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網路教育網站有一篇文章:「拆解素養題:搞定素養題,就贏了一半,名師傳授心法,教孩子這樣做……」。
看了其中的內容之後,不甚唏噓的想說:「不過就是個考試,搞這麼複雜,當初口口聲聲說沒有素養教育的教育委員們如何自圓其說?」那些教育專家及教育工作者,搞一個素養教育落落長,不如恢復「公民與道德」的教育課本,來提升國民的素質,這才是素養教育。
至於什麼是「素養」,我在本專題前30篇裡有幾篇的描述素養與人格和品德的關係,只是很多人都認為談品德是八股文,談品德教育是哲學教育也是品性教育,越是八股文越能看出這個人的可塑性適合在哪一個方向發展,這也是教育部在大課綱裡的適性揚才,有教無類,多元性發展的教育。可惜了,經過三年來的素養教育課程,坊間及社會只搞成了一個為了升學考試,寫出了落落長的考試題目,訓練考生,有人說十個專家考一個高中生,也有人說公文題目都沒這麼長,素養題不是素養教育是速讀教育,搞了老半天,坊間教受的素養教育根本是淘汰教育,同時也違背了本專題文章前提教育部「適性揚才」的大課綱理念,這樣的教育政策對社會有幫助嗎,教育專家及教育委員們還要裝睡叫不醒嗎?
考試不過就是測驗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是有在學習,還有學習的成效如何?用於作為他日未來的人生性向發展,找出適合學生的未來工作需求,以因應社會生存。現在怎麼感覺考試是將社會階級分層,一邊是聰明絕頂上等人─考試滿級分;一邊是平庸駑鈍的下等人─考試沒有滿級分。二分法滿級分的考試教育在社會上挑起階級鬥爭,因此社會事件層出不窮,排富,炫富,排窮,厭窮,為了擺脫階級定位,各種方式都出現,我想這已經是大家厭倦且不願意看到的。
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就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