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眠進入潛意識之後呢? 要幹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閉關結束了,

原本我以為的催眠,是一個運用科學技術引導人類進入潛意識,進行對話。

會學習催眠就是因為要脫離玄學,這些怪力亂神。

因為看不到,所以很危險。

所以孔子才說,敬鬼神,而遠之。但是這個敬不是尊敬,而是敬畏。因為無形你不知道來者是善是惡,

一但你打開這個潘朵拉盒子,意味著,神鬼妖精,動物靈,甚至外星人,都可以接觸到你,甚至干擾你,甚至敏感一點的人,連別人的情緒或疼痛,都會被影響,前幾天剛好看到一個名詞叫我「共感體」。

總而言之,我並不覺得這些對人有什麼幫助,我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也都告訴我,這不是一件好事。

經過這幾個月我發現,每次我催眠完個案,我身體都會很疲累,也會莫名情緒低落好幾天,

神奇的事,個案訪談時,彷彿有第三隻眼的靈感,讓我直接看到個案的問題,經過催眠果然很快速的抓到個案的心結。

簡單來說一切又回到原點,讓我不得不承認,一切都有能量,一切都有磁場。那如果是這樣,如果催眠師或者算命師,或者一些身心靈導師跟靈媒自身的能量場如果有破損,那肉身就會越來越糟,所以通常靈媒都會有破(健康破損,家庭破損,財破損…等)這些是我非常逃避的地方

以前甚至很多靈媒會以為自己在幫眾生擔業障。

不過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我也不想幫眾生擔業障。因為個人造業個人擔。而事實也證明,無論你信奉什麼樣的神,你都會經歷業力,所以真的有神或人可以擔你的業嗎?

佛告訴你不可能。

生命經驗也告訴你不可能。

但是無論是否要助人,是否要全心擔任身心靈導師,還是當個普通人

自身的能量場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的敏感體質,其實是能量場有破洞(出至恩師廖云釩的書)

我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因為以前道場所說的說法,靈體太乾淨,要共修…等說法,我都無法認同。

一個很乾淨的靈體,有如佛菩薩或耶穌天使等高靈,一般低等靈體怎麼可能可以進入,更談不上共修。

如果要共修,為何不需要經過我本人同意呢?

