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最慈悲的地方 就是最神聖的位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編按】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在本專欄中,以生動的描述,娓娓道盡向星雲大師學管理的感悟。在館長的字裡行間,常見星雲大師超越的管理洞見。而師徒之間的對話、佛館軟硬體建設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讀之得穎悟、有歡喜,更深深地感動。

一九九八年,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贈予星雲大師一顆密藏三十年的佛陀真身舍利,當時大師即發願建館供奉,讓世人得以瞻仰禮拜。二○一一年,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啟用,彌足珍貴的佛陀真身舍利供奉在此,真是殊勝的因緣。

raw-image

〈塔剎上的一段話〉
大師在二○○八年開始掌舵佛館的整體規畫,在此之前,對於佛陀真身舍利該供奉在哪個位置,弟子們依佛教文化的概念,認為理應在最高層、最神聖的清靜之處,於是打算供奉在本館的塔剎上。

二○○九年底,有一天,大師想去看看預計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塔剎。當時年高近八十五歲的大師,從本館的一樓搭電梯到三樓,再從三樓走到現在的大佛平台,然後由六位弟子,兩位在前,四位在後,半推半拉,讓大師從非常狹小的階道上,一步一步往上移動。光是往上走這一程,就費盡力氣,花了半個多小時。

大師上到塔剎,問了我們一句話:「那一些老菩薩要來禮拜佛陀真身舍利,會有六個子孫如你們一樣,拉著我、推著我上來嗎?這麼不方便,如何讓大家親近、禮拜呢?這不是一個慈悲的位置。」

於是大師就開始思考,佛陀真身舍利應該供奉在哪裡?

〈以人為本 參拜專用道〉
此後幾個月裡大師不斷尋找合適之處,是要在本館一樓或二樓?還是現在的金佛殿?或是在八塔?後來大師決定,供奉在現今玉佛殿的位置。

玉佛殿當時本規畫為國際會議中心,挑高三層樓,可容納四百多人,大師說,這裡供奉佛陀真身舍利最好了。但是弟子們反對,原因是這裡位於地下樓,神聖的佛陀真身舍利怎能供奉在最底層的地方。

然而大師的考量超乎一般理則,他想的是,如果一些老菩薩必須乘坐輪椅,家人把車開到地下停車場,通過我們特別設置的輪椅參拜專用道,就可以直接到達玉佛殿,進入參拜。參拜之後,坐著輪椅直達停車場,上車回家,這樣對老菩薩及不便人士最妥當了。

大師「以人為本」所設想的輪椅參拜專用道,我想在全世界的博物館裡,應是絕無僅有的吧。

raw-image

〈禮拜舍利 莊嚴身心〉
佛陀真身舍利自十三世紀離開印度本土,流轉了數百年的曲折旅程,而今安奉在佛館「玉佛殿」,因此大師對於民眾進殿禮拜,制訂了一套基本守則,以及半個小時的修持。

每天二個時段的修持由法師主持,帶領民眾恭誦大師的詩文〈佛陀,您在哪裡?〉。這首長詩是大師為讓民眾更加了解佛陀,直抒胸臆所寫,透過主持法師的導讀,引領大眾與佛接心。

這樣的修持過程,常令民眾觸動心弦,原來二千六百年前的佛陀如此近切,原來一生說法四十九年的佛陀,講說諸多經典、開示人生真義,如此甚深功德薰修所成的佛陀真身舍利,就在眼前。

佛陀真身舍利供奉的位置,就在殿中珍奇「白玉臥佛」的上方,兩側有大師所題楹聯:「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至今才見如來身。」殿內牆面飾有香木所雕佛塔,十分雄偉壯觀。

