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為什麼時間跟錢永遠不夠用?你也掉入匱乏陷阱了嗎?──《匱乏經濟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想像有一天,你正處理一個快接近死線的報告,你奮不顧身地將所有時間與精力投入在當中。但在這天,你行程滿檔。扣掉用餐的時間,你有三個會議要開,晚上有一場很重要的聚餐,隔天也有一個重要活動要出席。你開始焦慮,於是盡可能地延後任何目前不是最緊急的工作,擠出珍貴的三小時。你毫不懷疑地向未來預借時間,忘記借貸要付出的代價。隨著Line訊息一直有人提醒你要趕快處理的案子,你開始擔心即將引爆的後果。但看著眼前的word檔,你還停留在一小時前的進度。你開始不知所措。你的時間相當緊繃,宛如搖搖欲墜的疊疊樂,而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會讓它崩塌。

就在你一番努力後,你終於完成了報告,卻發現你身體開始不適、發高燒,需要請假兩天。但這也表示,你原本延後的工作又要再延後了。

raw-image

匱乏:擁有的比想要的還要少

在上述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了「匱乏」(scarcity)佔據心智的結果。《匱乏經濟學:為什麼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的作者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與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便指出,匱乏不只跟實際上的物理限制有關,而是一種「思維模式」。當我們太想要完成某件事情,又感到自己擁有的時間或金錢不夠,就會產生匱乏感。換言之,匱乏發生於我們擁有的比想要的還要少時。《匱乏經濟學》想要探索的問題是,當我們覺得自己擁有的太少時,心裡會發生什麼變化,而這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

隧道效應:視野的窄化

根據統計,美國消防員在1984–2000年間死於車禍意外的人佔20–25%。儘管消防員知道這個數字,也上了許多安全教育課程,但在急著趕往火場的途中,他們很常因時間的匱乏,過於專注進入火場的策略,而忘記綁安全帶。匱乏雖然對帶來專注的正面力量(想想你趕作業的經驗),卻會讓我們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事情。作者稱此為「隧道效應」(tunneling),就像我們進入隧道後的視野變得狹隘,讓「注意力只能集中於處理手邊的匱乏」(頁52),而完全看不到隧道以外的事物。

想想另一個例子。你為了要節省時間,因此邊吃午餐邊開視訊會議,又同時在回Line訊息。但是,這會讓你在開會時漏聽了一些重要資訊,或者你因為吃得太隨便而消化不良,又沒有足夠的專注度與細膩度回覆訊息。隧道效應讓我們專注在眼前「節省時間」的效益,卻讓我們花更多成本處理落在隧道以外的問題。

raw-image

為什麼「緊急狀況」那麼多!?

有些時候,你會突然發現一些「緊急狀況」不斷迎面而來,而我們只能在當下即刻解決「近憂」,而將「遠慮」拋諸腦後。例如,你急需一筆錢而借貸,卻產生另一筆更大的帳單;你不斷把表面的壁癌處理掉,卻發現之後要花更多錢來處理牆壁滲水的問題;你用簡便的治療方法來讓自己好過一點,卻在未來花更多錢做專業的醫療。我們看起來即時地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卻讓問題在未來越滾越大,反咬我們一口。

作者稱這種現象為「拋接球效應」(juggling),即我們將視野專注在眼前掉下的球,而忽略其中在空中的球。當我們太過專注於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會忽略下一個禮拜會發生的事情。一些原本可以預期的事情,會在死線逼近的時候讓你措手不及,你會「震驚地」發現原來跟教授meeting的PPT你還沒準備,餐廳的訂位已經滿了,你要看的展覽已經結束了。然後,你因為忽略堆疊在一旁的催繳信件,錯過了繳費期限。

然而,這些事情不能算是「意外」,因為我們早該預期得到,但我們還是會遲繳帳單、忘記填報名表、月底口袋空空。作者指出,那是因為我們在充裕的時期傾向鬆懈,浪費時間或金錢,以為自己還「很夠」。我們在財務充裕的時候,並不會想到要做長期的金錢管理或投資,以因應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我們在時間充裕的時候,並不會想到下禮拜要完成的作業,以防有突發事件闖入。而當匱乏感來襲時,長遠的計劃又會被拋諸腦後,使我們不斷進入匱乏陷阱的惡性循環。

raw-image

不只是缺錢,也欠缺認知頻寬

所以,我們要如何提升自己放眼未來與因應風險的能力呢?作者指出,這需要靠提升「認知頻寬」(bandwidth)才能解決。認知頻寬衡量我們專注、做出正確決策、遵守計畫、抗拒誘惑、記憶、學習等能力。貧窮的人要為每日的收支平衡而疲於奔命,忙碌的人要為每日的工作進度而煩惱,這兩者都因為匱乏而欠缺認知頻寬,使他們難以抗拒衝動、規劃未來、做創造性的思考,並嚴重侵蝕睡眠的品質。作者特別指出,窮人不是缺錢而已,他們也欠缺認知頻寬,因而難以做縝密的財務規劃或學習更多的技能謀生。認知頻寬被占用的人並非天生缺陷或能力不好,我們要改變的是「匱乏所造成的環境」。

