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分享│寫作與定位,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的 2022 新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2022 年,有甚麼想要進行改變的嗎?

有些心細的朋友這兩天詢問,為何有段時間沒有上文了?事實上,跨年和慶生太開心忘記了,按照原本的規劃,早在上周 Eddy 就該發布一篇論文研究中關於數位轉型的文章(其實早已寫好,但目前來看可能腹死胎中不會發 XD)。

然而,從上周開始,Eddy 便開始上<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 - 寫出個人影響力與品牌力>的課程,確實收穫頗豐,光前兩堂課便讓我對原本的寫作經營產生許多啟發,甚至深深思考後,決定重新定位自己的寫作模式。

而這段思考的過程,對我來說也是對2021年的覆盤和2022年的新期許,更是自身從過去數篇談自我品牌文章的一個歸納,因此臨時地想與大家分享從中的啟發,並聊聊之前之後的寫作方向將有哪些轉變,以下正文開始!

延伸閱讀:閱讀分享│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上) | 方格子 (vocus.cc)

2021 年 vs 2022 年

在2021年中後段,Eddy 決定開始培養寫作習慣,主要是發覺寫作的諸多益處,像是可以將所學進行輸出得到更好的吸收、經營自己的自媒體,同時也覺得分享本身就蠻有趣的,因此便開始固定每周進行更新,並以自己擅長的三個主題和大家進行分享,包含科商、閱讀以及一些生活體悟。

過程中確實是相當有趣的,像是曾寫的一篇文章< 商業觀察|臉書為何需改名叫 Meta?背後有哪些涵義和潛在挑戰? | 方格子 (vocus.cc) >便獲得了許多迴響,並順利在數位時代、科技報橘等分享,甚至被大陸網站抄襲;此外,一些閱讀、生活類文章,也是相當幸運有被刊登在編輯嚴選或即時精選中,提供了許多創作的動力。

raw-image

雖然看似成果還可以;然而這段時間卻也是偶爾會感到遲疑,主要是因為覺得這三個主題方向似乎少了一致性,但也有點難以言喻哪裡不好,直到我上了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的課程,才明白感到遲疑背後真正的原因。

延伸閱讀:生活分享│努力學習卻沒有成效?三個日常必做的輸出練習! | 方格子 (vocus.cc)

將寫作視為一個企劃

在課程中,開頭便建議寫作者需要將寫作視為一個企劃、商品來設計,因此寫作的單位盡可能不要是獨立的單篇,而是要以最終能將這些篇幅收集,並集結成冊去進行撰寫。

以企劃為角度進行文章的構思有幾個好處,一來可以幫助自己更聚焦特定主題,進而有更深刻的輸入,因為你需要從各種角度進行該主題的介紹,當然與此同時,選材上也會比較容易,不會產生甚麼主題都可以嘗試,進而過度發散。

另一方面,也因為有個明確的企劃感,所以會讓你所撰寫的文章更有價值,讓你的個人品牌變得更加鮮明,而有助於後續的商業合作。試想當你是一個飲料廠商想找創作者合作葉配,比起甚麼主題都寫的某A,你應該會更青睞寫飲料、食記主題的某B吧!因此有個明確企劃的寫作者,無論在內容創作上,或是主動找人合作上,長期發展來說可能會是更加清晰的。

raw-image

同時,既然既然將寫作視為產品來經營,我們便需要有些指標來進行評估和回顧,像是這個企劃該由多少篇組成、每篇多少字、寫甚麼或不寫甚麼、TA為何等,透過這些指標讓我們的寫作更系統化,從隨興到理性才能不停迭代和優化。

而對 Eddy 來說,便是個契機開始思考之前的三個主題方向是否合宜,究竟是該有三個專欄企劃,還是應該將這三者聚焦成一個大主題下的專欄企劃?進而再去思考專欄的目錄、內容、建構方式等,這些便是我給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精準定位

