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情「結」望遠鏡(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一講的靈感來源,是今年(2022)小孩因為Covid19的緣故,從5月開始又在家遠距上課。我也因為這樣,有大半期間是選擇在家遠距工作——一切幾乎回到 2021年的三級警戒夢魘中。自己從一開始非常拚命的找出平衡點,到後來心理/情緒狀況崩塌(explode)——即使有前一年的經驗了,但還是崩潰了。
造來造趣工作室
崩塌的歷程中(崩塌不並是「一個事件或一個節點」的感念,而是綿延性的),我最終竟然冷靜下來,開始試著分析自己的反應與心理狀態。這轉折看起來很怪(不,是變態),但其實就是爬起了自己內心的高山。而就跟任何的山一樣,首先,登山者本人,必須先擁有意識到「要爬山」的能力。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Abu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四季的教會禮拜安排上,有很大的變動。除了原本同時進行的台語和華語堂,要拆開為先台語後華語,另一項很瘋狂的挑戰,就是打破「主日學」的既定框架。 在旁人看起來可能是稀鬆平常的討論,但其實支撐起背後、讓我在最後收尾時逼著小孩想出那要怎麼解決?的,是吸納了許多想法後的結果。
經文:約11:20-27 會提出這樣問題的,代表有用心在讀聖經。四卷福音書,有各自的神學觀點,所以紀錄的內容,會不一樣,否則只要有一卷就夠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見,有時是後來的人不知不覺把一些刻板印象、或有其他意圖,在處理經文的過程中加進去。 伯大尼的馬大與馬利亞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給工作坊的題目是「平信徒做神學的見證」。「做神學」之於我,就是信仰的實踐。我個人的神學思路與信仰,總是互相交織,無法分割。「做神學」看上去是個好壯麗的詞,但說穿了,即是個人信仰的體悟與經驗。(很抱歉這個部份我沒有一開始就說明,一股腦的就進入信仰歷程)
利未人就像是耶和華在世上的代表。如果利未人不被尊重,也就是代表不尊重耶和華這一位指揮官。以耶和華的榮耀為名,利未人是可以用武力、武器,去討回耶和華的「榮耀」的。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 利未人在希伯來聖經中,所擁有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我以前看到「律法」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硬梆梆的規定,就像我們想到的法律一樣,規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做。如果犯法,就會受到處罰。又特別是因為台灣從戒嚴時期離開還沒有太久,所以當我看到這種跟「規矩」、「法律」的詞的時候,心裡會不安跟緊張。
在新的主日學教室,整個「氣氛」則是完全不同,並且那個空間並非專屬主日學,而是扮演多功能的角色。於是,今天算是找到跟這個新空間以及新主日學成員們比較「合拍」的方式。 那就是直接請出我的筆記軟體--Heptabase上場。
第四季的教會禮拜安排上,有很大的變動。除了原本同時進行的台語和華語堂,要拆開為先台語後華語,另一項很瘋狂的挑戰,就是打破「主日學」的既定框架。 在旁人看起來可能是稀鬆平常的討論,但其實支撐起背後、讓我在最後收尾時逼著小孩想出那要怎麼解決?的,是吸納了許多想法後的結果。
經文:約11:20-27 會提出這樣問題的,代表有用心在讀聖經。四卷福音書,有各自的神學觀點,所以紀錄的內容,會不一樣,否則只要有一卷就夠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見,有時是後來的人不知不覺把一些刻板印象、或有其他意圖,在處理經文的過程中加進去。 伯大尼的馬大與馬利亞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給工作坊的題目是「平信徒做神學的見證」。「做神學」之於我,就是信仰的實踐。我個人的神學思路與信仰,總是互相交織,無法分割。「做神學」看上去是個好壯麗的詞,但說穿了,即是個人信仰的體悟與經驗。(很抱歉這個部份我沒有一開始就說明,一股腦的就進入信仰歷程)
利未人就像是耶和華在世上的代表。如果利未人不被尊重,也就是代表不尊重耶和華這一位指揮官。以耶和華的榮耀為名,利未人是可以用武力、武器,去討回耶和華的「榮耀」的。 所以,我們可以想像, 利未人在希伯來聖經中,所擁有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我以前看到「律法」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硬梆梆的規定,就像我們想到的法律一樣,規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做。如果犯法,就會受到處罰。又特別是因為台灣從戒嚴時期離開還沒有太久,所以當我看到這種跟「規矩」、「法律」的詞的時候,心裡會不安跟緊張。
在新的主日學教室,整個「氣氛」則是完全不同,並且那個空間並非專屬主日學,而是扮演多功能的角色。於是,今天算是找到跟這個新空間以及新主日學成員們比較「合拍」的方式。 那就是直接請出我的筆記軟體--Heptabase上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很常聽到內在小孩這個專有名稱,一直覺得是心理學的一個字眼,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沒有太多的起伏,最多就是唸倒了好幾家幼兒園,療癒內在小孩跟我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吧! 因緣際會下,報名了Ruowen Huang愛自己線上的課程,這才了解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小孩啊,版主要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有哪一件事是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因執行一個研究計畫的機緣,進入一年級班級觀察學童,短短七日的觀察,與可愛的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格外深刻,因為過往工作,我接觸的多為成人與長輩,因為工作關係和一群孩子相處還是頭一次,感覺很新鮮,加上自己距離國小的時代已久遠,有種重返校園時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很常聽到內在小孩這個專有名稱,一直覺得是心理學的一個字眼,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沒有太多的起伏,最多就是唸倒了好幾家幼兒園,療癒內在小孩跟我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吧! 因緣際會下,報名了Ruowen Huang愛自己線上的課程,這才了解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小孩啊,版主要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有哪一件事是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因執行一個研究計畫的機緣,進入一年級班級觀察學童,短短七日的觀察,與可愛的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格外深刻,因為過往工作,我接觸的多為成人與長輩,因為工作關係和一群孩子相處還是頭一次,感覺很新鮮,加上自己距離國小的時代已久遠,有種重返校園時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