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製造無知 Manufacturing Ignorance》─誰製造了無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科學進步,我們應該「知道」得越多,但其實我們越來越不知道「什麼」,這部紀錄片探究了使我們陷入無知的緣起:片中描述了早期菸草業者、殺蟲劑業者與塑膠業者如何透過廣告畫下美好的大餅謀求利益,而在面對科學家質疑產品造成的傷害時,業者利用科學的懷疑本質,透過傳統媒體釋出不同看法以模糊焦點,並資助實驗室,操控實驗研究結果來掩飾產品的真相。隨著科技的進步,散播工具也從傳統媒體轉移到社群媒體,各種陰謀論得以壯大自身,同溫層效應讓我們自說自話,在所屬群體裡,我們加深了正確偏誤、現狀偏差、樂觀偏誤等各類心理偏誤,沉浮在訊息海的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無知,那麼,誰是煙霧瀰漫中的獲利者? 為保障商業利益掩蓋真相的業者?捍衛意識形態的個人or團體?偷懶是我們的天性,但我想,若不試著撥開迷霧,我們就會被霧蒙上眼。

隨著科學進步,我們應該「知道」得越多,但其實我們越來越不知道「什麼」,這部紀錄片探究了使我們陷入無知的緣起:片中描述了早期菸草業者、殺蟲劑業者與塑膠業者如何透過廣告畫下美好的大餅謀求利益,而在面對科學家質疑產品造成的傷害時,業者利用科學的懷疑本質,透過傳統媒體釋出不同看法以模糊焦點,並資助實驗室,操控實驗研究結果來掩飾產品的真相。隨著科技的進步,散播工具也從傳統媒體轉移到社群媒體,各種陰謀論得以壯大,同溫層效應讓我們自說自話,在所屬群體裡,我們加深了正確偏誤、現狀偏差、樂觀偏誤等各類心理偏誤,沉浮在訊息海的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無知,那麼,誰是煙霧瀰漫中的獲利者? 為保障商業利益掩蓋真相的業者?捍衛意識形態的個人or團體?偷懶是我們的天性,但我想,若不試著撥開迷霧,我們就會被霧蒙上了眼。

「永遠別忘了,科學蘊含於社會中」

現今科學已從與宗教的對抗戰轉變為與經濟的角力,在經濟已成為社會主軸的情況下,科學漸漸地成為經濟的助推器,許多資金、人才紛紛投入熱門科學領域,但這也會讓我們陷入隧道效應,只為追求市場需求而研究的科學,會使我們在其他科學領域陷入真正的無知。

