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筆記分享|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在上集晨讀筆記|《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的活力與藝術提到,這是一本大部頭的經典之作。很多人儘管知道它的珍貴價值,卻很難一口氣讀完,通常都是看完幾個章節就先擱在床頭,最後就成了家中的擺設。倒不是說它無聊難看,反而是因為整本書實在太厚(435頁),字字珠璣,句句經典,若想在短時間內消化完畢,肯定不容易。

我這人有個習慣,明明閱讀的速度很慢,卻總要整理完書摘、寫完心得,才覺得有完整讀完一本書。然而不怕你笑,距離上次寫完本書第一章的筆記,竟然已經超過一年了,真的不得不佩服本人拖延的功力啊!😂


為自己而讀

在進入這一集的主題內容之前,先來跟大家聊聊,為何多數人不愛閱讀?而這些接受長期學校教育的孩子們,為何一聽到「閱讀素養」的口號就叫苦連天?

《如何閱讀一本書》在序言中就以凝鍊有力的文字給了答案:

我們常常被教導「為別人而讀」,為父母讀、為老師讀、為分數讀、為畢業證書讀、為求職或升遷讀.....卻鮮少「為自己而讀」。
「為自己而讀」是將閱讀當作目的,而不是工具、手段;「為自己而讀」,讀了之後得到的效果,不是去換來任何身外的東西,而是使得閱讀前和閱讀後的自己,變得不一樣。

作者認為,一位讀者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娛樂、為了升學,或是為了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會決定他閱讀的方式。而閱讀,就像是非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是跟著一位缺席的老師在學習,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才可能真正讀懂。

raw-image

閱讀的四種層次

想要增進閱讀的技巧,一定要先了解閱讀層次的不同。(p.26)

本書第一篇第二章節主要概略性介紹閱讀的四種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第三章到第五章,再分別闡述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的差異和重要性。最後,當你整本書讀完,會學習到後面兩種更複雜、更系統化的閱讀方法,也就是所謂閱讀的終極目標。

自身內在經驗與感受愈是豐沛,在閱讀上愈是有準備的讀者,就會在文字中得到愈多愈美的體會。 ~《如何閱讀一本書》
raw-image

基礎閱讀

之所以稱之為閱讀層次,而不稱為種類的原因是,種類是樣樣都不相同,而閱讀的層次卻是漸進式的

第一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也就是透過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換句話說,一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能擺脫文盲的狀態,至少能弄清楚文章裡的那些字和句子在說什麼。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項實用的研究:在兒童具備純熟的閱讀能力之前,至少會經歷大約四個學習閱讀的階段

一、閱讀準備階段

這個階段指的是從出生開始到六七歲的閱讀學習,包括了幾種不同的準備工作:

  • 身體方面:良好的視力與聽力。
  • 智力方面:要有基本的認知能力,例如能吸收與記住一個字。
  • 語言方面:口齒清晰,能說出一些正確的句子。
  • 個人方面:與其他孩童一起學習的能力、保持專注等等。
作者特別提醒,一個孩子如果還沒準備好就要教他閱讀,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一直到後來的學校教育甚至成人階段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有些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小孩跟不上同年齡的孩子,但其實超過閱讀準備階段,延後接受閱讀指導,並不是太嚴重的事。

二、學習閱讀簡單讀物

第二個階段差不多是在國小低年級的閱讀黃金時期,從看圖識字開始,例如大量閱讀繪本。這個時期會為兒童介紹一些基本的技巧,像是字句的使用、詞句的含意、字句的發音等等。像這樣培養閱讀技巧一年後,通常可以認識三到四百個字,整個階段結束時,孩子應該就能閱讀簡單的書,並且愛上閱讀了。


▲童書怪傑作家林哲璋和插畫界怪怪盟主BO2聯手創作的這一系列「屁屁超人套書」就深受小學生喜愛,是一套完美銜接圖畫書與文字書的橋梁讀物。家長和老師若能系統性的引導孩子學會基本的閱讀技巧,通常在升上中年級之前,小孩應該都能輕鬆駕馭這類書籍,閱讀的胃口也會因此被養大。

三、快速建立字彙的能力

第三個階段又更為重要,這時期的孩子已經邁入中年級,他們必須練習利用上下文線索學會不熟悉的字眼,進而學會不同目標與不同領域的閱讀法,例如科學、社會學...等。隨著字彙量的增長,孩子漸漸從「學會閱讀」過渡到「從閱讀中學習」,他們會發現,除了在學校閱讀老師指定的教科書或各種讀物,「閱讀」本身更是一項可以自己主動去做的事,無論是為了好玩、滿足好奇,或是為了擴大視野而讀。以我個人在教學現場的觀察,以及識字量測驗檢測的結果,腦海中儲存大量詞彙的孩子,通常在這個階段已經具備閱讀少年小說的能力了。