若想要經營寫作的影響力,另一堂課便提及:個人品牌定位將是我們的第一步,透過累積和塑造自身的印象資產,讓別人想到你會想到甚麼領域;緊接著,再提高此印象資產的說服力,藉由文宣、口碑等,讓他人增加對我們的熟悉感,進而取得更多合作機會,此點也與上述的企劃感相似。

「先成為小領域的王者,影響力是可以轉移的」,

這是課程中相當有趣的一個說法,而這部份其實也和之前的文章<閱讀分享│從零到一,創造你的獨佔價值 | 方格子 (vocus.cc)>提到的獨佔概念相似,亦即你需要先鎖定一個利基市場,並不需要太大,僅需要在當中獲得影響力,等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後,再向外發展會變得較為輕易且可複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mazon,起初是先服務喜愛冷門書籍的讀者,再進而販售特定的錄影帶、CD和軟體等,最終成為世界最大的雜貨零售商。

raw-image

而到底要怎麼找到這個利基市場?交集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我們可以從自身的專長、領域、背景或是嗜好,從這當中找到一些交集,進而形成獨一無二、專屬於我們的頭銜和定位,而這個概念與我們在行銷中所謂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也極為相似。

同樣地對 Eddy 來說,便是得思考那我的帳號定位到底是甚麼?我的眾多特質的交集是甚麼?可以透過寫作建立何種具說服力的形象?這些便是我詢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


找到自己的初衷

說來有趣,在這幾天也恰巧聽到大人學的Podcast EP200<談談我們對個人品牌與斜槓的看法>,其中提到了一件很單純卻很容易被忽略的觀點:「近幾年個人品牌的趨勢流行,但其實不要急著想經營個人品牌,而是要先思考想分享什麼、想賣什麼。」是要有想要分享的東西,我們才透過個人品牌來放大;是要思考周遭的人需要什麼服務,我們才進而去幫助他們。

希望找到科技與人文的交會,這是之所以我想寫文章的初衷。

過去的所學背景恰巧是社會學系和科技管理研究所,社會學教會了我觀察社會的結構關係;而科技管理研究所則是聚焦在科技的發展和運作,因此我希望可以結合兩者,以易懂方式和大家介紹這些科技的趨勢和技術,將如何深刻地影響個人的日常、商業的操作、社會的運作。

套回起初的兩個問題,「帳號定位到底是甚麼」、「原先的三個主題方向是否合宜」,答案貌似呼之欲出,若能將帳號定位在科技範疇,探討其與社會的互動和影響,並將此概念與之前的主題方向進行交集似乎就是解方,具體甚麼意思呢?

在2022年,Eddy 仍會持續寫作,並依舊以科商、閱讀與生活觀察這三個方向撰寫,但會更著重在科技元素。科商的話,像是之前的爬蟲文章<商業觀察|八分鐘帶你看懂電商產業背後的爬蟲大戰 | 方格子 (vocus.cc)>便是很好的例子;閱讀則會以科技書籍的分享為主,像是聊聊<IBM的變革力量>這種科技公司如何轉變人類生活為主;生活觀察則會談如何透過數位科技工具,來優化我們生活,期望透過這樣轉變,讓自身的文章內容更有一致性和明確定位。

raw-image

結語與觀點

這篇文章其實是對於過去幾個月的覆盤和反思,除了檢視過去的寫作狀況外,也更深入思考自己要如何進行寫作,整體來說,這些課程、Podcast 的啟發,對於 Eddy 來說有兩個主要的意義:

  • 有企劃感的寫作,讓人更安心
    過去在寫文章時,很多時候說好聽點叫做率性,說難聽點叫做隨心所欲,可能只是看到怎樣的題材就撰寫,縱使最後成效也還不錯,終究容易心虛,因為你沒有一致性,而透過企劃設計,可以讓寫作更踏實、更系統。
  • 有品牌感的寫作,讓人更有勁
    同樣的,當你將寫作視為一個品牌經營,其實也是更深刻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要了解自己的獨特交集之處,才會知道要分享、要創造些甚麼,而這逐漸累積的過程,就會慢慢成為你的印象資產,讓你對於所做的是更有動力。

