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大哉問!〉佳作三

喜閱樹-avatar-img
發佈於喜閱樹.孩想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作者:高二 李典縉

能力分班和常態分班的爭議不斷,每個學生的能力也確實有所不同,那究竟何者才是較佳的做法呢?

能力分班中,能力好的學生可以和其他能力好的學生分在一起,如此一來班級便會形成良好的讀書風氣,老師也不需顧慮班上同學程度不一。不過同樣的,那些由能力差的學生所組成的班級就很難有大家一起努力向上的氛圍。甚至可能有些屬於中段、想努力的學生也會因為被分到這些班級,導致受到環境影響,最後也放棄學業。

而常態分班,能力好的可以幫助能力差的,中段學生也能有不錯的讀書環境。且最重要的是:學生不會因能力分班而被貼標籤。大家對差生的印象也許是笨、不禮貌、脾氣差等,這些被動施加於他們身上的標籤只會使他們失去自信,更加劣化讀書風氣。

兩種分班方式各有利弊,家長、老師、各程度的學生也都有自己的立場,難以評斷何者較好。現今補習班林立,許多學生在學校上課前就到補習班先學過一次,再加上每個人資質都不同,就會造成巨大的程度落差。因此能力分班便出現了。但如上述所說,能力分班較為不公平,常態分班則會造成老師教學上的困難。分班的爭議早已成為台灣教育難以改變的結果。


師評:典縉寫得條理分明,把常態分班跟能力分班的優缺點各自羅列下來,我覺得你在這部分處理得非常好。不過以「分班的爭議早已成為台灣教育難以改變的結果」這句話結尾恐怕較弱,因為何謂「分班的爭議」有點定義不清。若是常態分班與能力分班,那目前已是定論(以常態分班為主),似無爭議存在。因此我有點不是很確定你在此所指的「分班的爭議」究竟為何.......這個結尾再修正一下,這篇文章就很棒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閱樹的沙龍
10會員
127內容數
在喜閱樹豐富的課程裡,也釀出許多小作家的好作品。這裡是喜閱樹小作家們的發表專區,我們將會在這個好文分享站中,集結各個課程中小作家們的不同作品,除了讓孩子們的精彩創作有發表空間,也給可作為不同類型題目、文章的佳作欣賞及範文,期待這些好文能激發更多孩子們的創作能量!
喜閱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8
首次感受到編曲的力量,是在聽一首13分鐘的歌,當時作為英文文盲,完全聽不懂歌詞,只覺得這好像是首非常矛盾的歌,既悲傷又快樂;明明前奏開頭的鋼琴與小提琴有些傷感冷清,中間的木吉他又轉為眷戀但釋然,最後的電吉他卻將氛圍變得雀躍不已,序幕隨之被揭開。
Thumbnail
2024/02/08
首次感受到編曲的力量,是在聽一首13分鐘的歌,當時作為英文文盲,完全聽不懂歌詞,只覺得這好像是首非常矛盾的歌,既悲傷又快樂;明明前奏開頭的鋼琴與小提琴有些傷感冷清,中間的木吉他又轉為眷戀但釋然,最後的電吉他卻將氛圍變得雀躍不已,序幕隨之被揭開。
Thumbnail
2024/02/08
生命是一段詩,是沿途的詩意不斷碓疊而成,是你不斷的好奇和思考講你的生命譜成一首令人詠嘆的詩,是那美好的瞬間的定格成就了你的詩。我用日落寫詩,寫出青春的氣息。
Thumbnail
2024/02/08
生命是一段詩,是沿途的詩意不斷碓疊而成,是你不斷的好奇和思考講你的生命譜成一首令人詠嘆的詩,是那美好的瞬間的定格成就了你的詩。我用日落寫詩,寫出青春的氣息。
Thumbnail
2024/02/08
今年五月,好萊塢演員及編劇因勞資糾紛而宣布罷工,歷經了四個多月的罷工後,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而其中有關重播費和AI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關注。
Thumbnail
2024/02/08
今年五月,好萊塢演員及編劇因勞資糾紛而宣布罷工,歷經了四個多月的罷工後,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而其中有關重播費和AI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關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升上高中二年級前,該如何選擇是要念「自然組」?還是「社會組」?
Thumbnail
升上高中二年級前,該如何選擇是要念「自然組」?還是「社會組」?
Thumbnail
遙望好幾年前,我在補習班蹲著念書時,老師曾說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容易考上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比不上本科系的夥伴,所以不敢鬆懈只能努力念書,所以基本上非科系的同學在筆試時都能過關,進而拿到面試的門票,這是跨考生的優勢, 但也很多人就敗在面試,敗在心態跟實務技巧不足,心態好調整, 但實務技巧需要時間
Thumbnail
遙望好幾年前,我在補習班蹲著念書時,老師曾說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容易考上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比不上本科系的夥伴,所以不敢鬆懈只能努力念書,所以基本上非科系的同學在筆試時都能過關,進而拿到面試的門票,這是跨考生的優勢, 但也很多人就敗在面試,敗在心態跟實務技巧不足,心態好調整, 但實務技巧需要時間
Thumbnail
「線上課程」在後疫情的時代,因著其節省補習時間、接觸最佳師資,成為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的方式。門拓因此整理了實體(補習班、家教)及線上課程的優缺比較,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線上課程」在後疫情的時代,因著其節省補習時間、接觸最佳師資,成為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的方式。門拓因此整理了實體(補習班、家教)及線上課程的優缺比較,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該來的還是來了 高中三的時侯,大部分的人都會去補習班,補個自己的大洞,很少有人不補習的, 除了天最聰明的天選之子,不然就是放棄自我的不用補習,其他多少都會補一下, 而補習班也不是省油的燈,推出一套的科目內容, 簡單來說,單套會比整套的還貴,家長也會以價格考量,就會全包買下來, 那時候苗
Thumbnail
該來的還是來了 高中三的時侯,大部分的人都會去補習班,補個自己的大洞,很少有人不補習的, 除了天最聰明的天選之子,不然就是放棄自我的不用補習,其他多少都會補一下, 而補習班也不是省油的燈,推出一套的科目內容, 簡單來說,單套會比整套的還貴,家長也會以價格考量,就會全包買下來, 那時候苗
Thumbnail
我讀的國中並沒有採取能力分班,而是S型編班。在小六升國一的暑假有一場全部新生的考試,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場考試是要幹嘛,還以為要區分資優班和放牛班,結果是從第1名到第25名分在1到25班,第26名到第50名再從25班分回1班這樣。國一到國三,整整三年不分班,而導師則是一年換一個。   所以,每個
Thumbnail
我讀的國中並沒有採取能力分班,而是S型編班。在小六升國一的暑假有一場全部新生的考試,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場考試是要幹嘛,還以為要區分資優班和放牛班,結果是從第1名到第25名分在1到25班,第26名到第50名再從25班分回1班這樣。國一到國三,整整三年不分班,而導師則是一年換一個。   所以,每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