舊有宗教思想大多以耳傳耳,沒有太多人敢去挑戰不合邏輯的說法。

當我這幾次幫個案催眠時,不用任何感應,但卻能感受到個案的磁場,甚至要一段時間來修復,

而且在不感應的狀態之下能直覺感受到個案的問題,那繞了一圈,又回到玄學。所謂的超意識。

所以我決定閉關好好研究有關國外超意識、催眠、能量、磁場、通靈…等國內外註明文獻。

果然一切都安排的很美妙,在我很多疑問時,才發現恩師已經在這塊領域研究國內外文獻20年之久,上萬個個案實驗統計。

12月份花一大筆錢,進修20幾天,所以暫時不接個案。

我相信

催眠不只是催眠。

覺醒不只是醒來。

不只是算命,而且能改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慈悲道場 × 陳楷澄|煙供 × 催眠 × 身心靈轉化誌
5會員
107內容數
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轉化,利苦得樂,活出人生的道場與樂園。也會介紹藏傳佛法、煙供、香品與唐卡等實用法門與經驗。
2023/04/28
巴觀說:什麼是自我? 自我就是:想『成為什麼』,想成為偉大的人,想成為有錢的人,想成為有權勢的人...這都是自我 換句話說 什麼是無我? 自我就是『只能夠』。 我只能夠成為『什麼人』,這『只能夠』就缺乏彈性,缺乏靈活度,缺乏更多的可行性 所以無我因該不是沒有我,而是可以成為任何型態的我,可以接受我成
Thumbnail
2023/04/28
巴觀說:什麼是自我? 自我就是:想『成為什麼』,想成為偉大的人,想成為有錢的人,想成為有權勢的人...這都是自我 換句話說 什麼是無我? 自我就是『只能夠』。 我只能夠成為『什麼人』,這『只能夠』就缺乏彈性,缺乏靈活度,缺乏更多的可行性 所以無我因該不是沒有我,而是可以成為任何型態的我,可以接受我成
Thumbnail
2023/03/08
今早看到天下雜誌的文章,一個短時間失去父母,兄弟的中年女子的感悟 記得我與前女友非常常吵架,當然我年輕時脾氣不好,毛又多,整天想改變她,她也整天想改變我,所以吵架很像是家常便飯一樣 記得有一天,看到一個影片:故事是這樣的 一對情侶,交往很久,因為吵架,女生奪門而出,在回去路上出車禍過世了, 男生在他
Thumbnail
2023/03/08
今早看到天下雜誌的文章,一個短時間失去父母,兄弟的中年女子的感悟 記得我與前女友非常常吵架,當然我年輕時脾氣不好,毛又多,整天想改變她,她也整天想改變我,所以吵架很像是家常便飯一樣 記得有一天,看到一個影片:故事是這樣的 一對情侶,交往很久,因為吵架,女生奪門而出,在回去路上出車禍過世了, 男生在他
Thumbnail
2023/03/04
每天不斷觀察 什麼事讓你快樂? 就做什麼事! 什麼人讓你舒服? 就找什麼人 觀察身旁的人,是什麼樣子? 你就是什麼樣子! 從身旁人身上的問題,覺察到自己的問題,改變新信念,觀察環境是否改變。
Thumbnail
2023/03/04
每天不斷觀察 什麼事讓你快樂? 就做什麼事! 什麼人讓你舒服? 就找什麼人 觀察身旁的人,是什麼樣子? 你就是什麼樣子! 從身旁人身上的問題,覺察到自己的問題,改變新信念,觀察環境是否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合格的催眠師非常多---甚至有些還是心理本科的權威。 ​我會這麼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我所知,有不少諮商師、心理師也有學習額外的治療工具、像是卡牌啊、藝術治療啊等等,用以增加治療病患時的多樣性。 ​不過「催眠」,如果功力不到家就不要亂做。拿來放鬆壓力、探詢靈感都不錯,但拿來當作治療手段....
Thumbnail
不合格的催眠師非常多---甚至有些還是心理本科的權威。 ​我會這麼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我所知,有不少諮商師、心理師也有學習額外的治療工具、像是卡牌啊、藝術治療啊等等,用以增加治療病患時的多樣性。 ​不過「催眠」,如果功力不到家就不要亂做。拿來放鬆壓力、探詢靈感都不錯,但拿來當作治療手段....
Thumbnail
什麼是催眠? 事實上,每個人都具備被催眠的能力,卻又因為每個人的身心狀況、家
Thumbnail
什麼是催眠? 事實上,每個人都具備被催眠的能力,卻又因為每個人的身心狀況、家
Thumbnail
其實,催眠非常日常,每天、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也會進入所謂的催眠狀態,不過這邊以「催眠現象」來解說,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Thumbnail
其實,催眠非常日常,每天、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也會進入所謂的催眠狀態,不過這邊以「催眠現象」來解說,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Thumbnail
近期又增加了許多身心或情緒相關問題的個案,包括了憂鬱、恐慌、失眠、情感議題等 只能說現代社會,再加上這波疫情造成許多人情緒無法平衡,情緒彷彿成為了許多現代人的問題 但我同時又聽到不止一次,有許多催眠師,為了賺錢,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心理相關議題,就幫一些議題比較嚴重的朋友催眠,造成這些人更深的心情
Thumbnail
近期又增加了許多身心或情緒相關問題的個案,包括了憂鬱、恐慌、失眠、情感議題等 只能說現代社會,再加上這波疫情造成許多人情緒無法平衡,情緒彷彿成為了許多現代人的問題 但我同時又聽到不止一次,有許多催眠師,為了賺錢,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心理相關議題,就幫一些議題比較嚴重的朋友催眠,造成這些人更深的心情
Thumbnail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知道自己看不透想不開,反而很清醒。潛意識裡,累積了一生早已固化的特定價值觀、信念、本能反應與記憶等,要改變這裡面根深蒂固的東西,本來就很難從表意識的理智,輕揮魔法棒就立刻解決。 我很喜歡催眠課學到的一個概念:靈魂面對困境都是想要成長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要怪力亂神 純粹個人體驗紀錄 不喜歡的朋友就不要再往下看囉! 五月時, 我進行了兩次催眠體驗。 讓我對"催眠"有所改觀 大多數人對催眠的認知都來自電視吧? 催眠師對受催眠者下指令或拿個東西在受催眠者眼前晃 受催眠者就會陷入"睡眠"任催眠師擺佈? 但和我體驗的不太一樣吔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要怪力亂神 純粹個人體驗紀錄 不喜歡的朋友就不要再往下看囉! 五月時, 我進行了兩次催眠體驗。 讓我對"催眠"有所改觀 大多數人對催眠的認知都來自電視吧? 催眠師對受催眠者下指令或拿個東西在受催眠者眼前晃 受催眠者就會陷入"睡眠"任催眠師擺佈? 但和我體驗的不太一樣吔
Thumbnail
5月底我聽了一場線上解釋催眠講座,時間大約1小時,催眠師用很快速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催眠是什麼,也為聽眾破除了很多既定的迷思。 而我記錄下了一部分的內容,放在這,希望能與你分享。
Thumbnail
5月底我聽了一場線上解釋催眠講座,時間大約1小時,催眠師用很快速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催眠是什麼,也為聽眾破除了很多既定的迷思。 而我記錄下了一部分的內容,放在這,希望能與你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