作者批判道,當政府在進行對抗貧窮的計畫時,會把焦點放在各種財務教育課程,希望讓窮人可以學習儲蓄或理財的相關技能。然而,這樣的成效往往不彰,是因為窮人要煩惱的事情太多了,他根本無法有足夠的認知頻寬,專注地上完一堂冗長的課程。在他的腦海中,還要思考孩子的下一餐與學校功課。窮人的認知頻寬已經嚴重不足了,而我們又要奪走他僅存的認知頻寬。

書中則提到一則由經濟學家蕭爾(Antoinette Schoar)提供的有趣解決方案。她發現,許多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小型店家記帳容易出錯,且對財務問題不太瞭解,但標準的財務管理訓練課程的教材又太過艱深難懂,用語頗不親民。於是,她在當地找了一群最好的創業者,請他們分享自己財務管理的「經驗法則」,並將之整理成一套淺顯易懂的課程。例如,有些人會把店裡的現金放在一個特別的收銀櫃,以支付自己的薪水,避免把店家與家用的錢混在一起。甚至有些婦女會把某些特定的錢放在胸罩的左邊罩杯,另一部分則放在右邊罩杯。這裡沒有複雜的記賬技巧,卻有實用的價值,且可以大量減輕認知頻寬。這套課程讓學員的出席率提高許多,甚至讓人願意花錢再上更多課程。

raw-image

打造釋放認知頻寬的社會環境

提到打造認知頻寬,作者認為生活中的許多面向都是環環相扣的。假設今天我們的公共托育、失業保險、健康保險可以讓大家有足夠的彈性去應對風險,就能創造出足夠的認知頻寬。窮人的收入多寡確實重要,但更需要在意的是我們能在正確的時機給予正確的資源,釋放窮人的認知頻寬。

「我們知道房租和三餐和學費都是家庭預算支出的一部份。現在我們不應該把教育、健康、財務和子女教養當成個別的問題,而是應該要認知到它們都是構成個人認知頻寬容量的一部分。而就如同金融的稅負可能對某人的預算造成重大衝擊,認知頻寬稅負也可能對任何個人需關注的諸多領域帶來失敗。反過來說,解決其中的瓶頸問題可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兒童照顧提供的不只是兒童照顧,而適當的金融產品提供的也不只是未雨綢繆的應變存款。它們每一項都有助於解放認知頻寬、增加智商、強化自制力、提高思考清明度、甚至改善睡眠品質。」(頁250–251)

覺察自己的認知頻寬,利用匱乏設計生活

至於忙碌的人最缺乏的「時間」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真的缺少時間,而是缺少認知頻寬。當我們忙碌的時候,往往只會考慮到有多少時間可以完成手邊的工作,卻不會考量到自己的認知頻寬是否充足。結果是,我們很沒有效率地完成手邊的工作,感到筋疲力竭。

針對自己的體能,我們會從飲食、運動與睡眠來調整,但我們對自己認知頻寬的波動起伏所知甚少。因此,作者請我們想想看,自己在什麼時候會運用到龐大的認知頻寬?在做重要的決定時,你的認知頻寬是否充足?如果我們能體察到自己的心智資源有限,就會在正確的時機投注在正確的事情上,而非胡亂地讓自己的認知頻寬被各種雜事課稅。

此外,在充裕的時期準備「緩衝」的囤貨是重要的。如果我們的生活缺乏寬鬆,那就會因可能的突發事故讓我們生活大亂(如生病、車禍、手機被偷、疫情)。因此,作者建議我們在行程表上留一個「沒別的理由」的空白時間,為了讓我們有足夠的彈性去調整眾多的工作安排。

