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不成功,是因為匱乏感?

2022/01/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整天嚷嚷要減重的她,明明「感覺」吃的很少,也「有」在運動,怎麼老是瘦不下來?關鍵竟然是可能因為 #節食 感到 #匱乏,心思反而一直聚焦在食物上,一旦控制不住,反而無節制地狂吃!
為何總覺得「錢不夠用」?為何總在追趕進度?為何員工訓練的效果總是有限?《匱乏經濟學》這本書可以讓人突破迷思,引導思考如何避免陷入匱乏的僵局。

匱乏(Scarcity),指的是擁有的比感覺所需的還要少。當我們覺得自己有的東西太少時,心理會發生什麼情況,而它又如何塑造出我們的選擇和行為?

3個閱讀提問

❓ 匱乏從何而來?
❓ 匱乏帶來的影響?
❓ 在資源稀缺下如何自處?

書中精華3點不漏

■觀點1 #隧道效應

匱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侷限,它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模式(mindset),當匱乏擄獲我們的注意力,它就會改變我們的思考。但匱乏可以讓心智專注,一旦時間短暫,就會想要充分利用時間,不管是用在工作或是享樂,稱為 #專注紅利(focus dividend),這是匱乏帶來的正面結果。
匱乏產生「隧道效應」所引發的是 #隧道視野,讓注意力只能集中於處理手邊的匱乏,也就是在隧道裡視覺範圍變狹隘,讓我們對裡面的東西特別專注,完全看不到隧道外面的事物,聚焦在某件當下自認重要的事,讓人較難因應後續可能更重要的其他事,心理學家把這個稱之為「#目標禁制」。

■觀點2 #認知頻寬 #認知頻寬稅負

一件急事接著另一件,急事不斷迎面而來,#拋接球效應 是隧道視野的結果,當我們陷入隧道視野,我們片面且暫時地「解決」了問題,我們在當下做好我們能做的,不過它給未來又製造新的麻煩。
認知頻寬「認知頻寬」一詞借用了資訊領域的「頻寬」概念,指的是:人腦的運作能力有一定的寬度,「認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包含兩種認知能力:1. 流動智力: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2. 執行控制力:人們執行計畫的能力。
當認知頻寬被匱乏佔據,就像是電腦一次開了太多的應用程式,匱乏也會製造 #內在的斷裂。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過多的內在思緒,即使像是在腦海中復誦一串數字這類的瑣碎小事,對認知功能也會帶來巨大的衝擊。

■觀點3 #寬鬆 #餘裕

擺脫匱乏陷阱首先需要 #設定計畫,因為感覺時間匱乏,所以我們常處理緊急卻不重要的事。如果有訂立計畫的話,就能發現我們沒有注意到但非常重要的事項,這會擴展隧道視野。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製造「寬鬆」,寬鬆代表有餘裕地去做選擇,寬鬆提供簡單的方式來避免做選擇的負擔,也給了不選擇的自由還有容許失敗的空間。我們的生活跟工作上,永遠會有事先未預期的事情發生,所以得為自己留下「空間」(儲蓄或是時間的餘裕),來應付突發狀況,而不是把有餘裕視為理所當然的狀態。

閱讀反思

● 匱乏讓心智成為俘虜

匱乏在書中指的是擁有的比「感覺」所需的還要少,當我們把匱乏當成一種物理現象,就會是很單一的思維,錢不夠用、時間不夠用、空間不夠用等等,會引發後續的其他行為、影響乃至困境。
當匱乏擄獲我們的注意力,它就會改變我們的思考,它會影響到我們該注意什麼,如何評估選擇,如何自我說服,以及最後決定、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當我們總在匱乏中運作,創意也會受限。

