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散文書寫的可能|談散文的知性與感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為一種文類,與詩、小說、戲劇等相較,散文在文學書寫類型中,涵義最雜、類目最多、範圍也最廣。
春秋戰國時代,闡述諸子思想的哲學散文和《戰國策》之類的史傳散文十分發達,是為知性散文。漢朝辭賦繼其盛,魏晉南北朝則講究對偶、用典、華辭的駢文大為流行,此屬感性散文。唐代韓愈、柳宗元以降,有鑒於駢文之偏重形式之美而內容流於空洞,乃主張「文以載道」,洗去綺靡之氣,形成波瀾壯闊、影響久遠的唐宋古文運動,雖名曰「復古」,實非恢復三代兩漢之古,而是「師其意,不師其辭」、「惟陳言之務去」,可以說是知性散文的天下。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讀書人束縛於此,為文乏善可陳,到了明末的公安、竟陵派,提出反傳統、反擬古口號,另外發展出抒發性靈、筆法清新的小品文類,充滿感性色彩,風行於一時。
清代,經學、考據學形成主流,復古的桐城派得自唐宋八大家的真傳,強調「古文義法」,獨領風騷,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還必須有條理有佈局。其健將姚鼐編纂《古文辭類纂》之後,古典散文文類的確立才算賅備。姚鼐《古文辭類纂》所選古文,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等十三類,此散文選集的類目之分,代表著桐城派對抗駢文的精神,整體而言,偏重知性,其影響直至清朝末年。
五四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展開,有謂白話文運動乃上承桐城遺緒,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的胡適進一步認為,田野的、平民的、自然的、活潑的、表現人生的白話文學才是文學的正途。倒是周作人和林語堂獨鍾晚明小品,並以之作為中國現代散文的仿製對象,大力推波助瀾,也明白宣示當年中國「現代散文」與傳統散文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區別。至於敘述歷史、闡說哲學的散文,乃至說理論道的散文,一併被視為「非散文」,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於一九四九年之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因為時空與政治因素,強調「閒適」趣味的小品隨之轉進台灣,形成台灣散文創作的主要類型,並且朝著以感性、抒情為重的方向持續發展。
至於台灣當代散文自戰後在台發展以來,散文的分類莫衷一是,各說各話,諸如曾昭旭將散文分為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論理散文等三類;楊牧把現代散文分為小品、記述、寓言、抒情、議論、說理、雜文等七類;余光中則先分散文為廣狹兩義,狹義散文指個人抒情誌感的小品文,廣義的散文則「凡韻文不到之處,都是它的領土」,余氏另又依「功能」將散文分為抒情、說理、表意、敘事、寫景、狀物等六類。而鄭明娳〈中國現代散文芻論〉把散文分成:小品(又依描寫對象與偏向的不同,分為人物小品、詠物小品、理趣小品、情趣小品四類)、雜記隨筆、遊記、日記、尺牘、序跋、報告文學、傳記等八類。以上諸家見解,各有千秋,大體皆能兼顧到知性與感性。
迨1988年台灣解嚴,社會開放,文學發展也隨之多元化,散文寫作範疇擴大,顯得多采多姿,台灣當代散文寫作已不自限於抒情、小品、感性、小我,尤其知性散文相較於感性散文,取得了頗大幅度的進展。只是,觀諸歷來散文選集之編訂,仍然明顯偏重於感性散文,咸認散文應該是獨抒性靈的、散步的,不是議論的、批判的等等,於是較為知性的散文,往往被棄置於外,遑論哲學的、歷史的、政治的乃至科學的書寫。如此,議論、說理、雜文的文類雖然理論上獲得保留,實際上則消弭於「文學散文」之外,可以說無形中局限了散文書寫的可能性。毋怪乎論者有感而發,認為散文書寫中知性的匱乏,限制了散文書寫者本身的開創、突破與格局的恢弘。既然缺乏知性的反省、思考和批判,作品的深度與強度也就無以提升矣。
