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情「結」望遠鏡(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一講的靈感來源,是今年(2022)小孩因為Covid19的緣故,從5月開始又在家遠距上課。我也因為這樣,有大半期間是選擇在家遠距工作——一切幾乎回到 2021年的三級警戒夢魘中。自己從一開始非常拚命的找出平衡點,到後來心理/情緒狀況崩塌(explode)——即使有前一年的經驗了,但還是崩潰了。

造來造趣工作室

造來造趣工作室

崩塌的歷程中(崩塌不並是「一個事件或一個節點」的感念,而是綿延性的),我最終竟然冷靜下來,開始試著分析自己的反應與心理狀態。這轉折看起來很怪(不,是變態),但其實就是爬起了自己內心的高山。而就跟任何的山一樣,首先,登山者本人,必須先擁有意識到「要爬山」的能力。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Abu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un的沙龍
71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Ab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0
謝謝一直以來,以小額贊助,每月支持這個迷你神學園地的各位。 在此想請大家,中止您們的每月贊助。基於私人因素,這裡將不再更新。我仍繼續神學的耕耘,只是將不會在此與各位用文字相逢。 最後一篇道別文,就以值得紀念的2023年6月18日的禮拜,是為句點。
Thumbnail
2023/06/20
謝謝一直以來,以小額贊助,每月支持這個迷你神學園地的各位。 在此想請大家,中止您們的每月贊助。基於私人因素,這裡將不再更新。我仍繼續神學的耕耘,只是將不會在此與各位用文字相逢。 最後一篇道別文,就以值得紀念的2023年6月18日的禮拜,是為句點。
Thumbnail
2023/06/01
如果長老教會跟道明會是差不多時期來台宣教的,那麼,當巴克禮和宣教團,在太平境這一端忙碌著的時候,道明會在哪?我對道明會並不熟,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聖功女中是道明會體系的,萬金聖母殿跟高雄的玫瑰堂,也是道明會的。
Thumbnail
2023/06/01
如果長老教會跟道明會是差不多時期來台宣教的,那麼,當巴克禮和宣教團,在太平境這一端忙碌著的時候,道明會在哪?我對道明會並不熟,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聖功女中是道明會體系的,萬金聖母殿跟高雄的玫瑰堂,也是道明會的。
Thumbnail
2023/05/27
是雯青小組2022年4月成立之後,首次獻詩,很奇妙地剛好排在這個節期,讓我可以很適切地選擇聖詩裡的詩歌來回應。這兩、三年,自己也圍繞著「聖靈」的主題在想一些事情,大概就一併融合到啟應文中了吧!
Thumbnail
2023/05/27
是雯青小組2022年4月成立之後,首次獻詩,很奇妙地剛好排在這個節期,讓我可以很適切地選擇聖詩裡的詩歌來回應。這兩、三年,自己也圍繞著「聖靈」的主題在想一些事情,大概就一併融合到啟應文中了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