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2021/11出差記事(8)後記-城/鄉&生命中的攻勢與守勢
付費限定

2021/11出差記事(8)後記-城/鄉&生命中的攻勢與守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旅程結束了,我回到家,坐在書桌前打下最後的感想,這個世界真的很大,但我還是踏著小小的步伐,用小小的行動試著改變些什麼。本系列文章在此篇告一段落,讀完的你又有什麼心得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一下喔!



每天打開新聞好像都有無數的人成功,成功人士似乎無處不在。

生活在都會的你,有過這種想法嗎?

而就算身處國家資源匯集處,能夠出席的場合也偶爾會看到那些成功人士,但自己的能力跟資源似乎也只能過著跟螻蟻般平庸無趣的生活。最後年紀到了,步下舞台,收起年輕時的鋒芒,以知足跟小確幸作為保護色,在自己的步調中試著找尋單純的快樂。

最近發現自己的鬥爭心好像又有點被點燃,但在盤算自己的資源、能力、目標時,有些東西似乎看似水到渠成,但更多事卻依舊遙不可及。

到地方自治體蹲了三年,除了跟社企、新創、還有那些產官學的人打了一次交道以外,最受用的不是學了些什麼政策內容跟日本模式,而是內心的修煉還有自我探索。在地方生活過濾了許多都市雜訊,讓人能專注於眼前的事,甚至能更專注傾聽內心的渴求。

這次回東京漫步在涉谷街頭,再次感受都市的“雜訊”實在太多,而我視為雜訊那些東西,每一種如果往下深掘都有其意義,正常人長期身處在資訊的洪流中,不是麻痺,就是過載。我是個腦袋常常想東想西停不下來的人,也喜歡停下腳步看看各種細節,但都市的節奏除了讓人沒時間慢下來,也會讓人沒精力在慢下來時細細咀嚼那些資訊。

少了該用思考跟行動填滿的留白,吸收再多資訊也是枉然。

走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自我似乎會被都市的集體意識淹沒

走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自我似乎會被都市的集體意識淹沒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1.0K會員
241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資本主義社會,是無數奴隸燃燒生命,成就少數勝利者傳奇所堆積而起。疫情激化了貧富差距,沒落的農村、夜夜笙歌的都會,漫步其間,也感嘆自己不過是這時代浪潮拍打下稍縱即逝的泡沫。我的行動微不足道,只能把這些點滴化為文字,希望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
場域營造的冒險,一路上充滿艱難但也充滿驚喜,在疫情時代更是個重新思考人際連結跟實體場域的好時機。從今而後我還是會繼續面臨不同的場域,而這次研修也成了疫情肆虐的2021裏最珍貴的寶物。
接續前篇,這次談談分組討論中的微妙的心理變化還有默默反抗日本政府的人們
場域營造的冒險課程,除了內容充實以外,有趣的是還能跟活躍在日本各種場域第一線的人對談!這篇就跟各位分享一下其中兩個人跟我聊了些什麼。
資本主義社會,是無數奴隸燃燒生命,成就少數勝利者傳奇所堆積而起。疫情激化了貧富差距,沒落的農村、夜夜笙歌的都會,漫步其間,也感嘆自己不過是這時代浪潮拍打下稍縱即逝的泡沫。我的行動微不足道,只能把這些點滴化為文字,希望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
場域營造的冒險,一路上充滿艱難但也充滿驚喜,在疫情時代更是個重新思考人際連結跟實體場域的好時機。從今而後我還是會繼續面臨不同的場域,而這次研修也成了疫情肆虐的2021裏最珍貴的寶物。
接續前篇,這次談談分組討論中的微妙的心理變化還有默默反抗日本政府的人們
場域營造的冒險課程,除了內容充實以外,有趣的是還能跟活躍在日本各種場域第一線的人對談!這篇就跟各位分享一下其中兩個人跟我聊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