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西藏,死亡的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西藏的佛法,是一定要歸依仁波切活佛,他指導的才能去做,不能自己看佛經亂做,這一點和中國台灣的佛教不一樣,中國和台灣有很多居士,是自己看佛經修行的,和西藏一定要依上師活佛的指導不一樣。

@災難重重,不得不思考死亡這個人生大事。依據幾年前寧瑪派活佛所講解,在西藏度亡經的記載中,人在死亡後,會有善與惡的好幾百個影像,從亡者的意識出現,平生為善,比較容易被善道(人道和天神道及佛道)吸引,而趨向善終,平生心地不善者,比較容易被惡道(鬼道,畜生道,餓鬼道)吸引,而沒有善終。

@而中國唐宋的淨土宗高僧,又有補充的看法,認為心地不善的人,如果對佛有信心,在臨終死去,快被惡道吸進去之前,有真正的信心念佛十聲,也可不墮入惡道,逃離往生善趣佛道。

@願往生者能往生善趣,遠離苦痛,阿彌陀佛。

@後記:西藏度亡經的死後善惡影像的經文,被歐洲精神科醫師榮格帶回歐洲研究後,提出了精神醫學的「集體潛意識」的學說,現在的醫學院和心理學系學生都會念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旭淵的沙龍
11會員
326內容數
張旭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阮綿審《疏簾淡月·梅花》 朔風連夜,正酒醒三更,月斜半閣。何處寒香,遥在水邊籬落。羅浮仙子相思甚,起推窗、輕煙漠漠。經旬卧病,南枝開遍,春來不覺。 誰漫把、幾生相摧。也有個癯仙,尊閑忘却。滿甕縹醪,滿擬對花斟酌。板橋直待騎驢去,扶醉誦、南華爛嚼。本來面目,君應知我,前身鐵脚。 @(註:阮綿
Thumbnail
2025/04/26
@阮綿審《疏簾淡月·梅花》 朔風連夜,正酒醒三更,月斜半閣。何處寒香,遥在水邊籬落。羅浮仙子相思甚,起推窗、輕煙漠漠。經旬卧病,南枝開遍,春來不覺。 誰漫把、幾生相摧。也有個癯仙,尊閑忘却。滿甕縹醪,滿擬對花斟酌。板橋直待騎驢去,扶醉誦、南華爛嚼。本來面目,君應知我,前身鐵脚。 @(註:阮綿
Thumbnail
2025/04/20
樹的意象,在哲學、文學,與宗教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儒家把人的品德修養,比喻做樹,如論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君主沉迷酒色,會被史官批評:荒淫無道。 荒淫兩個字,曾經令我費解,荒是指什麼東西荒呢?後來讀孟子,其中說一個很壞的人,就好比一座山的草木,都被砍光,牛羊吃光,所以山上荒涼一片,毫無
Thumbnail
2025/04/20
樹的意象,在哲學、文學,與宗教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儒家把人的品德修養,比喻做樹,如論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君主沉迷酒色,會被史官批評:荒淫無道。 荒淫兩個字,曾經令我費解,荒是指什麼東西荒呢?後來讀孟子,其中說一個很壞的人,就好比一座山的草木,都被砍光,牛羊吃光,所以山上荒涼一片,毫無
Thumbnail
2025/04/18
這本小說是女作家朱少麟的第一本小說,引起了五十萬冊銷量和著目,小說以意識流和蒙太奇手法,書寫出一個逃離世俗的美麗烏托邦,一間小小的咖啡店,以一個外貌俊美,體態如健美先生,又家財萬貫的男主角海安,作為故事的中心而展開。 咖啡店的每個股東小老闆,都有自己想逃離的社會和家庭的現實語責任,在傷心咖啡店
Thumbnail
2025/04/18
這本小說是女作家朱少麟的第一本小說,引起了五十萬冊銷量和著目,小說以意識流和蒙太奇手法,書寫出一個逃離世俗的美麗烏托邦,一間小小的咖啡店,以一個外貌俊美,體態如健美先生,又家財萬貫的男主角海安,作為故事的中心而展開。 咖啡店的每個股東小老闆,都有自己想逃離的社會和家庭的現實語責任,在傷心咖啡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西藏生死書是一本關於藏傳佛教哲學的著作,書中談論生命的意義及如何面對死亡,以藏傳佛教哲學出發介紹了西藏生死觀、業力交織的生命、死亡的幻象等主題,並提供了對臨終者的陪伴建議。
Thumbnail
關於西藏生死書是一本關於藏傳佛教哲學的著作,書中談論生命的意義及如何面對死亡,以藏傳佛教哲學出發介紹了西藏生死觀、業力交織的生命、死亡的幻象等主題,並提供了對臨終者的陪伴建議。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篇)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篇)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若人一心繫念佛,則念佛可掃妄念、垢塵。一心念去,至業障消盡,則智慧眼開,心無掛礙,自心則比西方境,以此無垢心境,命終後即感蓮花化生,佛菩薩眾會一處,經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點都不虛假,佛絕無妄語。」 「但若眾生不信念佛有個西方境可去,卻偏執於眼前的妄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若人一心繫念佛,則念佛可掃妄念、垢塵。一心念去,至業障消盡,則智慧眼開,心無掛礙,自心則比西方境,以此無垢心境,命終後即感蓮花化生,佛菩薩眾會一處,經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點都不虛假,佛絕無妄語。」 「但若眾生不信念佛有個西方境可去,卻偏執於眼前的妄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師父說:「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專一, 而且能忍辱吃虧的人。」 師父在客堂對某某師說:「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師父不在時,遇事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師父說:「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專一, 而且能忍辱吃虧的人。」 師父在客堂對某某師說:「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師父不在時,遇事
Thumbnail
「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 佛言 觀念法門 善導大師 集記 結勸修行分
Thumbnail
「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 佛言 觀念法門 善導大師 集記 結勸修行分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Thumbnail
@西藏的佛法,是一定要歸依仁波切活佛,他指導的才能去做,不能自己看佛經亂做,這一點和中國台灣的佛教不一樣,中國和台灣有很多居士,是自己看佛經修行的,和西藏一定要依上師活佛的指導不一樣。 @願往生者能往生善趣,遠離苦痛,阿彌陀佛。
Thumbnail
@西藏的佛法,是一定要歸依仁波切活佛,他指導的才能去做,不能自己看佛經亂做,這一點和中國台灣的佛教不一樣,中國和台灣有很多居士,是自己看佛經修行的,和西藏一定要依上師活佛的指導不一樣。 @願往生者能往生善趣,遠離苦痛,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   自從依照精舍佛菩薩開示的修行法門誦經修行後,身心靈越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   自從依照精舍佛菩薩開示的修行法門誦經修行後,身心靈越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