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分割併購不甩勞權? 勞團呼籲行政院跨部會修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勞工都是看新聞、最後一刻才知道被賣了!」台灣近來多起企業併購案導致勞資爭議,勞團認為是經濟部、金管會及勞動部各執掌法令未予以整合、配合。

今天(16)桃園市產業總工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號召多個工會團體前往行政院,要求行政院應組成跨部會小組研議修法《企業併購法》、《金融機構合併法》、《金控股公司法》、《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等法律,將企業併購程序納入勞工對等資訊權、保障團結權、集體協商權之三權保障的機制,整合各部會的資源研擬如何因應企業併購爭議的修法,提出更好的修法草案來保障勞工以及工會的權益。

今天工作、明天失業? 勞團呼籲企業併購要保障勞工三權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邱宇弘表示,近年台灣有多起企業併購案,因資訊不透明引發勞資爭議問題,勞工團體認為勞權受到強烈侵害。例如今年美麗華高爾夫球場公司分割成3家子公司,同時解僱工會理事長黃文正及數名會員,資方此舉遭批評是透過分割公司來瓦解工會。今年下半年也有一連串金融機構合併案,例如富邦金合併日盛金、花旗消金業務出售及國票金併購安泰銀行等併購案,都讓工會團體認為相關法令對勞工保障之不足。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邱奕淦則表示,近來花旗銀行擬出售在台消金業務,傳出「不予聘用花旗員工」的爭議;南山人壽改由潤泰集團經營後,業務員仍在進行僱傭關係的勞資爭議。在在顯示經濟部及金管會主掌之法律應配合勞動法令修訂,尤其對於勞資對等的資訊權一定要列入法律當中。

家福企業工會常務理事籃世華說,近半年零售業龍頭家樂福公司傳出易主消息,但是法國集團及台灣總公司都否認,顯現資訊不透明且黑箱作業,造成家樂福賣場勞工非常不安,員工擔憂會不會「今天做完明天失業」?

尤其去年家樂福併購惠康公司時突發新聞告知,惠康公司員工都還在賣場工作就發現他們已經被賣了。員工如何維持工作權與協商勞動條件,只能看新聞告知可能有哪些企業主投標、搶標,顯示現行相關法令配套不足,員工都是等著被賣,才能向新舊雇主協商留用問題,增添不穩定因素。籃世華呼籲政府,各行各業併購案頻傳,政府應該要制定相關法令,讓勞權得以伸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企業分割併購很彈性 工會分立改名被刁難
邱宇弘提到,所謂的「雇主商定留用」在《企併法》16條及《金控法》都有相關條款,最重要的就是併購前階段的對等資訊。員工或工會大部分根本不曉得原公司跟新公司談多少價碼、留用多少人,致使工會無法因應,大部分勞工是被突襲。

邱宇弘強調,企業的合併或分割機制本該受到嚴謹層層把關跟監督,反而在勞權沒有任何保障。他說明企業併購影響勞權常見情境有三種,第一種勞資資訊不對等,經常發生勞工突然被叫到小房間個別面談,被雇主告知資遣「沒有你的職位了,請你打包回家吧」,員工直到公司被併購的最後一刻才知道自己失去工作或轉調其他部門。

第二種是新舊雇主協商機制不明,當勞工或工會遇到企業併購時要求跟雇主協商,舊雇主會推託跟新買家已談好,撇清雇主責任「現在我不是雇主了」,勞工應去找新老闆協商。工會認為要強化《團體協約法》,納入新舊雇主都要有協商義務,否則的話現行勞資協商機制落入空洞且無效。

第三種是事業單位分割後直接拒絕承認工會的存在,不承認前企業的工會,否定該工會實施勞資會議、選舉、陪檢等相關同意權,對於工會集體權益保障具有非常大的打壓。

邱宇弘認為,今年是新勞動三法上路10周年,《企業併購法》明年初就施行20年,工會團體要求行政院應組成跨部會團隊,包含主掌《企業併購法》的經濟部,主管《金融機構合併法》《金控股公司法》的金管會,以及主掌《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的勞動部,整合各部會的資源研擬如何因應企業併購爭議的修法,提出更好的修法草案來保障勞工以及工會的權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朱梅雪提到,美麗華球場工會也面臨公司在前階段突襲式分割,工會再透過罷工換得工作權保障。(相關報導

朱梅雪批評,政府允許財團可以切成多個小公司,因此美麗華公司故意讓每個子公司員工人數不到30人,以規避《工會法》規定組織工會應有勞工30人以上之連署發起。而且資方目前仍認定因為公司已分割,所以美麗華工會是關係企業工會,已不是單一事業單位的工會,所以美麗華公司沒有必要跟工會協商。

朱認為,不管是經濟部、金管會或勞動部,政府機關各自為政,因此勞團來到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院,要求公部門不要只為了公投忙碌,卻不雇勞工權益受損。

邱宇弘說明,政府讓資方、企業主在組織變革、資金流動時非常彈性,但是工會因為資方刻意分割、合併而跟著要去變動工會組織時,就會處處受到地方主管機關的刁難,勞團認為若公司分割、工會跟著分立,應不需要再去達成30人連署的高門檻才對,若像美麗華資方切割子公司時刻意將員工人數都安排30人以下,工會要如何生存下去?

