是被使用在不良的地方上而導致許多人家破人亡。斷掌,一般而言,是決斷的象徵,事業的成功,領導的氣質,還有氣運的決絕。長子長孫,通常來說都是支撐家運的頂樑柱,眾人的避風港,意義上的當家。 當賭、斷掌
Thumbnail
A: A組人心裡想的這件事應該比較難有好結果,雖然你還算抱持希望,但有點像是在懸崖邊賭一把一樣,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站在你這邊,就算你想要動起來也不知道怎麼開始,所以在現在情況下,反而順其自然,做些你喜歡、開心的事,放下強求吧! B: B 組人心裡想的這件事情比較像是工作事業,或是自我成長的問題,
Thumbnail
人活在世需要信念,這次來講講信念的一體兩面。以及信念對人而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這麼需要信念?
我不迷信,但我相信。 迷信,會失去自己的判斷力,並會將結果歸咎於外人或外在條件,負面情緒就影響自己心情。 相信,則是一種「正面迎向」的力量,對於結果「有或沒有」皆能坦然面對,因為「相信」的力量,會大於「得失心」。 昨天初四,同學來家裡開心聚會,是我「相信」過年期間有客人來家裡走動,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
Thumbnail
「輸了就無法生存」是我的信念。然而這個想法是妄念:輸了真的會死嗎?而「贏」又要怎麼定義?把全世界踩在腳下,站在山頂看着他人受苦,真的會比較開心嗎? 📌 還是,可以重新定義「贏」?拉高維度,從「一」出發(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要我一個人獨贏,而是全部人一起贏:全部人一起成長,一起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