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基本歸因謬誤(一):常常出現難以避免的認知偏誤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一個有點古老最近已經沒什麼人做研究的概念,在多數人身上上天天都會發生好幾次,在馬斯克的建議清單上排第一。

什麼是「基本歸因謬誤」(以下簡稱FME)?大致有兩個理解方向。第一,當我們看到在某個人身上發生某件事情,我們會傾向認為這是因為他的特質、個性、天生才能等等長期存在他大腦裡的特徵,造就這件事情發生。第二,對於「他人」,我們傾向以「這個人就是這樣」來解釋,但對於發生自己身上的事情,我們就會以各種狀況找理由來說明。

raw-image

對於第二點,最好的例子就是,當我們看到一位不熟的同事最近常遲到,就會傾向認為「這個人就是這樣」、「他不守時」、「他不喜歡遵守規則」、「他不負責」。但如果是自己或好朋友常常遲到,我們就會解釋「因為台北交通太亂了!」「有人發生車禍所以塞車!」

對於第一點,在英國衛報我看到一篇文章說,當我們看到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故事,我們會傾向認為這個人就是天才、能力很好、非常聰明。但很少人知道,他在1968年八年級時因為覺得原先就讀的學校很無聊,父母把他轉學到一家私立學校,因此在接下來六年有機會接觸到當時少有的商用電腦,可以到民間公司或華盛頓大學的電腦中心使用電腦。他是當時全世界極少數有機會使用電腦的中學生。

許多事,不管好事、壞事,都是一連串的機運、巧合接續才有最後的結果,但我們通常沒有那個時間與心力細究,只想快速找出一個說法。這樣的大腦結構在演化上有意義,一來這是一個快速理解世界的方法,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又一個「故事」來打造世界觀;二來認真思考很傷大腦資源、我們需要比較省力的思考模式。然後,當我們的遠古老祖先處在一個佈滿危機、隨時可能喪命的人類世界時,我們需要快速將人「歸類」的方法,來決定跟這個人要合作、敵對、或保持距離,能不能信任、要不要說真話。

當然,如果有機會好好喝酒聊天、在火焰旁開懷暢笑,我們或許有機會對彼此有更多瞭解。但這樣要很多時間成本,而且如果沒有先做個預判,或許微醺心喜而沒有心防時,就被對方一個狼牙棒打死。先粗略地分類,再來決定要不要接近這個人,可以減少意外發生。

