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從料理中學會生活:培仁蔬食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物故事是筆者決定在今年(2022)開始撰寫的系列文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中,找到那麼一小片,借以彌補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世界如此寬廣,我們無法體驗每一種生活,但是透過閱讀他人的故事,或許多少能感受故事主角的心路歷程,儘管是十分之一,累積起來也足以構成那更完整的自己。
培仁媽媽是誰?
培仁媽媽本名王培仁,她是一位退休的國中美術老師,在結束教職生活後,開始經營自己的蔬食工作室,提供預約制的私廚蔬食料理,同時開班授課教學,現在工作室已不再供餐及常規授課,但培仁老師的女兒於2019年開始幫媽媽錄製料理教學影片,至今(2022/2月)已經是擁有24.7萬訂閱的蔬食料理Youtuber,而培仁老師最廣為人知的事蹟大概就是在2019/9月時,以一部蔥油餅教學影片激厚!外酥內軟蔥油餅!媽媽的媽媽祖傳(Green Onion Pancake)在網路上爆紅,該影片擁有六百多萬觀看次數,現在只要在youtube搜尋欄打上「蔥油餅」,即可看到培仁老師的教學影片,而筆者也是從這部影片認識了培仁媽媽,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時,看著影片裡的培仁老師在做菜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讓人的內心也染上一層溫暖,似乎有一種魔力,讓我想要訂閱這個頻道,觀看更多她的影片。後來才發現自己很多時候看培仁媽媽的影片不只是為了學料理,而是追求一種平靜跟最簡單純樸的感受,外面的世界紛擾嘈雜,但在培仁老師的身上,得以看到平凡卻又快樂的生活哲學。
好吃的食物,不在於素食或葷菜,而是你對人的在乎,還有那一份心意。
前陣子在書店看書時偶然瞥見培仁老師的書《培仁家》,序言寫著上頭這句話,一翻開此書便停不下來的把整本看完,這本書除了分享食譜外,蘊涵更多的是人生道理,頓時培仁老師就這樣成為我的偶像,立志自己要向培仁老師學習。
培仁媽媽2021最新著作《培仁家》
樂於分享
培仁媽媽在網路上及書籍上大方分享自己的食譜,因此有些人如假包換成自己的獨門絕學或是逕行挪用開店盈利,但培仁媽媽並不覺得被冒犯,反倒認為是美事一樁,因為可以推廣自己的口味,若是自己的食譜被其他店家採用,那更好,這意味著可以在外面吃到自己平常喜愛的滋味,這樣安然自若的態度,不得不令人欣賞。也許是因為年過七十,對許多事物看淡,本著「無所求」的精神經營頻道及分享,更能展現自在的自我,而不讓觀眾覺得矯揉造作。
吃的哲學
現代人大家聞「炸」色變,但是培仁老師則認為,有些食材要有油,才會好吃,因此偶爾吃炸的並無大礙,用好的油去料理,減少身體的負擔,吃得開心又健康,人嘛,開心總是重要一些,順從內心的聲音,自然會找到平衡
家的記憶
老師也常分享小時候媽媽的家常料理,家的味道,簡單卻雋永,餐桌是凝聚一家人感情的地方,堅持煮飯給家人吃,是一種愛的展現,在日常中想一些新奇的菜色、調味方式,讓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吃飯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多是心理上的慰藉及歡愉。
70歲後的人生
許多人害怕老年的病痛纏身、生活乏味,無法如年輕那樣矯健、自由闖蕩,但在培仁媽媽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不同的生活選擇與智慧,幸福與否和年齡並無關係,而是自己怎麼過日子。
想起西塞羅《論老年》當中提到,「每個時期皆有其適宜的特質,童時的幼稚,青年的勇邁,中年的穩重,老年的成熟。」自然是一條不可逆的途徑,無人能逆轉回溯,僅僅朝向終點前進,但是為什麼我們要為這樣「自然」的過程哀傷及恐懼呢?在年邁後,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可能等待自己去挖掘?
