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在基督裡牽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哥林多前書 12:27 你們是基督的身體,並且各自都是肢體。
無論是牽手或實體聚會,都意味著身體的參與。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13節所說的,「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並且共享這位聖靈」。對當時相當看重出身背景與家世、社會階級的希臘社會中,保羅的「在基督裡」,成為了一個相當顛覆性的思想。「在基督裡」,把一切的不平等—無論是性別的、或族群的、或社經地位的差異,全都取消。「在基督裡」,教會的肢體們進入一個全新的關係。
這節經文,同時也反映出,在基督裡,有形形色色的身體;取消不平等,不代表取消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樣的身體。就像在福音書的耶穌運動中,在追尋彌賽亞的過程中,在實現上帝國的過程中,女人、瞎子、聾人、瘸子、奴隸、患病的、小孩子、驢子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身體,或是說,各種肢體,都沒有缺席,只是他們的聲音,在教會的傳統中,比較常被隔離。
今天的經文中,保羅說,你們是基督的身體,並且各自都是肢體。但是,其實更常遇見的情況是:形形色色不是被隔離,那就是被粉飾成正正當當;在社會規範下,要夠體面、不丟人現眼的身體。我們對肢體的想像、對基督身體的想像,會不會丟掉了保羅最初所宣揚的顛覆性?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Abu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知的想像力,在於他即便知道「拔出、拆毀、毀壞、傾覆」的是耶和華,但卻也是耶和華要建立、栽植(耶 1:10)。一如8節中,被召集而來的群體中有孕婦和產婦,這象徵著新生命的可能、新的未來、新的秩序。這秩序是要建立在五穀、新酒和新的油、羔羊和牛犢都可以生長或存活的世界中。新歌要唱的,絕對不是在頌讚或緬懷
2021年,台南大專中心的傳道家庭,迎來了第一個新生兒。我答應接下「新生禮拜」的信息分享。沒想到後來的變化,原本預計的形式,朝向我們自己要離開大專中心,而辦公室成員也都有各自的「新生」。於是,就不僅是娃兒的新生禮拜。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向著台南大專中心辦公室成員分享信息。
敘事一開始,就界定了各種穩固的關係。此時的移動雖然艱苦,但穩固的關係確保了某種安全「導航」。這種穩固的關係,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艘堅固的船,確保了航行中的安全(因此我用了「導航」的比喻)。
〈創世紀〉中也有一個「柱」,但往往被詮釋成因為背逆天使/上帝的命令,而遭到的懲罰。對,就是羅得的妻子。當時所多瑪和蛾摩拉即將被滅城,天使命令羅得帶著妻子跟女兒們逃命,並且不可回頭看(19:17)。耶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降至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所有人口,以及長在地上的一切植物,都毀滅了
人擁有很複雜的形狀,不是只有三角形或正方形。但過去我常常會不自覺的把形狀分成只有三角形或正方形,直到現在才意識到:那是因為在我的視窗裡,只有這樣子的形狀。而若我只以為世界只有三角形或正方形(,那麼讀起《路得記》,就會滿頭問號,硬想掰直。
沒有死去的,終究被性慾所驅趕。當我們能夠辨識出那些深深淺淺的傷口後面,是對連結/愛的渴望,才會慢慢意識到,為了抵達那個愛的地方,有哪些傷口是必須要修復的,把埋藏的地雷小心翼翼的一一拆除。「長大需要愛。如果你走運,那樣的愛會在往後的生命中到來。如果你走運,就不會朝你愛的臉頰揮拳」。
先知的想像力,在於他即便知道「拔出、拆毀、毀壞、傾覆」的是耶和華,但卻也是耶和華要建立、栽植(耶 1:10)。一如8節中,被召集而來的群體中有孕婦和產婦,這象徵著新生命的可能、新的未來、新的秩序。這秩序是要建立在五穀、新酒和新的油、羔羊和牛犢都可以生長或存活的世界中。新歌要唱的,絕對不是在頌讚或緬懷
2021年,台南大專中心的傳道家庭,迎來了第一個新生兒。我答應接下「新生禮拜」的信息分享。沒想到後來的變化,原本預計的形式,朝向我們自己要離開大專中心,而辦公室成員也都有各自的「新生」。於是,就不僅是娃兒的新生禮拜。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向著台南大專中心辦公室成員分享信息。
敘事一開始,就界定了各種穩固的關係。此時的移動雖然艱苦,但穩固的關係確保了某種安全「導航」。這種穩固的關係,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艘堅固的船,確保了航行中的安全(因此我用了「導航」的比喻)。
〈創世紀〉中也有一個「柱」,但往往被詮釋成因為背逆天使/上帝的命令,而遭到的懲罰。對,就是羅得的妻子。當時所多瑪和蛾摩拉即將被滅城,天使命令羅得帶著妻子跟女兒們逃命,並且不可回頭看(19:17)。耶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降至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所有人口,以及長在地上的一切植物,都毀滅了
人擁有很複雜的形狀,不是只有三角形或正方形。但過去我常常會不自覺的把形狀分成只有三角形或正方形,直到現在才意識到:那是因為在我的視窗裡,只有這樣子的形狀。而若我只以為世界只有三角形或正方形(,那麼讀起《路得記》,就會滿頭問號,硬想掰直。
沒有死去的,終究被性慾所驅趕。當我們能夠辨識出那些深深淺淺的傷口後面,是對連結/愛的渴望,才會慢慢意識到,為了抵達那個愛的地方,有哪些傷口是必須要修復的,把埋藏的地雷小心翼翼的一一拆除。「長大需要愛。如果你走運,那樣的愛會在往後的生命中到來。如果你走運,就不會朝你愛的臉頰揮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讀書筆記:在基督里成长的生命旅程(第3章) Growing in Christ on Life Journey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三章“長大成熟”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Thumbnail
