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戒掉臉書,編寫愛的演算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一件今年影響我很多的事:戒掉了臉書,我重獲精神空間了!

今年年頭,兒子的幼稚園終於恢復三小時的上課時間了!之前因爲疫情緣故,幼稚園一直是派教材或短片,讓父母在家教孩子;後來可以一小時、兩小時地上課,可是這短短的時間做不了甚麼事,就要回去接孩子了。

有時候我接了文案要寫,就躲進學校旁邊的社區小店,打開電腦拼命寫寫寫,精神崩緊了兩小時,就急忙著接兒子了。然後就是圍繞兒子的日常操作,專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少。I need me time~~

你可能會說,晚上待兒子睡著了,不就有me time了嗎?情況有二,一是我已經累到跟兒子一起睡;二是就算我不捨得睡,都是用來滿足一些最底層的社交需要,例如追看群組的訊息、看別人的news feed,看完一遍後,時間都到12點了。如果我再想滿足高層次的心靈需要,好像看書或電影,就要熬夜。熬夜對三十多歲的人來說,是有殺傷力的;精神差了,對孩子的態度都會差,我不想成為暴躁媽媽。所以唯一可以cut掉的,就是看社交媒體的時間。


所以我戒掉臉書了~

其實沒想像中那麼難,我是在電話刪除app,看不到app的話,就沒有按的衝動。基本上我也沒有非要用臉書不可的情況。後來我發現,假如發生了很重大的事,不靠臉書,親友間的群組都會傳給我看,而且恰是我需要知道的事,我稱之為「愛的演算法」!

戒掉之後,空出來的時間就可以探索一下自己了。看詩、寫詩,是通往我的精神空間,最高速的公路。加上之前提到,兒子終於可以上三小時學,代表我有三小時空檔,用來寫文案、看書、寫詩、放空,或是瀟灑地搭車出去市區吃早餐,再回來接兒子,都可以了!

重獲我的精神空間,對於我日常跟兒子、家人、朋友和陌生人相處也更深刻,而不流於表面,也讓我覺得自己是在生活,而不是活著。


一件你今年有做出改變的事情:開了一個讀書會

在今年初,我開了一個讀書會,是實體的、以街坊為主的。

一開始,我們是因應香港的社會氣氛而組成,所以看的書都是政治哲學類、社科類(包括《區塊鏈社會學》呢),後來因為主要出席的人對文學和歷史比較投入,所以分享了紅樓夢、粵語歌詞、張愛玲系列,還有數次詩會,更有大提琴手為我們伴奏。(哈哈,身懷絕技的街坊們)

為甚麼我很珍惜讀書會的時間呢?

因為在我人生中,有三段難覓知音的時期。

第一次,在小學。我對成語故事非常著迷,學校會教我們成語故事,也會叫我們用成語造句,所以我經常在日常對話中運用成語。可是有天,有個朋友跟我說,「你可以不說成語嗎?我都聽不懂。」這時我才恍然,原來並非所有人都對學習的東西同樣投入和熱衷,學習對他們而言是責任,是任務。當時在身邊也找不到跟我「對嘴」的人,漸漸地我對成語都生疏起來,很可惜。

第二次,在中學。網上開始流行論壇,我常上一個武俠論壇和紅樓夢論壇。那裡高手雲集,每天都有人發故事接龍與對聯的帖子,大家就像古人一樣吟詩作對,沒有老師、沒有家長的干預與評分,都是客氣地稱兄道弟、互相品評。後來,我的朋友約了其中兩位男生出來,說想見個面。他們從屯門老遠出來沙田新城市廣場來見我們,算是誠意十足。可是我們太壞了,從遠處看到他們不是帥哥,就冷淡對待。年少的我們不知怎樣處理網上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落差,大家迷惘了一會,就不再像之前熱衷。公開考試也殺到了,我的知音蜜月期結束了。

中五公開試之後,是另一個蜜月期的開始。中六文科班,修讀文學的人,只有我、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我們三人,加上文學老師,就是最親密的戰友。因為人少,大家對彼此的微小處都非常了解;單憑文章的句子結構就猜得出是誰的手筆。我最記得,小息時,我們三人經常熱烈討論,以致黑板上寫滿我們的字句、示意圖。後來中七公開試又殺到,我們各散東西了。

在大學,我的主科是社會學,但因為喜歡電影,也選修了有關電影的科目,成續竟比我本科更好。大學裡,奇特人士何其多,所以不愁沒知音。出來工作後,在TVB做了九年編劇和撰稿,身邊完全是跟我一樣的同事,大家都有各自熱衷的興趣,互相交流彼此的世界