行政院最後派出內政衛福勞動處參議接受勞團陳情,僅表示會將勞團修法建議轉給主管部會研議辦理,不回應是否組成跨部會小組研議修法。

邱宇弘則重申,各行各業併購案頻傳,企業分割、合併將大幅影響社會層面,其造成嚴重勞資矛盾,行政院身為最高行政機關,應有責任跟義務面對如此社會矛盾,積極推動修法、補強漏洞,工會團體也會持續監督修法。

raw-image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原文日期:2021年12月16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沙龍
33會員
283內容數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2023/07/31
有鑒於光電政策未來所需數萬公頃土地,為了避免光電政策衝擊農漁業及2025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政策,地球公民基金會在7月19日時召開記者會,發佈一份從去年開始進行的調查報告,現勘台灣苗栗、台南及花蓮三地區的光電場狀況,期望藉由梳理過往光電政策的相關經驗,希望政府知往鑒今,改善未來光電政策。
Thumbnail
2023/07/31
有鑒於光電政策未來所需數萬公頃土地,為了避免光電政策衝擊農漁業及2025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政策,地球公民基金會在7月19日時召開記者會,發佈一份從去年開始進行的調查報告,現勘台灣苗栗、台南及花蓮三地區的光電場狀況,期望藉由梳理過往光電政策的相關經驗,希望政府知往鑒今,改善未來光電政策。
Thumbnail
2023/07/28
不滿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6%實施18年來未曾提高,導致年輕勞工退休金領不到舊制勞工的一半金額,再加上中華電信公司承諾跳票,中華電信工會7月4日號召近兩千人,頂著高溫艷陽從總統府前凱道遊行至立法院......
Thumbnail
2023/07/28
不滿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6%實施18年來未曾提高,導致年輕勞工退休金領不到舊制勞工的一半金額,再加上中華電信公司承諾跳票,中華電信工會7月4日號召近兩千人,頂著高溫艷陽從總統府前凱道遊行至立法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統一集團併購家樂福,為何這麼多人關注? 統一集團在去年7月宣布,以290億元的價格,收購台灣家樂福的60%股權,並於今年5月獲得公平會有條件通過。這筆交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因為它涉及到台灣零售市場的版圖變化,以及統一集團的全通路策略。 家樂福是台灣最大的量販店和超市連鎖品牌之一,擁有335間門市,
Thumbnail
統一集團併購家樂福,為何這麼多人關注? 統一集團在去年7月宣布,以290億元的價格,收購台灣家樂福的60%股權,並於今年5月獲得公平會有條件通過。這筆交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因為它涉及到台灣零售市場的版圖變化,以及統一集團的全通路策略。 家樂福是台灣最大的量販店和超市連鎖品牌之一,擁有335間門市,
Thumbnail
所以這次的產業分析,我們會來看一下量販店跟網路購物雙雄的狀況,到底家樂福被收購之後,整個零售市場的版圖長怎樣? 還有momo跟pchome的物流策略如何,為什麼他們想要收購實體店面? 零售、量販之戰 全聯併購大潤發   統一併購家樂福 零售、量販之戰 大者恆大 量販店在台灣到底好不好賺 結論
Thumbnail
所以這次的產業分析,我們會來看一下量販店跟網路購物雙雄的狀況,到底家樂福被收購之後,整個零售市場的版圖長怎樣? 還有momo跟pchome的物流策略如何,為什麼他們想要收購實體店面? 零售、量販之戰 全聯併購大潤發   統一併購家樂福 零售、量販之戰 大者恆大 量販店在台灣到底好不好賺 結論
Thumbnail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從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權益的角度來看。首先,零售包括了各式各樣品類的商品,不能一概而論,但以食品和民生用品的範圍來看,主要包括了超商、超市、藥妝店、量販和電商等幾種業態。 此外,統一有涉足百貨和購物中心領域,不過市場份額不大,可忽略不計。 參考資料:
Thumbnail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從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權益的角度來看。首先,零售包括了各式各樣品類的商品,不能一概而論,但以食品和民生用品的範圍來看,主要包括了超商、超市、藥妝店、量販和電商等幾種業態。 此外,統一有涉足百貨和購物中心領域,不過市場份額不大,可忽略不計。 參考資料:
Thumbnail
