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家就有一家要複查,這樣指標被公布,也不見高層甚麼積極作為,這樣要基層被管理單位要有改善能量,看來是很困難的. 管理(SOP)要被落實,是需要人與資源的,各項作業是根據被要求的標準.或是自身的規範與期許.如果沒有這些細節的配置.能有怎樣的管理品質可想而知,偏偏這些細節對於高層來說,要看有沒有被關注.被關注後又如何改善,誰會在意要改善?不改善又會如何?如何被監督?不用被鎂光燈聚焦下,仍會自動做好這一切.那麼管理有效,執行力有效,不然就只有被抽查那一天有效,久了, 民眾很容易對政府失去信任. 說白一點,積極改善的若沒功勞還被酸,幹嘛那麼認真,且還要勞心又勞力的,而其中不改善的人又沒事,沒罰則的,那麼人們會如何選擇呢? 誰會想要主動性改良.有良知有熱誠有愛心的人嗎?...還有需要的是多事想要台灣會更好的監督者吧~可能這些力量或是影響力總還是弱小,也等待被集結發聲的. 人性本是驅利自私的,可以理解.為了公眾利益,大家需要做些妥協.看看如何保全不分藍綠大眾的基本生存權益,再來談兼顧經濟. 沒有"不自私"的監督體制,這些被公布之指標真的只是一再挑戰民眾對政府管理的不信任. 政府要如何落實自身制定的SOP,又要如何用科技或是大數據來改善被追蹤應改善的對象,考驗著現在中央與各縣市政府單位的當責人員,誰也不該卸責,只能共同合作找好的對策,為台灣長遠謀福利- 台灣就只是一個小島,民眾緊張是因為知道自身資源與其他大國不能相比.更何況還有糾纏不清的兩岸角力問題. 只能說這個島很美麗,普羅大眾心很善良.難就在於有權分配支援的權力者,是否能不要太自利,少點貪心,多點共好,台灣才有前景可期~! 說真話很難,因為有組織就有本位主義跟小團體之類的人情粽子與包袱問題,或許也是考驗現在政府整理整頓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