然後!我辭職了,選擇當一個全職媽媽,正式進入第三次「知音隔絕期」,史稱「知隔之亂」。本來我想找社區內的家長,交個朋友,可是疫情緣故,幼稚園不用上課,自然就沒有認識其他父母的機會。就算後來混熟了,也找不到他們對甚麼特別感興趣。(除了二手物和優惠節扣)

漸漸我明白,找知音,要在喜歡讀書的人之中尋找,愛閱讀是最小公倍數。

我在社區whatsapp, signal群組中,尋找喜歡讀書的人,發出英雄帖,邀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讀讀書。本來我們借區議員辦事處的場地開會,後來香港政府清算勝出的民主派區議員,辦事處就沒了。沒關係,社區是很精彩的地方,前仆後繼,生生不息,很快有一間獨立書店開張了,老闆就是讀書會成員之一。直到現在,讀書會不定期舉行,不追求人數多寡,也沒有找話題的壓力,可以很學術、也可以很個人,基本上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真誠的交流。

踢一對拖,沏一壺茶,傾到半夜,彼此激發想像,回家路上,也會偷偷微笑。

PS.我們讀書會成功配對了一對小情侶哦!

PS.下一次讀書會邀請到高總分享《區塊鏈社會學》呢!


三件明年計畫的「事件名稱」、「原因或理由」、「如何達成這件事情」

一:學車!

2019年眼看香港發生很多事,都沒有幫手的位置,所以我想學車,萬一他朝發生甚麼事,總算多一條「出路」。(我剛考到急救牌了~)

二:成為筆友放學後的最佳後援

我有兩位相熟的牆內筆友下年放學了!除了帶他們吃好東西之外,我也想更實質地陪伴他們。只要在事業、學業路上,有我能幫忙的地方,我都想成為助力。

三:讓詩意佈滿社區

我住的社區是出名的旅遊區,可是商業活動多,文化活動少。如果我能連合小店們,將街坊們寫的詩,展示在不同的景點,讓遊客和街坊們看美景、花錢之餘,用另一角度欣賞本區,不再是消費主導,那已是件美事!