● 匱乏的思維模式端乎個人

匱乏的「優點」,是某些狀況下可提升表現,一旦時效急迫,它會讓我們的注意力專注,以最有效方式運用手邊有的資源,不管是用在工作或是享樂,將心力投注在一件事情上,就能獲得 #專注紅利,更有效率地使用金錢跟時間。
以「時間」為例,一般人都習慣在deadline前趕工的經驗,這時注意力特別集中,也變得謹慎,因為根本沒有出錯的餘裕。以「金錢」為例,窮人比富人更為「善用」每一分錢,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他們必須靠有限的錢生存。
此外,匱乏可能使我們成為「專家」,更精準地去度量感到匱乏的資源,假如感到時間匱乏,我們會更加計較每一分每一秒花用在何處;假如我們感到金錢的匱乏,我們在花費的每一分錢上都會有更多的算計。

匱乏會 #弱化表現

因為人的認知頻寬 跟心智不是無限的,無論來自外在環境或內在念頭,這些讓我們分心或盤據心頭的事,會產生隧道效應,引發隧道視野,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手邊的匱乏,而使整體表現下降。
匱乏還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認知頻寬稅負」,由於匱乏會攫取我們的注意力,因此我們會不由自主地一直想到匱乏的資源,匱乏感會影響耐心、容忍、專注,甚至容易產生耗竭(burn out)。

●匱乏會製造匱乏

當我們聚焦在匱乏,就像旅行前要裝行李箱,都需要決定哪些東西該打包、哪些東西該放棄,「打包」的方式也會因此改變,甚至改變管理每一塊錢、每一個當下和每一卡路里的生活選擇。

● 打破匱乏的惡性循環

寬鬆提供了容許失敗的空間,寬鬆不光讓人免去必須取捨的難題。它也代表在犯下錯誤時不需做出實質上的犧牲。寬鬆並不只是沒效率,同時也給我們不必介意犯錯的餘裕。例如在自己充裕時保持寬鬆,也就是預存。
儘管生命中會出現各種預期之外的事情,但我們至少可以事先有所準備,就如同在金錢管理上需要留有緊急備用金一般,各種資源要避免匱乏,都可以在尚且充裕時留下一些寬鬆,這些寬鬆就是當我們面臨預料外的情況時仍然有足夠的資源進行因應,不至於落入匱乏的田地。
也可以嘗試找到一些策略來對抗隧道效應,隧道中的事情對我們而言是「重要且緊迫」的事情,而隧道之外的事情則可能是「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所以方式之一就是讓這些「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落入當前的隧道之內,以避免在日後成為另一項讓我們焦頭爛額的緊急事件。
我們可以設定提醒(借助科技或他人),或者是使用一些策略(像是在每個月的預算編列時把預計該付的帳單金額都先扣除)。只要我們能夠讓那些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進入隧道,就可以減少未來拋接球效應的產生。

閱讀後立刻做的3個行動

☑️給選擇留有餘裕

不論是組織或是個人,有餘裕才能從容工作,讓效能更好,不做超過負荷的工作,每天追著時間跑,會產生隧道效應,變成只能一直處理緊急的事而無法關注更重要的事,所以不該把自己壓榨到極限,長期來講並不划算。

☑️降低不必要的警覺力

如果將事情自動化,就能減少心智耗損在不必要的地方,雖然不必像歐巴馬穿襯衫不是灰色就是藍色,但將例行工作規律化,可以降低頻寬的負荷,無需花太多心思去思考每天要吃什麼或穿什麼,因為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決策要思考。

☑️排定重要順序

因為認知頻寬有限,要妥善的做能量管理,要事第一,將最有效能的時段排給最重要的事,反正時間永遠不夠,抓大放小才能長久。練習將做決策的時間調整在心智頻寬最充足的時候,例如在最清醒的時刻寫作,以免被干擾。
人生有很多資源是稀缺的,怎麼發揮最大的效用,就是生活經濟學的一環,有意識的生活,讓它在認知頻寬佔有一席之地,不要將時間塞得滿滿的,讓自己更有餘裕,因為有餘裕的生活,會更有創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會員
105內容數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