這幾天零售業沸沸揚揚的新聞,你們知道是甚麼嗎? 從幾天前公平會有條件通過全聯併購大潤發,到昨天統一集團吃下家樂福,台灣零售業大者恆大的局面已成形,待公平會審核過統一家樂福聯姻案將成定局。 #微伴商業顧問 #通路行銷
Thumbnail
這幾天零售業沸沸揚揚的新聞,你們知道是甚麼嗎? 從幾天前公平會有條件通過全聯併購大潤發,到昨天統一集團吃下家樂福,台灣零售業大者恆大的局面已成形,待公平會審核過統一家樂福聯姻案將成定局。 #微伴商業顧問 #通路行銷
Thumbnail
新聞摘要 餐飲資訊互動平台「愛評網」經2次併購後由街口網路公司接手,「愛評網」葉姓女創辦人因失業,對遭街口收購的某科技公司提告追討資遣費等。一審日前判葉女敗訴,可上訴。 資料來源:中央社,2022/01/19,記者劉世怡 新聞解讀 本案背景說明 首先,先介紹各種勞務契約類型比較:
Thumbnail
新聞摘要 餐飲資訊互動平台「愛評網」經2次併購後由街口網路公司接手,「愛評網」葉姓女創辦人因失業,對遭街口收購的某科技公司提告追討資遣費等。一審日前判葉女敗訴,可上訴。 資料來源:中央社,2022/01/19,記者劉世怡 新聞解讀 本案背景說明 首先,先介紹各種勞務契約類型比較:
Thumbnail
近年來,工作模式多樣化發展,不僅自由工作者增加,企業端允許員工從事副業的情形也越來越普遍。再更進一步發展,以前只能裁員或放無薪假的狀況,現在可將員工暫時外借給需要勞力的其他行業。「共享員工」制度若能普及,則對雇用者和受雇者來說,都多了一張安全網。
Thumbnail
近年來,工作模式多樣化發展,不僅自由工作者增加,企業端允許員工從事副業的情形也越來越普遍。再更進一步發展,以前只能裁員或放無薪假的狀況,現在可將員工暫時外借給需要勞力的其他行業。「共享員工」制度若能普及,則對雇用者和受雇者來說,都多了一張安全網。
Thumbnail
「勞工都是看新聞、最後一刻才知道被賣了!」台灣近來多起企業併購案導致勞資爭議,勞團認為是經濟部、金管會及勞動部各執掌法令未予以整合、配合。
Thumbnail
「勞工都是看新聞、最後一刻才知道被賣了!」台灣近來多起企業併購案導致勞資爭議,勞團認為是經濟部、金管會及勞動部各執掌法令未予以整合、配合。
Thumbnail
因父子相爭經營權而在近幾月占盡台股新聞版面的東元電機於上週五召開股東會並完成董事改選,父親黃茂雄代表的公司派大獲全勝,取得了11席董事中的8席,不過長子黃育仁代表的市場派也聲稱達成預設目標,取得了3席董事席次。 不過東元經營權之爭看似在股東會後便宣告結束,實際上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股東會前,黃
Thumbnail
因父子相爭經營權而在近幾月占盡台股新聞版面的東元電機於上週五召開股東會並完成董事改選,父親黃茂雄代表的公司派大獲全勝,取得了11席董事中的8席,不過長子黃育仁代表的市場派也聲稱達成預設目標,取得了3席董事席次。 不過東元經營權之爭看似在股東會後便宣告結束,實際上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股東會前,黃
Thumbnail
延續第3篇, 用元照出版社出的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這本書 討論另一個議題: 集團控制公司的誠信義務(或稱 信義義務) 書中用的案例是阿里巴巴併購高鑫案 高鑫是潤泰集團在大陸大潤發的公司 以每股6.5港元, 出售每股市價8.6港元的高鑫持股 且因高鑫並非由潤泰集團控股公司-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
Thumbnail
延續第3篇, 用元照出版社出的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這本書 討論另一個議題: 集團控制公司的誠信義務(或稱 信義義務) 書中用的案例是阿里巴巴併購高鑫案 高鑫是潤泰集團在大陸大潤發的公司 以每股6.5港元, 出售每股市價8.6港元的高鑫持股 且因高鑫並非由潤泰集團控股公司-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
Thumbnail
從13篇關於公司治理的新聞事件,作者從中抽絲剝繭的說明治理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一般的私人企業小公司若只是基於自己的產品守成,並固守既有的領域,往金融市場募資並非必要,除非公司研發的產品需要更多的資金加入,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或購買更精良的儀器設備,充實公司內在的價值,以利更進一步邁向更大的市場。 公
Thumbnail
從13篇關於公司治理的新聞事件,作者從中抽絲剝繭的說明治理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一般的私人企業小公司若只是基於自己的產品守成,並固守既有的領域,往金融市場募資並非必要,除非公司研發的產品需要更多的資金加入,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或購買更精良的儀器設備,充實公司內在的價值,以利更進一步邁向更大的市場。 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