歡迎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mylittlechuen/civic

我也在【Matters】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梘液總是落不中我的掌心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詩,是醬,平淡的人生要它拌著吃。不定時更新,濃縮生活的醬料。
2022/02/09
Sophie的表演是超水準的,所以接受如雷的掌聲是必然的,她也習慣得體地、微笑地接受。甚有大將之風。走回後台時,她也不急不緩,直到離開觀眾的視線。只有我,留意到她緊攏的大腿,和比平時更小心擺動的雙臂。
Thumbnail
2022/02/09
Sophie的表演是超水準的,所以接受如雷的掌聲是必然的,她也習慣得體地、微笑地接受。甚有大將之風。走回後台時,她也不急不緩,直到離開觀眾的視線。只有我,留意到她緊攏的大腿,和比平時更小心擺動的雙臂。
Thumbnail
2022/01/30
曾幾何時,我是個喜歡想像與思考的人。可是人大了,不得不承認,我變得old seafood了(老屎忽/恃老賣老)。歸根究底是「慣性思維」作祟。
Thumbnail
2022/01/30
曾幾何時,我是個喜歡想像與思考的人。可是人大了,不得不承認,我變得old seafood了(老屎忽/恃老賣老)。歸根究底是「慣性思維」作祟。
Thumbnail
2022/01/29
付出而不計較得失,才會更快樂!前一年我會計較,所以我付出得不快樂,今年我不再計較,付出時本身就很快樂!
Thumbnail
2022/01/29
付出而不計較得失,才會更快樂!前一年我會計較,所以我付出得不快樂,今年我不再計較,付出時本身就很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小時候]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孩子 在學校總是安安靜靜的 不會交朋友 媽媽曾經因為如此 試圖幫我把幼稚園從半天班改成整天班 那天中午我一如往常坐在校門口等校車 結果被司機拒載 我以為回不了家啜泣不已 終於被老師撿回去午休 躺在教室卻怎麼也睡不著 只好瞪著蒼白的天花板、飄逸的窗簾發呆 希望時間過
Thumbnail
[小時候]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孩子 在學校總是安安靜靜的 不會交朋友 媽媽曾經因為如此 試圖幫我把幼稚園從半天班改成整天班 那天中午我一如往常坐在校門口等校車 結果被司機拒載 我以為回不了家啜泣不已 終於被老師撿回去午休 躺在教室卻怎麼也睡不著 只好瞪著蒼白的天花板、飄逸的窗簾發呆 希望時間過
Thumbnail
親朋好友都說我很幸運 因為不用作家事不用看小孩 我也沒請佣人 我不是不用作 我是等一下作 每天的工作清單那麼多事 總有一個優先順序 至於小孩當然是拿來利用啊 到底我是怎麼利用時間呢? 通常我會在午休的時候找題材 想想該怎麼畫 晚上就利用夾縫時間 打稿和上色 即使只有五分鐘或十分鐘可以利用 我都會充分
Thumbnail
親朋好友都說我很幸運 因為不用作家事不用看小孩 我也沒請佣人 我不是不用作 我是等一下作 每天的工作清單那麼多事 總有一個優先順序 至於小孩當然是拿來利用啊 到底我是怎麼利用時間呢? 通常我會在午休的時候找題材 想想該怎麼畫 晚上就利用夾縫時間 打稿和上色 即使只有五分鐘或十分鐘可以利用 我都會充分
Thumbnail
這一講的靈感來源,是今年(2022)小孩因為Covid19的緣故,從5月開始又在家遠距上課。我也因為這樣,有大半期間是選擇在家遠距工作——一切幾乎回到 2021年的三級警戒夢魘中。自己從一開始非常拚命的找出平衡點,到後來心理/情緒狀況崩塌(explode)——即使有前一年的經驗了,但還是崩潰了。
Thumbnail
這一講的靈感來源,是今年(2022)小孩因為Covid19的緣故,從5月開始又在家遠距上課。我也因為這樣,有大半期間是選擇在家遠距工作——一切幾乎回到 2021年的三級警戒夢魘中。自己從一開始非常拚命的找出平衡點,到後來心理/情緒狀況崩塌(explode)——即使有前一年的經驗了,但還是崩潰了。
Thumbnail
後來我發現,假如發生了很重大的事,不靠臉書,親友間的群組都會傳給我看,而且恰是我需要知道的事,我稱之為「愛的演算法」!
Thumbnail
後來我發現,假如發生了很重大的事,不靠臉書,親友間的群組都會傳給我看,而且恰是我需要知道的事,我稱之為「愛的演算法」!
Thumbnail
2020年年底,無意間發現「方格子」這方乾淨的發表平台,令我起心動念,再度興起寫作及經營部落格的興致,轉眼竟也發表30幾篇文章。
Thumbnail
2020年年底,無意間發現「方格子」這方乾淨的發表平台,令我起心動念,再度興起寫作及經營部落格的興致,轉眼竟也發表30幾篇文章。
Thumbnail
離職之後,依舊把行程排得滿滿的。 找了幾個朋友聊天,寫寫文章,看看書。日子其實很充實。 然而一放寒假,所有的時間都被孩子佔據。 督促著他們寫功課,整理家裡,安排活動...... 完全無法靜下心來寫文章,一篇都很難。
Thumbnail
離職之後,依舊把行程排得滿滿的。 找了幾個朋友聊天,寫寫文章,看看書。日子其實很充實。 然而一放寒假,所有的時間都被孩子佔據。 督促著他們寫功課,整理家裡,安排活動...... 完全無法靜下心來寫文章,一篇都很難。
Thumbnail
你要是真的想問我:「到底怎麼樣可以這樣天天寫文章?」別無他法的是:「專心過你的生活!」
Thumbnail
你要是真的想問我:「到底怎麼樣可以這樣天天寫文章?」別無他法的是:「專心過你的生活!」
Thumbnail
為人父母清楚知道帶孩子都是和時間賽跑,很多時社會制度迫人目標為本,一家人不得已也要順着走。學習路上常見的糾結是:孩子不愛閱讀,我又沒有時間伴讀/給孩子時間看書,怎麼辦?學習時間因為做補充練習/課內外活動/温習應付考試等等七除八扣之下已所剩無幾,回家都累得倒頭便睡,閱讀變成窮奢極侈之舉。
Thumbnail
為人父母清楚知道帶孩子都是和時間賽跑,很多時社會制度迫人目標為本,一家人不得已也要順着走。學習路上常見的糾結是:孩子不愛閱讀,我又沒有時間伴讀/給孩子時間看書,怎麼辦?學習時間因為做補充練習/課內外活動/温習應付考試等等七除八扣之下已所剩無幾,回家都累得倒頭便睡,閱讀變成窮奢極侈之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