▲這套由金鼎獎作家王文華老師精心創作的知識冒險故事──「可能小學歷史任務」套書,結合超時空探險任務和社會學科知識,滿足了四升五年級孩子對東西方文明的好奇與探究之心,通常識字量達到2500到3000字的孩子,都有能力駕馭這類歷史入門讀物。

四、精練與增進前面所學技巧

最後一個階段的重點放在「觀點的轉化與比較」,是高年級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應達到的境界。我們必須引導他們精練與增進前面三個階段所學的技巧,讓孩子能消化自己的閱讀經驗,也就是從一本書中提出的一個觀點轉化到另一個觀點,在同一個主題上,對不同的作者所提出來的觀點進行比較。作者認為,這是閱讀的成熟階段,也是終其一生都該培養的能力。


▲這本經典小說~《少年小樹之歌》主要描述印地安人如何與自然共存,其中幾個章節就在探討大自然的規則,這時就能引導孩子和個人身處的環境和社會做對照,進行觀點的轉化和比較。

更高層次的閱讀需要被重視

上述提到的四個閱讀準備階段,看似簡單,但是對許多父母和教育者來說,孩子們卻沒有達成目標,失敗的原因很複雜,其中包含體制、家庭到個人的種種問題。然而,作者特別提到,有一個失敗的原因卻不常被注意到,那就是:

過分強調閱讀的準備階段,過份注重教導孩子初步閱讀的方法,往往意味著其他更高層次的閱讀可能遭到忽視。

這段話讓我深有同感。記得約十三年前,當我到香港公立小學進行閱讀教育考察,看到低年級孩子的國語課,竟然是拿著課外讀物在上課,而五年級則是直接採用金庸的小說作為教材,真是開了眼界。他們的語文課活潑又生動,孩子不用死背部首,而是練習自己用部件來認字;香港的老師沒有花大把時間讓孩子抄寫語詞、背解釋和課文,而是從低年級開始就引導孩子學會各種多元的閱讀理解策略。反觀台灣當時的閱讀教育,還陷入「把注音符號學好」、「把字寫好」才能好好閱讀的迷思當中啊!

