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也很適合搭配音樂閱讀的書,繼馬芳的《地下鄉愁藍調》和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之後又一本音樂人談搖滾,這回可是美濃搖滾,圍繞著南臺灣的這個城鎮和全球化、土地改革以及以農養工的政策壓迫。
那年,和友人一道鐵馬踏至美濃黃蝶季,為的是在美濃國小追著菸樓從1998起算的音樂週年慶。生祥還沒鈴聲響,尤記得那個客語鏗鏘,奏起嗩吶,是在地的聲音,認識母語的力量,認識美濃反水庫的議題,以及愛鄉協進會和重新長出生命力的地土。依舊有中正湖的美濃,粄條、白玉蘿蔔是最令人有記憶點的事物,菸樓在不起眼處,標誌著那個時代過去。
從小鎮長出的人物,進了城後,有的衣錦還鄉、有的落翅而回。讀書成了最素樸的階級流動方式。只是以為逃出了窮困,卻進了紅毛泥建成的牢籠。將殘的地土最後喘息,好似擋住進步的微聲,嚇得細聽的在地人驚覺再不做些什麼將無可挽回。於是菊花還得夜行軍。
雜著土地改革、農地重劃和各種產業轉型的進步巨輪,輾壓著土地養出來的生命。不夠壯成工商的,全截斷土的腿成士,否則概成人腳猴。夾著客語的書寫,帶著生命孕育的故事,襯著搖滾樂,韻律十足。介紹著Bob Dylan,信手拈來,讓人不禁要在網路時代先找個音質湊和的版本聽過,再神遊A版B版時代聽這些音樂的文青感。
民謠的影響力,上溯至漢國。樂府之於統治,再到杜甫作為詩史,精煉的文字逸脫資本主義中的智慧財產權觀念,廣泛閱讀之後的文字掌握力,把情景嵌入字裡行間,工整的為那個絢麗的時代留下了永恆的遺產。
陳情請願到抗爭示威,憤青的風景與壓抑的農夫農婦不同,年齡世代乃至於生長環境的不同,交織成面對不公不義事物的回應方式,立院前唱山歌,我等要的只是原有的生存空間,爭取的權利不在資本主義世界妥協中,是草根的聲音和那輩人為自己的吶喊。運動不總是藍綠,加上各種黃白或者檳榔色,他們只是不願再做犧牲品。
成功而拆夥的故事不只網紅,也在樂團史中不絕如縷。主流和非主流音樂的路線分歧終究是二分法下不得不然的抉擇。回鄉那是有鄉得歸的困頓,郎不歸鄉則是笑話左岸的殘體字。鄉可近卻經常情怯,而漂泊流浪的日子在能那時留下的,是厲害的音樂和文化故事。
書中張冠李戴的錯誤是誤把大潤發當作臺法合資,但那是競爭對手家樂福。從萬客隆、喜互惠到全聯、好市多,這個量販通路脈絡下,生活的轉變恰如房價物價飛天,薪水則是帳上進而實則退。政治場上的打滾和實戰,相應和的是漸漸世故社會化,只是作者還知道別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附錄最後,讓耳邊彷彿響起日久他鄉是故鄉的旋律,那些並不偉大的人,勞苦的在這土地上生活著,物質生活的排序終究是離土離家的,安生立命除了賭一把之外,或許夾縫中仍有一縫天。
推薦給也喜歡交工喜歡生祥的朋友,作者紀錄了美濃的近現代發展與搖滾樂的滲入。也推薦給關心地方創生議題的朋友,散文集結成書有時編排不盡理想,但這書算是好讀。也衷心推薦給高雄鄉親,曾經落腳高雄,到過美濃數次,覺得這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