希望透過分享這段對於自己寫作經營轉變的過程,可以給那些對於要寫甚麼、該如何經營的人一些參考,同時也從這些課程中的一些分享加以學習,讓2022年的寫作之路,可以更加順暢和一起成長。

透過按愛心,讓我知道你的觀後感吧!
若喜歡我的「生活分享」相關文章,請記得下方幫我按愛心,會更常寫的!
若有任何建議或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討論總是進步的原動力。
記得「追蹤」此帳號,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您,避免被茫茫文章淹沒 :)

閱讀更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樹懶的生活-avatar-img
2022/05/13
樹懶最近終於開始慢慢把這個去年買的課程看完, 裡面有些老師的課程,我覺得準備很用心、也有給出很實用的建議和技巧, 但有些老師上課,我已經調2倍速了......還是讓我有夠想睡的(哭)
avatar-img
Eddy 的科技加速器的沙龍
93會員
43內容數
Eddy 的科技加速器,從2024年6月開始復刊。 會針對有興趣的公司,進行商業上的分析和探討,尤其著重在科技產業。 Eddy 畢業至清華大學科管所,目前是一名雲端顧問,期待透過自身的專業和經驗,分享產業新知和趨勢,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成長。
2024/11/29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智能自動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並闡明實施過程中的阻礙與常見迷思。此外,介紹如何制定有效的自動化戰略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幫助企業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與創新。透過明確目標、關鍵步驟及遵循四大原則,企業可有效實施自動化,提升市場競爭力,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
2024/11/29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智能自動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並闡明實施過程中的阻礙與常見迷思。此外,介紹如何制定有效的自動化戰略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幫助企業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與創新。透過明確目標、關鍵步驟及遵循四大原則,企業可有效實施自動化,提升市場競爭力,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
2024/11/13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 Zoom 的發展歷程,包括其創辦人的背景、平臺的建立原因、最新的市場定位與競爭挑戰。此外,文章還提到疫情對 Zoom 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策略,強調用戶體驗和靈活定位的成功因素。透過深入分析,讀者能夠理解 Zoom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並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Thumbnail
2024/11/13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 Zoom 的發展歷程,包括其創辦人的背景、平臺的建立原因、最新的市場定位與競爭挑戰。此外,文章還提到疫情對 Zoom 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策略,強調用戶體驗和靈活定位的成功因素。透過深入分析,讀者能夠理解 Zoom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並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Thumbnail
2024/10/12
Zoom 在遠端通訊領域表現卓越,隨著疫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其雲端視訊會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企業的首選工具。本文探討 Zoom 的產品、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同時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及競爭加劇,Zoom 是否能持續領先於 Microsoft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4/10/12