就如同培仁老師一樣,在退休後經營了自己的私廚,接著又這樣進入了youtube的世界與無遠弗屆的觀眾們分享自己最愛的料理,不因年齡而躊躇不前,依舊過好每個日子,珍惜每個當下,照料著自己關愛的家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29內容數
一些我想說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一次即將發行的新版日幣紙鈔中,不外乎也延續了之前的選角邏輯,在每種幣值的正面,都各選出了對於日本在經濟、教育與醫學界上有所貢獻的名人作為主角;背面則是搭配不同幣值的紙張顏色,分別選擇相對應的代表性建築、花草與浮世繪等圖案。這次就讓我們來認識這些人物與圖案吧。
Thumbnail
《澪之料理帖》介紹了主角澪的料理旅程,充滿了對料理和食物的熱愛。書中詳細描述了澪對料理的堅持和信念。每一集都有一些特別的料理故事,充滿了審美的品味和料理的巧思。
Thumbnail
夢見我聽到老公在書房裡,好像什麼事情太高興,大聲歡呼著。我覺得很奇怪,不像是他平日的行為。 場景切換到我來到傅培梅的廚房,就是那種很老式的廚房。以前有線電視台拍攝《傅培梅時間》(台灣第一個烹飪節目),都安排攝影工作人員現場拍攝。我心想如果如果傅培梅還在世的話,現在她可以自己架設相機,隨時都可以拍攝
那天下班後拿東西去了片場一趟,離開前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少年仔進來後像痞子一樣蹲在角落。手臂上的刺青跟從來沒有換過的髮型,雖然戴著帽子但我一眼就認出他「哇!好久不見耶!」我說。他笑而不答的用眼角餘光對我點點頭示意逕自退到角落蹲下靠著,維持多年的高冷態度,直到出電梯才又再次點點頭說了聲「掰」後離去⋯⋯
Thumbnail
以前,媽媽為我做菜是我的舒適圈,不需要擔心不會煮。可是,我來不及突破這個舒適圈,父母就相繼離世了。現在的我,還是不得不逼自己突破這個舒適圈,自己學做菜。 如今,有能力照顧自己的我,因此找到自己的一點喜悅。卻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親手給父母家用、親身載他們去買菜。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小麥可在烤肉時的專注和用心,以及他與朋友的快樂時光,這些都成為了佩兒難忘的回憶。然而,當她發現小麥可帶回家一條狗,她的生活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每個大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子,那是最沒有包袱、純真的原始模樣,看卡通、動漫、遊戲或許是一種找回那個單純自己的選擇,現在我們很幸運多了兒童文學可以接觸。
Thumbnail
婦女節 “女子” 故事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每次的歡笑或哭泣聲裡,都是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還活著的證據。 靈魂蛻變的旅程,總是充滿著奇妙的經歷。不論是驚險刺激還是酸甜苦辣,這些都是在生命之路上刻下的寶貴軌跡。或許我們常會疑惑生命中每一段情節或篇章的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一次即將發行的新版日幣紙鈔中,不外乎也延續了之前的選角邏輯,在每種幣值的正面,都各選出了對於日本在經濟、教育與醫學界上有所貢獻的名人作為主角;背面則是搭配不同幣值的紙張顏色,分別選擇相對應的代表性建築、花草與浮世繪等圖案。這次就讓我們來認識這些人物與圖案吧。
Thumbnail
《澪之料理帖》介紹了主角澪的料理旅程,充滿了對料理和食物的熱愛。書中詳細描述了澪對料理的堅持和信念。每一集都有一些特別的料理故事,充滿了審美的品味和料理的巧思。
Thumbnail
夢見我聽到老公在書房裡,好像什麼事情太高興,大聲歡呼著。我覺得很奇怪,不像是他平日的行為。 場景切換到我來到傅培梅的廚房,就是那種很老式的廚房。以前有線電視台拍攝《傅培梅時間》(台灣第一個烹飪節目),都安排攝影工作人員現場拍攝。我心想如果如果傅培梅還在世的話,現在她可以自己架設相機,隨時都可以拍攝
那天下班後拿東西去了片場一趟,離開前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少年仔進來後像痞子一樣蹲在角落。手臂上的刺青跟從來沒有換過的髮型,雖然戴著帽子但我一眼就認出他「哇!好久不見耶!」我說。他笑而不答的用眼角餘光對我點點頭示意逕自退到角落蹲下靠著,維持多年的高冷態度,直到出電梯才又再次點點頭說了聲「掰」後離去⋯⋯
Thumbnail
以前,媽媽為我做菜是我的舒適圈,不需要擔心不會煮。可是,我來不及突破這個舒適圈,父母就相繼離世了。現在的我,還是不得不逼自己突破這個舒適圈,自己學做菜。 如今,有能力照顧自己的我,因此找到自己的一點喜悅。卻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親手給父母家用、親身載他們去買菜。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小麥可在烤肉時的專注和用心,以及他與朋友的快樂時光,這些都成為了佩兒難忘的回憶。然而,當她發現小麥可帶回家一條狗,她的生活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每個大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子,那是最沒有包袱、純真的原始模樣,看卡通、動漫、遊戲或許是一種找回那個單純自己的選擇,現在我們很幸運多了兒童文學可以接觸。
Thumbnail
婦女節 “女子” 故事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每次的歡笑或哭泣聲裡,都是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還活著的證據。 靈魂蛻變的旅程,總是充滿著奇妙的經歷。不論是驚險刺激還是酸甜苦辣,這些都是在生命之路上刻下的寶貴軌跡。或許我們常會疑惑生命中每一段情節或篇章的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