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年代十日談|荒誕詭異不足以形容的防疫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疫年代十日談(29 new stories from the pandemic)
從跨年前開始讀的書,本想在年末之前趕完這一本年度大作,雖然最後還是讀不完,但在這個Omicron肆虐全球的此時此刻似乎也意外的深刻。雖然兩年來日本曾有過幾波疫情,但人權至上的日本即便知道可以使用雷霆手段來阻止病毒傳播,始終沒有像其他國家一般進入封城、出門要檢查證明、限定外出次數等等的階段。
在疫情幾度失控的時候我也曾埋怨過這樣的政策,但經過幾波之後直到2022仍要糾纏我們的現在,看到德奧等歐洲各國使出強硬的手段逼迫未打疫苗的人,突然開始反思期待政府來管制遏阻的觀點是否鄉愿而粗暴,套句阿中部長一直以來的態度:「防疫不是越嚴越好」。

十日談

長期在很嚴格的防疫政策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從這本集結29位當代作家在疫情期間寫下的小說似乎可窺一二。
1348年繁華的發佛羅倫斯生一場殘酷的瘟疫(黑死病),喪鐘亂鳴,死了十多萬人,在整個歐洲,因此病而死的人多達七千五百萬到兩億。隔年薄伽丘以這次瘟疫為背景,執筆寫下了《十日談》,內容是講述七位女性和三位男性到佛羅倫斯郊外山上的別墅躲避瘟疫,這十位男女就在賞心悅目的園林裏住了下來,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大家決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來渡過酷熱的日子,最後合計講了一百個故事,即《十日談》的內容。(取自維基百科
七百年前因佛羅倫斯的鼠疫肆虐,有十位年輕人在隔離期間輪流對彼此講述故事,建構出了薄伽丘十日談一書,殊不知時間經過七百年,如此漫長的時光能讓政權傾覆、國家改制、甚至建築風化、民俗改變的長度, 仍舊無法遏止病毒在世界上的傳播。

非日常所帶來的恐慌

「時間不站在你這邊,也不站在誰那邊,而是夢想著如何與你拖磨,同意時間的你躲藏著、叫喊著,就像躲在雲後的太陽。」——【團隊】by 湯米・歐蘭芝
猶記得2020拖著行李箱走出台中家預備去搭高鐵時,還跟媽媽打趣說別太想我,說不定兩個月後就要因為fy的研討會而回台了,日本台灣距離如此近,隨時飛來飛去根本毫無阻礙。
那時的我完全想不到這一別就是兩年。好不容易抵達日本,但最遠的旅行卻是從家裡走到超市,看著窗外冬春交替卻感受不到一絲一毫喜悅,記得有一陣子極度低落恐慌,看著確診數不斷升高、看著最繁華的市中心毫無人煙、看著超市連續一兩週都買不到衛生紙,真的會不想起床面對一成不變的居家防疫生活。
那時明明很近的台灣卻變得異常遙遠,擔憂兩國入境政策改變、擔憂自己成為「防疫破口」、擔憂無症狀卻傳染給家人等等,無數的討論最後都導向暫時不回家的結論,錯過了家人的生日、錯過朋友的婚禮、錯過了兩次過年、錯過迎接家族中的新生命,那無數的錯過都回不來了。
那時支撐著我不致於崩潰的可能是臉書海外社團,大家互相分享各國防疫政策、許多醫生網友無償回覆大家對自己症狀的恐慌,讓隔著千山萬水的網友們互相取暖成為最堅實的依靠,回想起來似乎與十日談有異曲同工之妙。

疫情激發的創作能量

「這段時間的每件事感覺都是這樣,他所熟悉的生活,以及地球上其他所有人所熟悉的生活,已經換了一個樣子,似乎就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近似於某種低俗的科幻小說版本,還有什麼事可以輕易就相信的?」——【巴塞隆納:不設防城市】by 約翰・瑞伊
這29位作家用不同的視角詮釋疫情,有人描述疫情下的聚散別離、有人將之幻化為科幻小說的背景,不同城市不同語言的人都試圖找尋一個對這個失控的世界合理的解釋。
長時間把一家人關在一個屋簷下原來是一件如此有壓力的事情,人類社會發展出工作、睡眠、生活各佔三分之一的機制,是否是因爲即使是關係緊密的人也無法時時刻刻共處呢?
其實別說共處了,如果沒有工作來分散注意力,自己就能與自己24小時共處嗎?即使我自認擅長獨處且興趣廣泛,在這兩年來仍有數度無法呼吸且無法動彈的時刻。這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都經歷了程度不一的隔離生活,究竟他們如何將封閉轉為創作的能量,也是此書值得關注的重點。
而屬於我自己的故事又是什麼呢?

