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媽媽午餐的約會主題是海味,有鰻魚飯跟虱目魚肚粥。
想到要買鰻魚飯跟虱目魚粥時,還蠻興奮的,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就感受著這份開心。以往有負面情緒,如失落、焦慮、煩躁、不安時,我會多一些對自己內在感受的觀察,而今天有覺察自己的喜悅,我也試著保持觀察。
經驗著喜悅的同時除了感受這個情緒,我也開始對這個喜悅有好奇,我好奇是什麼讓我覺得開心?是因為看到媽媽吃東西我開心嗎?還是覺得自己可以為媽媽做的事而開心呢?
漸漸的,我發現到,原來是我在買東西給媽媽的當下,內在自我價值感就會比較高,這讓我了解原來這是我的內在需求,每次能夠為媽媽做些事情,我就會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
有了這個發現,我更開心了,原來這是我的需要,而媽媽只是角色扮演,讓我有機會能夠滿足我的自我價值...
接著我想到,包括對任何人都是如此,當我想要釋出一個照顧的善意時,是因為我內在有一個想要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需求」,這無關乎他人,而如果有人可以歡喜的接受,是他們成就了這個需求,有了這個體驗,我覺得自己更開心了。
當下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是不需要透過任何的事物來證明的,因為本身即是獨特的價值。但特別的是,此刻的內在反而多了一些對媽媽跟身邊人的感謝,我很感謝這個發現。
媽媽的看護因為信仰,不吃豬肉,我幫媽媽買食物也會買一些她喜歡吃的東西,以前我都覺得是順便幫她買的。此刻我開始轉變成是對她的感謝,我謝謝她這些年對媽媽的細心照顧。
走回家的路上,觀察剛才對自己好奇的探索,到發現自己的隱性價值需求,我知道我已經不用再為了滿足自己內在的需要,而可以帶著感謝他們的心買食物。
到家,我準備食物給媽媽吃,媽媽用完餐,一直說己經很飽了,接著看護從我買給她吃的東西中拿出薯條,遞過來給媽媽,她說:阿嬤最喜歡吃薯條(其實我還不知道),媽媽接過薯條後又吃光光了。我就靜靜感受著這份感謝的能量,又繼續在身邊流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