可以說,台灣近幾年的閱讀教育發展,深受香港影響,先不管學得像不像、成效如何,至少那種把文章「碎屍萬段」的閱讀教學早已退流行啦!😂


下集將為大家介紹「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待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D-avatar-img
2022/10/24
偶然飄來貴寶地,覺得您整理地很有秩序,馬上追蹤,未來會時常來貴寶地踩磚練功。^^
阿茵桑好久沒出現了...阿~茵~桑..桑..桑..桑~~
好書讀的慢,這我很懂啊XD 不過所謂慢工出細活,而且只要看到茵姐寫的文就知道是品質有保證,所以慢不要緊,你寫的用心,我們看的也開心,不要有壓力~(哈哈,我是不是太佛系了?🤣) 不過有些好書,真的是需要領會的時間,像最近在讀的書,就會讓我想要跟人討論。我在想啊,或許這種讀的慢的書,適合來辦讀書會,一個月讀一篇章節……之類的,有人討論交流,才更能發揮它的價值,創造出新的意義~😊😊😊 (我看下面已經有好多討論,就不特別再講台灣教育了,只能說,因才施教真的很重要哇!😂)
皓清-avatar-img
2022/02/08
看起來大家都對碎屍萬段的閱讀教學很有感觸,哈。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養成閱讀的習慣是有助於我對學校國文課各種題目的理解,但反倒是去理解國文課程的架構,比方說單字、文法或結構,卻完全無法加深我對閱讀的喜愛。 追根究柢,我認為最大的關鍵在於.......我不是每篇課文都會喜歡阿= =,對於喜歡的文筆或故事,當然會有興趣去了解作者怎麼寫或者為什麼寫,但無感的文章真的是味如嚼蠟阿......比雞肋還不如......
日光福利社-avatar-img
2022/01/29
會想要閱讀「如何閱讀」的讀者,應該已經對閱讀有種共鳴,或是已經有自己閱讀習慣,想要更精進到另外一個層次了吧~向閱讀大師們學習中! 而能把閱讀整理成這樣有條理的論述更是厲害,佩服,期待接下來的心得!!
謝謝日光特別留言鼓勵,好感動喔!😍😍😍有句話說:「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什麼時候看,都不會過時且難以超越。」透過整理書寫筆記心得,我也在向自己喜愛的經典之書致敬。💗💗💗
avatar-img
林格倫生活實踐Lindgrenfan的沙龍
134會員
89內容數
分享一位城市累人在夾縫中閱讀的心得&喜歡的書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心得與感想。 在書中,我學到了一些閱讀的方法,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希望透過下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作為一位閱讀者,我想提供我的觀點,讓大家可以參考我的理解 進而內化。 https://imgur.com/a/aGeZIrN (
Thumbnail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心得與感想。 在書中,我學到了一些閱讀的方法,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希望透過下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作為一位閱讀者,我想提供我的觀點,讓大家可以參考我的理解 進而內化。 https://imgur.com/a/aGeZIrN (
Thumbnail
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Thumbnail
這段時間意識到自己想讀的東西很多,但時間常常太少,於是刻意研究了一些關於閱讀方法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在這之中,《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Thumbnail
你曾試過看到一些鉅著,卻被它的難度和厚度嚇怕嗎? 又或是在雲雲書海中,不知該如何理清思緒?《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小書相信可以幫助到你。雖然我們從小就已經開始學習閱讀,但作者提供的閱讀方法對所有讀物都適用,尤其是那些對我們的理解力有更多要求的好書。
Thumbnail
你曾試過看到一些鉅著,卻被它的難度和厚度嚇怕嗎? 又或是在雲雲書海中,不知該如何理清思緒?《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小書相信可以幫助到你。雖然我們從小就已經開始學習閱讀,但作者提供的閱讀方法對所有讀物都適用,尤其是那些對我們的理解力有更多要求的好書。
Thumbnail
昨天晚上,我利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方法,讓自己一個晚上就讀完了兩本書,一本小說,另一本是學習成長類的書,覺得十分有用。..
Thumbnail
昨天晚上,我利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方法,讓自己一個晚上就讀完了兩本書,一本小說,另一本是學習成長類的書,覺得十分有用。..
Thumbnail
作者認為,一位讀者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娛樂、為了升學,或是為了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會決定他閱讀的方式。而閱讀,就像是非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是跟著一位缺席的老師在學習,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才可能真正讀懂。
Thumbnail
作者認為,一位讀者要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娛樂、為了升學,或是為了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會決定他閱讀的方式。而閱讀,就像是非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是跟著一位缺席的老師在學習,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才可能真正讀懂。
Thumbnail
看這本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就像在做「如何怎麼做簡報」的簡報一樣,在看之前,絕對會充滿疑惑的。 「如果我不會閱讀一本書,那我要怎麼閱讀這本書?」、「如果我已經會閱讀這本書,那我幹嘛閱讀這本書?」這邊引用書中所提到蒙田所說的「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Thumbnail
看這本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就像在做「如何怎麼做簡報」的簡報一樣,在看之前,絕對會充滿疑惑的。 「如果我不會閱讀一本書,那我要怎麼閱讀這本書?」、「如果我已經會閱讀這本書,那我幹嘛閱讀這本書?」這邊引用書中所提到蒙田所說的「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閱讀是什麼呢?有公式或規則嗎?還是你覺得閱讀這種東西還需要人教?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閱讀是什麼呢?有公式或規則嗎?還是你覺得閱讀這種東西還需要人教?
Thumbnail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想要增進閱讀的技巧之前,一定要了解閱讀層次的不同。在學習閱讀技巧前,有看過幾本書,例《不當行為》、《窮查理普通常識》,雖然都是大受好評的書,但對那時的我來說,相關知識能力還不足,讀起來乏味且不理解,反而浪費時間閱讀了一本好書。
Thumbnail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想要增進閱讀的技巧之前,一定要了解閱讀層次的不同。在學習閱讀技巧前,有看過幾本書,例《不當行為》、《窮查理普通常識》,雖然都是大受好評的書,但對那時的我來說,相關知識能力還不足,讀起來乏味且不理解,反而浪費時間閱讀了一本好書。
Thumbnail
【不只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更要學如何閱讀這個世界】 為何要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回顧了自己今年看過的許多書,雖然或多或少學到了些什麼,但每當想回頭複習或加深印象時,卻又不知該從何做起。畢竟這些書單也是經過多方探詢才覓得的經典好書,總覺得若不留下些什麼文字記錄,將來一定會漸漸淡忘。
Thumbnail
【不只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更要學如何閱讀這個世界】 為何要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回顧了自己今年看過的許多書,雖然或多或少學到了些什麼,但每當想回頭複習或加深印象時,卻又不知該從何做起。畢竟這些書單也是經過多方探詢才覓得的經典好書,總覺得若不留下些什麼文字記錄,將來一定會漸漸淡忘。
Thumbnail
有些書可以淺嚐即止,有些則是要生吞活剝,唯少數要咀嚼與消化。
Thumbnail
有些書可以淺嚐即止,有些則是要生吞活剝,唯少數要咀嚼與消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