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系省思:解開結果論迷思,探索真實的學習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raw-image

(圖一 節錄自高中生PO文)

【留言一】

所以出了社會之後,人們也總是傾向於結果論的思考方式,重視短期成效,忽視過程中的思辨及學習,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忽視自己真實的樣貌及價值觀。最後我們都被迫活成那個陌生且討厭的形狀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感到焦慮跟迷茫,畫錯了重點,不知道自己是誰,也沒有值得努力的方向。

【留言二】

很多事情的確是在學校學不到的,但脫離了學生進入社會到現在,我覺得學校教的東西就是基本知識。 我也同意教育制度與方法上面有待加強,另外也覺得,在學校學到的不僅僅是學科而已,要討論這個要往許多面向切入探討。

學生時期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 但長大後會覺得當初怎麼沒有好好學那些東西XD

【留言三】

真的,為了考試而讀書真的一點用都沒有。 台灣的108課綱為了探索興趣卻不給學生時間,完完全全的把考試當作判斷一個人的標準,卻沒有想過那些也許不擅長讀書,而是別的事的小孩浪費的一乾二淨。 沒有人記得學習的初衷,變成一種要讀書才有興趣,根本沒有符合學習的目的,幾百年前的科舉制度到現在還在使用,是不是不適用於現代呢。 沒有人願意做出改變,導致缺少許多的專業人才,現今的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專業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台灣的教育養出許多書呆子,很會讀書,卻也一無是處。

【留言四】

其實台灣一直想改善所謂「測驗領導教學」的狀況,檔案評量(學習歷程)也是因此而興起的。 但說實話,這東西太「假」,導致弊端不斷,最後落得人人嫌的下場。

老實說,我覺得108課綱的內容處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狀況,老師有自己想教的、想傳達的理念,當然也希望學生好好探索自己,但老師自己卻也往往被「考試」絆住。所以這部分…還是需要共同努力吧,一起努力「應付考試」去符合「社會期待」

我們一起來省思…

  1. 在社會中,你是否也曾經感受到為了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情況?請分享一個個人經驗或見解。
  2. 在你的學習歷程中,有沒有某些知識或技能是在學校以外學習的?這些知識或技能對你的生活或職業有何影響?
  3. 你是否認同教育的目的應該不僅僅是學科知識,還應包括其他面向?請舉例說明你認為重要的方面。
  4. 你如何看待教育制度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你覺得有哪些方法可以縮小這種落差?
  5. 如果你有機會設計一個更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教育制度,你會做哪些重要的改變?請說明。
  6. 你認為社會對教育的期待是什麼?教育應如何回應這些期待,同時也讓學生得到充分的成長和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6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Thumbnail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Thumbnail
當初寫過一篇探討相關問題,最後到了結尾,我寫道「追求正確答案」跟「開放式討論」各有利弊,結果馬上有人留言說「所以你還是沒說追求正確答案是好是壞啊?」我認為自己沒有在那個當下提出什麼意見,就是想留下一個開放式結論供大家思考,不是只提供個人看法跟結論而已。
Thumbnail
當初寫過一篇探討相關問題,最後到了結尾,我寫道「追求正確答案」跟「開放式討論」各有利弊,結果馬上有人留言說「所以你還是沒說追求正確答案是好是壞啊?」我認為自己沒有在那個當下提出什麼意見,就是想留下一個開放式結論供大家思考,不是只提供個人看法跟結論而已。
Thumbnail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準備學習歷程呢,為什麼不能恢復以前的樣子讓我們好好準備學測!」這應該是現在很多高中生的心聲。 而這些疑問不禁讓我們好奇,大家對學習歷程的想法和當初實行的目的落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讓身為高中生的我們,重新思考該如何應對現行的教育體制。
Thumbnail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準備學習歷程呢,為什麼不能恢復以前的樣子讓我們好好準備學測!」這應該是現在很多高中生的心聲。 而這些疑問不禁讓我們好奇,大家對學習歷程的想法和當初實行的目的落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讓身為高中生的我們,重新思考該如何應對現行的教育體制。
Thumbnail
l 政府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麼? l 錯誤的目的、心態導致後面一連串的錯誤 l 我們可以如何跨出去?
Thumbnail
l 政府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麼? l 錯誤的目的、心態導致後面一連串的錯誤 l 我們可以如何跨出去?
Thumbnail
文摘(https://bit.ly/3HE7X6N) 一、只學「有用」的學問---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我現在付出的(學習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 . 感想 同意上述的看法。 想起了這個圖 .
Thumbnail
文摘(https://bit.ly/3HE7X6N) 一、只學「有用」的學問---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我現在付出的(學習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 . 感想 同意上述的看法。 想起了這個圖 .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