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2022/01/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年的新年計劃,原本列了滿滿一張清單的書打算慢慢閱讀,但卻剛好碰到媽媽身體不適,於是新年假期閱讀完的第一本書竟然是《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一本完全不在計劃中的書。
  人生總是這樣,計劃趕不上變化。一旦趕不上變化,似乎也就只能面對或接受。就像我們總以為父母會一直陪在我們身邊,但卻忘了我們既然會長大,父母自然也會老,誰都逃不過人生的生老病死。
  爸爸去世快五年了,還記得在爸爸離開前好一段時間,我下意識地不想看到爸爸的臉,就算見面,也會不自覺地避免面對面或有眼神的接觸。當時不知道原因,直到媽媽這次生病,因為肝指數異常飆高,很難不注意到她轉成淡黃色的白眼球和虛弱的病容,這才發現自己好像好久沒有好好看看媽媽了。
  爸爸的臉,我是記得一清二楚的。爸爸去世時,全家因為捨不得,所以頭七之前都將爸爸停靈在租借的停柩室裡,然後每天從家裡到殯儀館去陪爸爸。每天一到殯儀館,例行的問候、拜飯和毛巾臉盆換水後,我就會到靈堂後陪爸爸聊天。冷凍櫃基本上就是一個棺材,差異在於棺蓋上方鑲嵌了一塊玻璃,讓往生者的臉可以露出來,方便遺族或弔唁者隨時瞻仰遺容。每回到了停柩室,彷彿又回到過往我們父女倆共處的時光,我趴在冷凍櫃上,隔著透明玻璃,或許是知道再不看就再也看不到了,反而不再逃避爸爸的臉。一開始以為是淚水模糊了視線,但後來發現爸爸的臉真的一天一天發生著變化。
  頭兩天,爸爸的面容幾乎跟在世時沒有太大的差別,就像熟睡一樣,但到了第三天,變化開始出現,先是皮膚似乎緊繃了點,鼻翼似乎變窄了。再隔一天,臉頰好像凹陷了,嘴唇變薄了,鼻子除了更窄之外,鼻頭好像也尖了。到後來,爸爸不再那麼像爸爸,看著玻璃櫃裡認識了一輩子的臉,既陌生又熟悉,這才發現原來爸爸去世前的那段時間,我之所以逃避著爸爸的臉,是因為害怕發現爸爸已經變得如此蒼老。
  父母的老化,對子女而言是很難面對的事實。常常覺得照顧日漸衰弱的老人跟照顧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樣,都得付出耐心和時間去「教導」和陪伴,但最大的差別在於孩子會進步並且逐漸習得生活技能,而老人卻只能在緩慢(或急遽)退步中步向死亡。
  如果可以,真希望我永遠不需要讀《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但就如同天下父母不想錯過孩子只有一次的成長一樣,如果父母的衰弱退化是必然的路,那我希望可以好好陪伴親愛的家人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有很多實用知識,雖然是日本的翻譯書籍,但因為台日兩國文化和社會發展上的相近,內容其實非常適合台灣的子女。以我個人而言,最受用的是第一章「身體與心理」及第六章「整理老家」。這兩個篇章讓我理解到「千萬不要以自己的觀點或心意對待衰老的父母」,例如父母生病虛弱無法下嚥時,為了補充營養,子女總會半強迫式地逼父母進食,然而人老了或生病之後,飲食習慣常可能產生巨大的變化,味覺和喜愛或厭惡的食物可能也跟過去大相逕庭,子女的好意可能反而造成父母的壓力。其次,一定要用「體貼」的心情對待父母。很多老人,特別是女性,都有囤積物品的習慣,屋子裡常常堆滿用不到的東西,就像我媽媽,明明很多東西用不到或放了很久,但每次幫忙整理想丟棄時,媽媽就會說那個要用這個要送人,結果不是為了丟東西吵架就是繼續放著年過一年。但讀了這本書,我才理解到,這些所謂「多餘的東西」在爸媽心目中並不只是物品,而是承載了往日時光的記憶,丟了就沒有了。所以如果有機會陪父母整理老家,請千萬記得放慢速度,最好能夠陪爸媽一起回憶每一件物品的歷史,除了能夠創造與父母之間新的回憶之外,根據書中所說,透過回想年輕時代的往事還能夠鍛鍊父母的認知功能呢。
  常常覺得隨著時代發展,大家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有著越來越多的關切,對子女教養的觀念也越來越進步,但相反地,對於養育我們長大成人的父母卻似乎沒有投入同等的關注。雖然銀髮族的相關議題日益受到重視,但似乎大部份都是給當事人的老後生活建議,或是疾病與健康的照護資訊,較少有心理層面的探討,也少有教導成年甚至中年子女該如何與老年父母相處的討論。我們都以為父母是我們從小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彼此之間沒有秘密也沒有什麼不知道的事,但是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沒有人是不會變的。一般來說,我們到了某個年紀就會離開家裡獨立生活,和父母的交集逐漸變成平行線,我們真的有我們以為的那麼了解父母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願天下所有的子女都還來得及把愛說出口。
0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