FME太多太廣泛,存在我們每個思考每個呼吸,有時反而就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我看到有篇文章從「自殺防治」講起。當我們面對自殺個案時,會很容易就用「憂鬱症」「躁鬱症」「人格違常」來套,也會去瞭解個案是否曾遭遇罷凌、家暴、性侵。但自殺死亡畢竟還是罕見,個案在決定離開世界前可能曾遭遇什麼讓他感覺再也活不下去的事情,如果我們能阻止這事情發生,或許個案可以活久一點,等到某個轉機來降低自殺風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9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603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筆者告訴你,我曾經花了一段時間研究隔空傳心術,只要和別人有所交感,就能夠看穿他的人生,並能夠提供適切建議。現在你看着我的文章,彼此已經算是有交感,筆者也已經利用隔空傳心術為你算過人生,現在打算和你分享一下。首先,你的人生算是充滿挑戰,你少時候經常會生病,但這些病不算嚴重,但每年總有一兩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筆者告訴你,我曾經花了一段時間研究隔空傳心術,只要和別人有所交感,就能夠看穿他的人生,並能夠提供適切建議。現在你看着我的文章,彼此已經算是有交感,筆者也已經利用隔空傳心術為你算過人生,現在打算和你分享一下。首先,你的人生算是充滿挑戰,你少時候經常會生病,但這些病不算嚴重,但每年總有一兩
Thumbnail
如果懂得萬事萬物的《底層邏輯》 ,那麼,你就可以用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當然也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這本書裡頭談了好多以前從未聽過的概念,讀起來有燒腦,但乾貨滿滿,讀完後收穫良多。書中舉了好多生動又接地氣的故事為例,讓人很容易的就能瞭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 #什麼是底層邏輯? 作者說,如
Thumbnail
如果懂得萬事萬物的《底層邏輯》 ,那麼,你就可以用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當然也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這本書裡頭談了好多以前從未聽過的概念,讀起來有燒腦,但乾貨滿滿,讀完後收穫良多。書中舉了好多生動又接地氣的故事為例,讓人很容易的就能瞭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 #什麼是底層邏輯? 作者說,如
Thumbnail
▍ 前言 書名:《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e Underlying Logic - How to See the Essence of Things. 作者:潤米諮詢創辦人 劉潤 著 概要: 透過「底層邏輯 + 環境變數」,去看透事物的本質,就如同看見冰山時,讀者能知曉冰
Thumbnail
▍ 前言 書名:《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e Underlying Logic - How to See the Essence of Things. 作者:潤米諮詢創辦人 劉潤 著 概要: 透過「底層邏輯 + 環境變數」,去看透事物的本質,就如同看見冰山時,讀者能知曉冰
Thumbnail
許多事,不管好事、壞事,都是一連串的機運、巧合接續才有最後的結果,但我們通常沒有那個時間與心力細究,只想快速找出一個說法。這樣的大腦結構在演化上有意義,一來這是一個快速理解世界的方法,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又一個「故事」來打造世界觀;二來認真思考很傷大腦資源、我們需要比較省力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許多事,不管好事、壞事,都是一連串的機運、巧合接續才有最後的結果,但我們通常沒有那個時間與心力細究,只想快速找出一個說法。這樣的大腦結構在演化上有意義,一來這是一個快速理解世界的方法,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又一個「故事」來打造世界觀;二來認真思考很傷大腦資源、我們需要比較省力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塊「磚頭」。所謂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顯而易見,就是說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要麼是黑色的,要麼是白色的,很難看到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很容易認為一件事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一個人要麼是成功的,要麼是失敗的。
Thumbnail
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塊「磚頭」。所謂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顯而易見,就是說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要麼是黑色的,要麼是白色的,很難看到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很容易認為一件事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一個人要麼是成功的,要麼是失敗的。
Thumbnail
上篇我們提到許多人從來沒有質疑過深植於潛意識裡的錯誤信念,這些錯誤信念可能是來自成長環境帶來的價值觀,或是成長過程中的遭遇讓自己產生了某種假設,成為我們日後在思考與判斷的前提。這些信念或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會使我們做出扭曲的判斷,甚至對往後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我們要怎麼發現這些錯誤的假設呢?
Thumbnail
上篇我們提到許多人從來沒有質疑過深植於潛意識裡的錯誤信念,這些錯誤信念可能是來自成長環境帶來的價值觀,或是成長過程中的遭遇讓自己產生了某種假設,成為我們日後在思考與判斷的前提。這些信念或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會使我們做出扭曲的判斷,甚至對往後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我們要怎麼發現這些錯誤的假設呢?
Thumbnail
「人」似乎是一個極為不理性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根據自己的「情緒」,或是自己「已知(但可能有限)」的了解來做出判斷,而陷入自己的「慣性思考」模式中! 我們很容易以為自己所有的決策都是經過審慎判斷之後決定的,但事實往往都不是! 所以,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模式為何,可能會做出令自己「後悔莫及
Thumbnail
「人」似乎是一個極為不理性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根據自己的「情緒」,或是自己「已知(但可能有限)」的了解來做出判斷,而陷入自己的「慣性思考」模式中! 我們很容易以為自己所有的決策都是經過審慎判斷之後決定的,但事實往往都不是! 所以,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模式為何,可能會做出令自己「後悔莫及
Thumbnail
某天,下午大約四五點,我幫一位年輕人做了一場諮詢。 他的母親,在他來找我諮詢前大約一個小時前住院。病因是什麼?當時來找我的他,並不是很清楚 而他,晚上正有一份商業合約要談,在時間上就已經先卡到了。
Thumbnail
某天,下午大約四五點,我幫一位年輕人做了一場諮詢。 他的母親,在他來找我諮詢前大約一個小時前住院。病因是什麼?當時來找我的他,並不是很清楚 而他,晚上正有一份商業合約要談,在時間上就已經先卡到了。
Thumbnail
許多我們生活中常做的錯誤選擇、找理由原諒自己、卻不願意給其他人相同的機會和考量,是因為人性中天生會犯「基本歸因謬誤」。雖然這種傾向並不是沒有好處,但在現代社會之中,如果能先給別人另一個機會,或許反而對自己更好。
Thumbnail
許多我們生活中常做的錯誤選擇、找理由原諒自己、卻不願意給其他人相同的機會和考量,是因為人性中天生會犯「基本歸因謬誤」。雖然這種傾向並不是沒有好處,但在現代社會之中,如果能先給別人另一個機會,或許反而對自己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