與疫情共處的現在與未來

「失去意義的時間是集體發生的事件,卻也是私密無比的事件,引發了無比麻木、無比淡漠,還有一種特殊而嚴重的沮喪。」——【死亡的時間,時間的死亡】by 朱利安・傅克斯
與疫情共處的經驗是否會成為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而演化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呢?比如因為減少接觸而進行的居家上班,令大家發現其實有許多工作都可以遠端進行,甚至是學校的課程與會議,原來在不得已的狀況下也是可以使用線上,甚至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
又比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隨著疫情嚴重與否而拉遠靠近,猶記得日本解除第一次緊急事態後搭上地下鐵,還驚訝過原來一節車廂可以容納如此多人,原來街道上可以如此吵雜!一開始嚴格保持社交距離也讓
就算沒有行為模式上的改變,相信每個人心中的核心價值也已不再相同,不管是金錢觀或人生價值想必都重新排序了一輪,孰輕孰重冷暖自知。在疫情所帶來的急迫面前,大家都必須快速做出決斷,究竟是要花大筆金錢冒著感染風險回家隔離?還是繼續雖不見面但各自安好呢?我也時不時還在掙扎。
讀這本小說及所戴的最大收穫對我來說不是小說本身,當然瑪格麗特・愛特伍和艾加・凱磊的奇思異想我都很喜歡,但從這本書去窺探作者心中的價值順序格外有趣,不知道有看的大家覺的如何呢?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41內容數
嗨你好,這是Why Not Reading何不閱讀的沙龍! 這裡有一些書,也有一些政治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婚姻中的考驗從不簡單,小至兩人之間的情緒互動,大到擴及雙方家庭的紛雜意見,都有可能在某個瞬間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貧富、文化、階級、種族的差距可能使這個過程加速或減速,但其實都不是核心的原因。
從2020到2022,身處疫情風暴中的地球人,是否還需要一本疫情文學呢?歷史上不乏許多赫赫有名的關於瘟疫的經典之作,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會有什麼不同? 也許讀一讀這本「十月終結戰」會有更多思考與反省。
故事舞台是一座普通的英國鄉間莊園,東尼與布蘭達育有一子約翰安德魯,無所事事卻身居大院的布蘭達漸漸對生活感到不滿足,結婚前到處參加宴會派對的她如今卻被關在一座醜陋破敗的鄉間大宅,恰好在一次不請自來的拜訪中認識了名為約翰・貝佛的年輕男子,幾次來往之下迅速墜入了愛河。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婚姻中的考驗從不簡單,小至兩人之間的情緒互動,大到擴及雙方家庭的紛雜意見,都有可能在某個瞬間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貧富、文化、階級、種族的差距可能使這個過程加速或減速,但其實都不是核心的原因。
從2020到2022,身處疫情風暴中的地球人,是否還需要一本疫情文學呢?歷史上不乏許多赫赫有名的關於瘟疫的經典之作,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會有什麼不同? 也許讀一讀這本「十月終結戰」會有更多思考與反省。
故事舞台是一座普通的英國鄉間莊園,東尼與布蘭達育有一子約翰安德魯,無所事事卻身居大院的布蘭達漸漸對生活感到不滿足,結婚前到處參加宴會派對的她如今卻被關在一座醜陋破敗的鄉間大宅,恰好在一次不請自來的拜訪中認識了名為約翰・貝佛的年輕男子,幾次來往之下迅速墜入了愛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當初那霸共管區是在元月十六封城,今日是二十六,已經過了十天。 小強其實對「流行病學」沒什麼研究,只是依稀記得流感的潛伏期三天,感染力會持續到發病後七天。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幾天只剩下零星新發病者就醫,表示疫情的擴散已經獲得大幅控制,該感染的人都感染過。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當初那霸共管區是在元月十六封城,今日是二十六,已經過了十天。 小強其實對「流行病學」沒什麼研究,只是依稀記得流感的潛伏期三天,感染力會持續到發病後七天。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幾天只剩下零星新發病者就醫,表示疫情的擴散已經獲得大幅控制,該感染的人都感染過。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