製造無知 Manufacturing Ignorance

導演:Franck Cuveillier, Pascal Vasselin / 97'00" / 2021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紀錄平台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紀錄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n的沙龍
5會員
12內容數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2
❝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面對那些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我的信念是,如果失敗,只有我會死,但如果成功,就能夠拯救很多生命。❞
Thumbnail
2023/03/12
❝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面對那些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我的信念是,如果失敗,只有我會死,但如果成功,就能夠拯救很多生命。❞
Thumbnail
2022/04/06
一位國小女童的兇殺案,顛覆了四位目擊者的人生,並帶出一段黑暗的告白。
Thumbnail
2022/04/06
一位國小女童的兇殺案,顛覆了四位目擊者的人生,並帶出一段黑暗的告白。
Thumbnail
2022/01/27
《我愛金正恩 》是一位西班牙導演探訪北韓紀錄片,其訪談內容體現了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衝突的兩個價值觀。 北韓的樣貌 The Propaganda Game 為什麼我們對北韓這麼感興趣? 我愛金正恩《The Propaganda Game》/ 2015
Thumbnail
2022/01/27
《我愛金正恩 》是一位西班牙導演探訪北韓紀錄片,其訪談內容體現了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衝突的兩個價值觀。 北韓的樣貌 The Propaganda Game 為什麼我們對北韓這麼感興趣? 我愛金正恩《The Propaganda Game》/ 2015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距離閱讀這本書已經有一陣子,正好前幾天聽Podcast提到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談論為什麼聰明人會被一些資訊所欺騙,或是盲目的相信不合理的事情,然後透過各種資訊想要佐證自己不是理盲,而是有憑有據的支持自己的認知或觀點,正好想到這一本書 《知識的假象》 的心得還沒寫,趁著假日來補足一下。
Thumbnail
距離閱讀這本書已經有一陣子,正好前幾天聽Podcast提到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談論為什麼聰明人會被一些資訊所欺騙,或是盲目的相信不合理的事情,然後透過各種資訊想要佐證自己不是理盲,而是有憑有據的支持自己的認知或觀點,正好想到這一本書 《知識的假象》 的心得還沒寫,趁著假日來補足一下。
Thumbnail
1953年,位於紐約的史隆凱特琳研究所,已證明將菸焦油塗在老鼠的皮膚上,會導致致命的癌症 。這項研究引起媒體廣泛注意,讀者文摘也刊出「香煙帶來癌症」。 <香煙帶來癌症>的口號,讓煙草工業陷入一片驚慌。於是產業高層做出一項重大決定,向美國人民撒一個瞞天大謊,不承認吸菸對健康的影響,持續至今。 他們
Thumbnail
1953年,位於紐約的史隆凱特琳研究所,已證明將菸焦油塗在老鼠的皮膚上,會導致致命的癌症 。這項研究引起媒體廣泛注意,讀者文摘也刊出「香煙帶來癌症」。 <香煙帶來癌症>的口號,讓煙草工業陷入一片驚慌。於是產業高層做出一項重大決定,向美國人民撒一個瞞天大謊,不承認吸菸對健康的影響,持續至今。 他們
Thumbnail
這幾年網路上訊息相當多,真真假假的情形也很常見。尤其自己經營粉專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討論一些比較有爭議的新聞時常常會遇到非理性的質疑或是謾罵,像是精油、次氯酸水或是藻針事件都有遇到類似的情形。
Thumbnail
這幾年網路上訊息相當多,真真假假的情形也很常見。尤其自己經營粉專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討論一些比較有爭議的新聞時常常會遇到非理性的質疑或是謾罵,像是精油、次氯酸水或是藻針事件都有遇到類似的情形。
Thumbnail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
Thumbnail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
Thumbnail
這又是一篇讀者敲碗系列的讀書心得,本來覺得老生常談,這主題的書近來有很多出版品了,但這本書還是有它值得一讀的地方。 故事先從批判思考開始,說明上個世紀的兩個危機如何透過理性判斷度過,然後展開一個以合理思考判斷為探討主題的系列分析。從常見的陰謀論、網路酸民和彩虹騙術為基礎,說明當情緒先在特定操弄中被激
Thumbnail
這又是一篇讀者敲碗系列的讀書心得,本來覺得老生常談,這主題的書近來有很多出版品了,但這本書還是有它值得一讀的地方。 故事先從批判思考開始,說明上個世紀的兩個危機如何透過理性判斷度過,然後展開一個以合理思考判斷為探討主題的系列分析。從常見的陰謀論、網路酸民和彩虹騙術為基礎,說明當情緒先在特定操弄中被激
Thumbnail
釀訂閱會員限定|《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在用煽動的一面倒敘事全盤否認社群網路的民主價值、並塑造簡化的正邪對立的同時,難道沒有反向操作自己所大力抨擊的社群操縱術企圖達到使用者/社群媒體的兩極分化?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作為警世紀錄片最大的諷刺,便是它本身對其批判對象的完美示範。
Thumbnail
釀訂閱會員限定|《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在用煽動的一面倒敘事全盤否認社群網路的民主價值、並塑造簡化的正邪對立的同時,難道沒有反向操作自己所大力抨擊的社群操縱術企圖達到使用者/社群媒體的兩極分化?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作為警世紀錄片最大的諷刺,便是它本身對其批判對象的完美示範。
Thumbnail
如馬克斯所預言,人類將因巨大資本體系而異化,失去思考與自主,更失去人性,如今,我們不只是生產的工具,更變成被交易的物品,只能以資本階級想要的方式來存活。在數位世界中,人們一起添磚增瓦共築出美好的王國,王國卻只專屬特定人士,真實世界雖已無畜奴現象,但數位世界中的我們仍被奴役、搾取與爭奪,直到沒有價值。
Thumbnail
如馬克斯所預言,人類將因巨大資本體系而異化,失去思考與自主,更失去人性,如今,我們不只是生產的工具,更變成被交易的物品,只能以資本階級想要的方式來存活。在數位世界中,人們一起添磚增瓦共築出美好的王國,王國卻只專屬特定人士,真實世界雖已無畜奴現象,但數位世界中的我們仍被奴役、搾取與爭奪,直到沒有價值。
Thumbnail
世界被邪惡的少數人統治嗎?我們應該相信唯物主義還是靈性?一切都是意識造就是真實還是虛假呢?
Thumbnail
世界被邪惡的少數人統治嗎?我們應該相信唯物主義還是靈性?一切都是意識造就是真實還是虛假呢?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