Zoom 在遠端通訊領域表現卓越,隨著疫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其雲端視訊會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企業的首選工具。本文探討 Zoom 的產品、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同時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及競爭加劇,Zoom 是否能持續領先於 Microsoft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來到方格子寫作也一年了,在一年的年末,也該盤點一下過去一年的經歷,還有寫作的心情與歷程。 然後其實這一篇本來應該是上周就發布的,可是為了搭上財閥家小兒子的結局,於是乎先插了一篇感想文。 但其實或許大家,比較想看財閥家的小兒子感想文🤣 持續寫作一年 其實對比很多人來說,我根本不算什麼,只是對我自己而
Thumbnail
來到方格子寫作也一年了,在一年的年末,也該盤點一下過去一年的經歷,還有寫作的心情與歷程。 然後其實這一篇本來應該是上周就發布的,可是為了搭上財閥家小兒子的結局,於是乎先插了一篇感想文。 但其實或許大家,比較想看財閥家的小兒子感想文🤣 持續寫作一年 其實對比很多人來說,我根本不算什麼,只是對我自己而
Thumbnail
近幾年自媒體發燒、創新服務竄出,個人品牌與斜槓話題、職涯教練風起雲湧,以前我們寫作文『我的志願』可能是當老師、當醫師,現在孩子寫當Yoububer、成為網紅,『創作』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Thumbnail
近幾年自媒體發燒、創新服務竄出,個人品牌與斜槓話題、職涯教練風起雲湧,以前我們寫作文『我的志願』可能是當老師、當醫師,現在孩子寫當Yoububer、成為網紅,『創作』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Thumbnail
最近被讀者請教了幾個問題,才發現原來大家的主要的問題就是那幾個,於是就將問題蒐集起來,變成一篇文章來解答大家的好奇心 為什麼開始寫作? 真正將寫作這件事當作每日必做清單,源自於一位老師對我鼓勵:「妳寫文案的能力很強欸!」,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文字表達是有傳染力的。 寫作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Thumbnail
最近被讀者請教了幾個問題,才發現原來大家的主要的問題就是那幾個,於是就將問題蒐集起來,變成一篇文章來解答大家的好奇心 為什麼開始寫作? 真正將寫作這件事當作每日必做清單,源自於一位老師對我鼓勵:「妳寫文案的能力很強欸!」,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文字表達是有傳染力的。 寫作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Thumbnail
上一篇年度回顧,談到為什麼開始寫作,如何起步,並且一步一腳印的走到現在。近期剛好與全職小說家的朋友聚會,以及閱讀了一名演員的專訪文章,也啟發自己開始思考在於未來寫作的6個展望。過去一步一腳印留下的烙印,如果沒有及時保存下來,就會像沙灘上的足跡,歷經時間沖刷後就慢慢模糊,其實未來就是每個小日子的累積。
Thumbnail
上一篇年度回顧,談到為什麼開始寫作,如何起步,並且一步一腳印的走到現在。近期剛好與全職小說家的朋友聚會,以及閱讀了一名演員的專訪文章,也啟發自己開始思考在於未來寫作的6個展望。過去一步一腳印留下的烙印,如果沒有及時保存下來,就會像沙灘上的足跡,歷經時間沖刷後就慢慢模糊,其實未來就是每個小日子的累積。
Thumbnail
有些心細的朋友這兩天詢問,為何有段時間沒有上文了?事實上,跨年和慶生太開心忘記了,按照原本的規劃,早在上周 Eddy 就該發布一篇論文研究中關於數位轉型的文章(其實早已寫好,但目前來看可能腹死胎中不會發 XD)。 延伸閱讀:閱讀分享│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上) | 方格子 (vocus.cc)
Thumbnail
有些心細的朋友這兩天詢問,為何有段時間沒有上文了?事實上,跨年和慶生太開心忘記了,按照原本的規劃,早在上周 Eddy 就該發布一篇論文研究中關於數位轉型的文章(其實早已寫好,但目前來看可能腹死胎中不會發 XD)。 延伸閱讀:閱讀分享│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上) | 方格子 (vocus.cc)
Thumbnail
這篇算是意外地產出,期望能夠創造讀者、創作者與自己的共榮三贏。創作尚未滿一周年,從第1篇到現在的第80篇,過程中經歷自我探索,包含撰寫的文章類型,以及在閱讀書評與職場系列游移不定,最終我想追求的是,即使隔著螢幕也能夠以文字傳遞溫暖。讀者的回饋都讓我覺得不再只是對自己說話,邀請你來聽聽我的創作內心話。
Thumbnail
這篇算是意外地產出,期望能夠創造讀者、創作者與自己的共榮三贏。創作尚未滿一周年,從第1篇到現在的第80篇,過程中經歷自我探索,包含撰寫的文章類型,以及在閱讀書評與職場系列游移不定,最終我想追求的是,即使隔著螢幕也能夠以文字傳遞溫暖。讀者的回饋都讓我覺得不再只是對自己說話,邀請你來聽聽我的創作內心話。
Thumbnail
如果你只想低調的創作就好,要實現文字變現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減少。適合各階段的攻略大全就在「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這堂課,直接教你實現文字變現的100種方法,準備好創造新商機了嗎?
Thumbnail
如果你只想低調的創作就好,要實現文字變現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減少。適合各階段的攻略大全就在「創作者影響力訓練營」這堂課,直接教你實現文字變現的100種方法,準備好創造新商機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