其實,散文的知性書寫與感性書寫,不相排斥,小我之情和時代之感也往往具有互補作用。誠如向陽所言,個別的書寫者選擇身邊的細瑣小事,慢吟低唱,忠於自己,精耕細耘,當然可以開創文學書寫之美,臻至藝術高峰,同樣具有反映社會與時代的意義;而藉由知性散文的開拓和書寫,透過文學與社會、時代的觸及,更能夠再造一個足以見證時代、啟發世人、影響社會的新的散文高峰。
散文易寫難工而寫作者眾,作品量多且雜,綜觀報紙、雜誌做為傳播的主體,雜文、美文或是知性散文、感性散文,均為其所需,是以就台灣散文的刊載機會及出版數量言,仍遠高於新詩、小說,散文之重要性自是不容忽視。總之,所有從事散文寫作的人,應以更開闊的態度和眼光,充實作品內容,減少西化文字的汙染,不盲目追求文字技巧,且能珍惜傳統,從傳統中創新,從創新中綻放奇葩,寫出知性的或感性的散文傑作,開創散文書寫的可能,從而提升台灣現代散文的水準與境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3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是喜歡詩的,許多的思想和情感不知如何表達時,靠著詩來傳達,是少數可行的方法之一,愛情更是如此。 「愛的小箋」類似日本俳句,但非限定五字七字五字三句或三行,唯儘量配合臉書閱讀習慣之30字以內,當然也不押韻,形式更為自由,隨興而自在。
(一)書評強調持平精神 書評,顧名思義,就是針對一本或一本以上的書,介紹其內容大概,描述其主要特質,並予以評價。換言之,書評的功能在於以公正客觀的立場,指引全書大意,以及批判其內容與形式的高下。所謂指引,是描述性的介紹,批判則是價值性的鑑別,兩者兼而有之,方得稱之為「書評」。
小說作品一向強調故事性與思想性的東方白說得好:「內容乃小說的肉體,技巧不過是肉體的衣衫。可有沒有衣衫的肉體;斷無沒有肉體的衣衫。」什麼才是好小說,才是臺灣小說未來該走的道路,由此觀之,不也就很明白了嗎?
三四郎就像我們共有的、成長的縮影,讓讀者益加珍惜稍縱即逝的青春,此著確為夏目漱石的青春文學傑作,也是他脫離閒遊的境地,轉而認真探求人生的開端。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1886-1965),是大正(1912-1926)到昭和(1926-1989)年間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呈現富麗的官能美與陰翳的古典美,寫作題材深刻挖掘人性慾念,堪稱唯美與惡魔並存。其中敘說盲人琴師愛情故事的中篇小說《春琴抄》無疑最具代表性,當年川端康成讀之嘆曰:「如此
夏目漱石(1867-1916,なつめ そうせき)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大文豪,專攻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以批評的態度面對東洋西洋文學,其小說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更是東洋文化與西洋文化融合的精華,且人生觀、藝術觀深受中國文化思想影響。
一直是喜歡詩的,許多的思想和情感不知如何表達時,靠著詩來傳達,是少數可行的方法之一,愛情更是如此。 「愛的小箋」類似日本俳句,但非限定五字七字五字三句或三行,唯儘量配合臉書閱讀習慣之30字以內,當然也不押韻,形式更為自由,隨興而自在。
(一)書評強調持平精神 書評,顧名思義,就是針對一本或一本以上的書,介紹其內容大概,描述其主要特質,並予以評價。換言之,書評的功能在於以公正客觀的立場,指引全書大意,以及批判其內容與形式的高下。所謂指引,是描述性的介紹,批判則是價值性的鑑別,兩者兼而有之,方得稱之為「書評」。
小說作品一向強調故事性與思想性的東方白說得好:「內容乃小說的肉體,技巧不過是肉體的衣衫。可有沒有衣衫的肉體;斷無沒有肉體的衣衫。」什麼才是好小說,才是臺灣小說未來該走的道路,由此觀之,不也就很明白了嗎?