另一個我認為相當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匱乏」將完成期限變得較緊湊一點。舉我的例子來說,我半年後預計要提論文計畫。但「半年」真的是一個太過遙遠又抽象的詞彙了,它已經掉落在我的隧道視野之外,成為「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因此,我的指導教授非常嚴格地固定「每週」meeting,要求我整理出論文相關的資料。此外,她也要求暑假「每週」都要閱讀文獻,並繳交閱讀心得。她利用密集死線的「匱乏感」,讓這些看似不緊急的事情落入在我的隧道中,讓我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論文這份大作業。

raw-image

結語:捍衛高認知頻寬的時間

《匱乏經濟學》讓我們了解到,匱乏是一種思維模式,它往往讓我們的認知頻寬被課稅,使我們無法在正確的時間點做正確的事情,導致我們過度借貸(時間、金錢),而掉入惡性循環。此外,當我們認識到「匱乏」帶來的影響,就不會隨意譴責拖延者或貧窮者「懶惰」或「性格軟弱」,而是會針對工作、家庭、教育造成的匱乏環境做出改善,解放眾人的認知頻寬。最重要的是,作者提醒我們,「我們捍衛的不只是時間;我們保護的是高認知頻寬的時間」(頁300)。當我們練習把心智資源投入在對的地方上,我們就能漸漸地逃離匱乏陷阱,邁向更自由的人生。

延伸閱讀

書評│一本終結拖延的經典之作
《拖延心理學》書評medium.com

好書│你須要做更少,不是做更多!
《少,但是更好》讀後心得medium.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18會員
111內容數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2025/04/22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Thumbnail
2024/10/31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2024/10/31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以scarcity匱乏為核心,說明匱乏狀態下的思維模式,然後是匱乏狀態下的行為,最後針對匱乏的情境,如何應變與脫困。
Thumbnail
以scarcity匱乏為核心,說明匱乏狀態下的思維模式,然後是匱乏狀態下的行為,最後針對匱乏的情境,如何應變與脫困。
Thumbnail
人會有認知頻寬,在匱乏的時候產生隧道效應,依照你的匱乏程度產生只專注於你所匱乏的事物的效果。 同時,在匱乏消弭之前,把其他的事物都推出隧道之外。 正向用途比如你報告的死線快到了,便容易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專注度,並用極高效率把報告完成,以成功避免掉缺交報告的負面結果。
Thumbnail
人會有認知頻寬,在匱乏的時候產生隧道效應,依照你的匱乏程度產生只專注於你所匱乏的事物的效果。 同時,在匱乏消弭之前,把其他的事物都推出隧道之外。 正向用途比如你報告的死線快到了,便容易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專注度,並用極高效率把報告完成,以成功避免掉缺交報告的負面結果。
Thumbnail
無論是金錢或是時間,匱乏都會加劇貧窮和其他形式的匱乏問題。
Thumbnail
無論是金錢或是時間,匱乏都會加劇貧窮和其他形式的匱乏問題。
Thumbnail
109學年度北市中正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09學年度北市中正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已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已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Thumbnail
想像有一天,你正處理一個快接近死線的報告,你奮不顧身地將所有時間與精力投入在當中。但在這天,你行程滿檔。扣掉用餐的時間,你有三個會議要開,晚上有一場很重要的聚餐,隔天也有一個重要活動要出席。你開始焦慮,於是盡可能地延後任何目前不是最緊急的工作,擠出珍貴的三小時。你毫不懷疑地向未來預借時間,忘記借貸要
Thumbnail
想像有一天,你正處理一個快接近死線的報告,你奮不顧身地將所有時間與精力投入在當中。但在這天,你行程滿檔。扣掉用餐的時間,你有三個會議要開,晚上有一場很重要的聚餐,隔天也有一個重要活動要出席。你開始焦慮,於是盡可能地延後任何目前不是最緊急的工作,擠出珍貴的三小時。你毫不懷疑地向未來預借時間,忘記借貸要
Thumbnail
這本書是心理學上一個新興但務實的分支,你常感到匱乏嗎?如果是的話,最好轉頭離開匱乏的情境現場,否則你將越益匱乏。然而,為什麼我們又總是在火燒眉毛的時候奮力一擊而締造佳績?這本書將告訴你其中緣由。
Thumbnail
這本書是心理學上一個新興但務實的分支,你常感到匱乏嗎?如果是的話,最好轉頭離開匱乏的情境現場,否則你將越益匱乏。然而,為什麼我們又總是在火燒眉毛的時候奮力一擊而締造佳績?這本書將告訴你其中緣由。
Thumbnail
匱乏讓心智成為俘虜,擁有的比「感覺」所需的還要少,就會是很單一的思維,錢不夠用、時間不夠用、空間不夠用等等,會引發後續的其他行為、影響乃至困境。 匱乏感會影響耐心、容忍、專注,甚至容易產生耗竭(burn out),匱乏會製造匱乏。
Thumbnail
匱乏讓心智成為俘虜,擁有的比「感覺」所需的還要少,就會是很單一的思維,錢不夠用、時間不夠用、空間不夠用等等,會引發後續的其他行為、影響乃至困境。 匱乏感會影響耐心、容忍、專注,甚至容易產生耗竭(burn out),匱乏會製造匱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