玉佛殿的設計、參拜的守則、修持的進行、開放的空間,這全套的規畫,含藏著大師對殿堂莊嚴的管理思維。大師深知如何引導眾生的眼睛,如何帶領眾生認識自己的心,我想,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精神內涵,大師已完整內建在玉佛殿之中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牟尼佛於菩薩因地時所作.讚佛偈 如果說,台灣有什麼名勝之地是聲名如雷貫耳、沒去過會使人吃驚的,除了日月潭、阿里山之外,那應該就是佛陀紀念館了。 這一次的高雄之旅,抱著「讓孩子們親近佛法」的念頭,選擇了佛陀
Thumbnail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牟尼佛於菩薩因地時所作.讚佛偈 如果說,台灣有什麼名勝之地是聲名如雷貫耳、沒去過會使人吃驚的,除了日月潭、阿里山之外,那應該就是佛陀紀念館了。 這一次的高雄之旅,抱著「讓孩子們親近佛法」的念頭,選擇了佛陀
Thumbnail
前言: 高雄的佛陀紀念館由[星雲]法師所擘畫興建,實為他一生眾多偉大成就當中之一項。十年前,筆者曾偕牽手慕名去遊覽。本文為當時寫的遊記,願藉此處將所見所想分享文友,並穿插現場拍攝的景觀照片。遺憾的是,文末說改天再來,一晃眼十載疾逝,卻遲遲尚未實現。 正文: 佛陀紀念館在2011年尾開幕,受媒體熱烈報
Thumbnail
前言: 高雄的佛陀紀念館由[星雲]法師所擘畫興建,實為他一生眾多偉大成就當中之一項。十年前,筆者曾偕牽手慕名去遊覽。本文為當時寫的遊記,願藉此處將所見所想分享文友,並穿插現場拍攝的景觀照片。遺憾的是,文末說改天再來,一晃眼十載疾逝,卻遲遲尚未實現。 正文: 佛陀紀念館在2011年尾開幕,受媒體熱烈報
Thumbnail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館開幕,不到十天裡,就有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隨著三○○個道場寺院法師的腳步,專程飛回台灣參訪佛館。這個全球步履絡繹回山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顯像,是家師星雲大師四十餘年海內外弘法所累積的能量,在此刻完全展現。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館開幕,不到十天裡,就有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隨著三○○個道場寺院法師的腳步,專程飛回台灣參訪佛館。這個全球步履絡繹回山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顯像,是家師星雲大師四十餘年海內外弘法所累積的能量,在此刻完全展現。
Thumbnail
誰可以擔任佛陀紀念館的館長?在二○一一年開館前,許多弟子關心佛館未來的營運管理,曾就這個問題數次向師父請示。師父沒有具體回應人選,只淡然表示:「『無我』的人,可以!」
Thumbnail
誰可以擔任佛陀紀念館的館長?在二○一一年開館前,許多弟子關心佛館未來的營運管理,曾就這個問題數次向師父請示。師父沒有具體回應人選,只淡然表示:「『無我』的人,可以!」
Thumbnail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下)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第二部曲──在「覺有情」中鍛造策展力】 【第三部曲──在佛館工地中磨礪心志】
Thumbnail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下)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第二部曲──在「覺有情」中鍛造策展力】 【第三部曲──在佛館工地中磨礪心志】
Thumbnail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Thumbnail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Thumbnail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像一本攤開的佛法概論,回想最初階段,我們遇到了設計上的困難,因此雖在多年間發展了近一百個建築提案,卻一直沒能達到共識。二○○八年底,佛光山弟子們只好把大師請出來,主掌建館大局。
Thumbnail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像一本攤開的佛法概論,回想最初階段,我們遇到了設計上的困難,因此雖在多年間發展了近一百個建築提案,卻一直沒能達到共識。二○○八年底,佛光山弟子們只好把大師請出來,主掌建館大局。
Thumbnail
星雲大師指導建造佛光大佛,就是要讓大眾藉著對佛的禮拜,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Thumbnail
星雲大師指導建造佛光大佛,就是要讓大眾藉著對佛的禮拜,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Thumbnail
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