引言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聽到關於「自由」的各種聲音。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加拉太書被稱為「自由的憲章」,它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源自於耶穌基督的恩典。這篇文章將探討真自由的核心,並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實踐例子,幫助我們在基督裡活出豐盛且自由的生命。
Thumbnail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結婚後曾抱怨說:「如今我花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間,比處理所有其他問題的時間都多。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閱讀、講道或研究。」(《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初版),p175)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在你的生命中,有難以向旁人啟齒的故事嗎?這次雙十連假在台北的單身營會,總共有一百多位弟兄姐妹參加,其中包含從日本、馬來西亞透過線上報名的弟兄姐妹。
Thumbnail
自從我們投入毫無隱藏事工後,中秋連假幾乎都獻給了營會,今年我們也不例外。這次參加的夫妻雖然只有二十多對,但卻是一場相當耗神的營會,許多正在遭遇嚴重婚姻問題的夫妻參加,其中包含好幾位未信主的弟兄姐妹。
Thumbnail
弱弱相殘是社會上最常見的悲歌,而開著福音車徵廟公可能就是類似的情景,只是比較歡樂一點的小說故事。怎麼說弱勢呢?故事軸線的男男主角,是同志伴侶,而基督宗教中的同志跟傳統信仰中的宮廟,都不是社會中的強勢,而弱弱之間的相互不認同跟隱形歧視鏈,就在社會、家庭的羈絆中,不斷的發酵、醞釀然後有一個還算好的結局。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當人們看到婚姻的真諦就會明白,為什麼越少,愛就越多。」(《愛、欲望、出軌的哲學》,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 )、歐依根.馬力亞.舒拉克(Eugen Maria Schulak ),p109)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有真信心的人會如何獲得神的愛與庇護,並強調了愛與信念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到人應該多加關心他人,並在基督裡求知與行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讀書筆記:在基督里成长的生命旅程(第3章) Growing in Christ on Life Journey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三章“長大成熟”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Thumbnail
引言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聽到關於「自由」的各種聲音。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加拉太書被稱為「自由的憲章」,它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源自於耶穌基督的恩典。這篇文章將探討真自由的核心,並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實踐例子,幫助我們在基督裡活出豐盛且自由的生命。
Thumbnail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結婚後曾抱怨說:「如今我花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間,比處理所有其他問題的時間都多。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閱讀、講道或研究。」(《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初版),p175)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在你的生命中,有難以向旁人啟齒的故事嗎?這次雙十連假在台北的單身營會,總共有一百多位弟兄姐妹參加,其中包含從日本、馬來西亞透過線上報名的弟兄姐妹。
Thumbnail
自從我們投入毫無隱藏事工後,中秋連假幾乎都獻給了營會,今年我們也不例外。這次參加的夫妻雖然只有二十多對,但卻是一場相當耗神的營會,許多正在遭遇嚴重婚姻問題的夫妻參加,其中包含好幾位未信主的弟兄姐妹。
Thumbnail
弱弱相殘是社會上最常見的悲歌,而開著福音車徵廟公可能就是類似的情景,只是比較歡樂一點的小說故事。怎麼說弱勢呢?故事軸線的男男主角,是同志伴侶,而基督宗教中的同志跟傳統信仰中的宮廟,都不是社會中的強勢,而弱弱之間的相互不認同跟隱形歧視鏈,就在社會、家庭的羈絆中,不斷的發酵、醞釀然後有一個還算好的結局。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當人們看到婚姻的真諦就會明白,為什麼越少,愛就越多。」(《愛、欲望、出軌的哲學》,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 )、歐依根.馬力亞.舒拉克(Eugen Maria Schulak ),p109)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有真信心的人會如何獲得神的愛與庇護,並強調了愛與信念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到人應該多加關心他人,並在基督裡求知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