三四郎就像我們共有的、成長的縮影,讓讀者益加珍惜稍縱即逝的青春,此著確為夏目漱石的青春文學傑作,也是他脫離閒遊的境地,轉而認真探求人生的開端。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1886-1965),是大正(1912-1926)到昭和(1926-1989)年間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呈現富麗的官能美與陰翳的古典美,寫作題材深刻挖掘人性慾念,堪稱唯美與惡魔並存。其中敘說盲人琴師愛情故事的中篇小說《春琴抄》無疑最具代表性,當年川端康成讀之嘆曰:「如此
夏目漱石(1867-1916,なつめ そうせき)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大文豪,專攻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以批評的態度面對東洋西洋文學,其小說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更是東洋文化與西洋文化融合的精華,且人生觀、藝術觀深受中國文化思想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假想所謂的純文學信仰者與聽團仔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種共識,他們想守護的價值是不甘於「被定型(公式化)」,或者在2024年我們可以說被「市場/流量」所控制。這群人在各自的領域有追尋和執著,讓藝文界能持續推陳出新,像泉水般不斷湧現。
Thumbnail
散文是一個很特殊的文類,相較詩、小說、劇本,散文似乎特別講求寫作倫理,特別講求「真實」。無論是議論或抒情都是如此。 理解散文如果為了區分虛構和真實,其實像只為了區分散文和小說界線。 於是這個真實性變得有點抽象,好像和情節或內容有關,但並不是如此。散文的真實性是情感的連結,或許用「真摯」會更準確。
Thumbnail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依序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其實輕小說也是大眾文學的一種,但我額外拿出來說。而大眾文學就是所謂的「通俗文學」。通常出版社會將作品分為「純文學」及「通俗文學」。   這邊說的是小說的「定位」,定位就是有目標族群、核心價值、獨特性,與故事的題材分類不同。
  這篇專指「小說」,分項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篇幅分為「極短篇」、「短篇」、「中篇」、「長篇」、「大長篇」。   ※所有篇幅都可為「單一故事」或「系列故事」。   ※因為我個人對文學、大眾、輕小的定義特別模糊跟複雜,所以我去給自己科普了一下。
  這篇主要講講「散文」,以及新興體裁「無對白故事」、「純對白故事」。(不知道專有名詞是啥,大概沒有)   由於字數問題,「無對白」與「純對白」請移步下一篇。   其實一般文體都可以稱為散文,包含無對白故事。   散文的定義如字面上,鬆散且自由,與「韻文」對比。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散文: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或思緒、想法,著重「實際發生」不應虛構。 小說:以故事為主,將虛構事件以文字寫出。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Thumbnail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假想所謂的純文學信仰者與聽團仔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種共識,他們想守護的價值是不甘於「被定型(公式化)」,或者在2024年我們可以說被「市場/流量」所控制。這群人在各自的領域有追尋和執著,讓藝文界能持續推陳出新,像泉水般不斷湧現。
Thumbnail
散文是一個很特殊的文類,相較詩、小說、劇本,散文似乎特別講求寫作倫理,特別講求「真實」。無論是議論或抒情都是如此。 理解散文如果為了區分虛構和真實,其實像只為了區分散文和小說界線。 於是這個真實性變得有點抽象,好像和情節或內容有關,但並不是如此。散文的真實性是情感的連結,或許用「真摯」會更準確。
Thumbnail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依序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其實輕小說也是大眾文學的一種,但我額外拿出來說。而大眾文學就是所謂的「通俗文學」。通常出版社會將作品分為「純文學」及「通俗文學」。   這邊說的是小說的「定位」,定位就是有目標族群、核心價值、獨特性,與故事的題材分類不同。
  這篇專指「小說」,分項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篇幅分為「極短篇」、「短篇」、「中篇」、「長篇」、「大長篇」。   ※所有篇幅都可為「單一故事」或「系列故事」。   ※因為我個人對文學、大眾、輕小的定義特別模糊跟複雜,所以我去給自己科普了一下。
  這篇主要講講「散文」,以及新興體裁「無對白故事」、「純對白故事」。(不知道專有名詞是啥,大概沒有)   由於字數問題,「無對白」與「純對白」請移步下一篇。   其實一般文體都可以稱為散文,包含無對白故事。   散文的定義如字面上,鬆散且自由,與「韻文」對比。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散文: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或思緒、想法,著重「實際發生」不應虛構。 小說:以故事為主,將虛構事件以文字寫出。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Thumbnail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