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問三 什麼是特別?什麼是獨一無二?

2021/12/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生下來那刻就著被灌輸一個觀念:「你是特別的,你是獨一無二的」但越長越大,卻要一直面臨著自己一點也不特別、不獨一無二的痛苦。
小時候的我一直覺得自己很特別,我和其他同學不一樣,除了積極參與班級事務,我吹直笛還吹得比其他同學好,直笛團老師三番兩次邀請我去加入;畫畫畫得比其他同學好,學校大大小小的美術比賽都被我包辦了,從漫畫到西畫我都得過獎,偶爾還會畫一些小作品給老師看。我比那些幼稚的小男生成熟,我一直都是大人口中那位別人家的小孩。
再加上大人們偶爾的「你是獨一無二的」話語,我以為我真的很特別。
但越長越大,升上國中、高中之後,會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能做得跟自己一樣好,很多人同樣很會吹直笛、很會畫畫,而更有人還會彈鋼琴、寫書法。我也學了一些才藝,我開始學吉他、學美術,但是一但開始了比較的心態後,即使做得再多,自己也覺得遠遠不夠。
美夢碎了,所以開始比較。不再相信自己真的那麼特別、那麼獨一無二、那麼被需要,開始找遍蛛絲馬跡填補自認獨一無二的空缺,找不到的話就要努力去製造,然後努力填補這個空缺。
但空缺只會越填越空泛,大學以前的積極表現可以被稱讚是積極參與班級事務,至少還有一張成績單,上頭的導師評語會這麼稱讚自己,減緩空缺繼續破漏的速度。大學以後的人生,最多就是幾句口頭感謝,可能再加上幾封line訊息,想要填補空缺,積極參與班級事務開始不夠了,所有的人生事物也要開始積極參與。
然後積極參與自己的人生事務也開始不夠了,有時候還要積極參與別人的人生事務,從被自己需要而感到獨一無二,開始演變成被他人需要,而感受到自己的獨一無二。
比較的範圍越來越大,使得空缺越補越大洞,忙碌了好久好久又發現有其他人比自己更特別,而自己越來越不特別,離獨一無二越來越遠。
成為他人的需要的這件事,變成了自己的需要。庸庸碌碌汲汲營營,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獨一無二,讓自己再比其他人特別一些。
於是必須要認知到真正造就獨一無二的,就是這些差異,而非承攬所有優點於一身。但這個過程很痛苦,因為自小那些「你很特別,你很獨一無二」說得好像都是後者,而非叫人誠切的去面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
或許之後那些「你很特別,你很獨一無二」的話語,可以增改成:「因為你所有好與不好的特質,而使得你很特別,你很獨一無二。」
多希望我們都能真正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即使有比較,也不至心靈的痛苦空缺,而能成就自己的特別與獨一無二。
睡扁扁sleeeeep
睡扁扁sleeeeep
尋找平衡與方向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用不堪的文筆胡亂的寫一些思緒。 除了文字,組成我的還有音樂、美術和占卜。 請不要對我有所期待,請隨便看看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