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關於甲午戰爭的經典漫畫,一位身型細小的武士站在一個身材魁梧的武士身上,前者代表日本,後者代表滿清。這漫畫不但說明滿清戰敗的事實,更反映對戰爭的評價,疆土遼闊的滿清敗於疆土細小的日本,自命天朝的滿清敗於一個看不起眼的日本,老態畢露的滿清敗於短小精悍的日本… …
滿清對甲午戰爭的角色是相當被動的,簡單而言,甲午戰爭是日本軍事擴展,主動挑戰滿清的結果。日本經明治維新後,採用大陸政策,企圖吞併朝鮮,從而建立侵略中國的跳板。
1875年,日本與朝鮮簽訂江華條約,打開朝鮮門戶。1882年,濟物浦條約允許日本在朝鮮駐軍,1884年,日本與滿清簽訂天津條約,兩國出兵前需要照會對方。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滿清及日本先後出兵,日本藉此機會開啟戰端,甲午戰爭爆發。
甲午戰爭的焦點在於黃海戰役。北洋艦隊在黃海受到重挫,鄧世昌等將領殉國,艦隊退至威海衛港內,最終日軍佔領威海衛,北洋艦隊覆沒。除了海戰,陸路戰線同時進行,清軍主帥在平壤戰役中畏戰而逃,日軍佔領朝鮮,進軍遼東,最終攻陷大連和旅順,與威海衛的日軍遙遙相對,滿清只得求和。
滿清在黃海戰役慘敗,究其原因,是「技不如人」。其一,北洋艦隊在開戰前數年未有增添艦隻,又未有妥善維修,原本被稱為亞洲第一的先進艦隊,在開戰一刻已變得落後殘破,不及日軍的先進強勁。第二,滿清海軍的訓練不及日軍,北洋艦隊的海軍提督丁汝昌原屬騎兵將領,不善於海戰。其三,北洋艦隊在戰略上未能發揮重型戰艦的優勢,反被日軍的高速戰艦牽著走,突顯清軍速度慢,調節不靈活的缺點。其四,武備未能配合,艦上的火炮質素參差,甚至懷疑有假彈藥。
黃海戰役是關鍵一戰,但不能把黃海戰敗相等於甲午戰敗,當時整個遼東半島被日軍佔領,有直迫京師之勢,相對海軍戰敗,其威脅性更直接。
那麼,為甚麼滿清在甲午戰爭慘敗呢?「昧於形勢」是一個概括式的答案。其一,面對日本步步進迫,危機意識不足,朝廷有主和與主戰的爭論,令對日政策搖擺不定,錯失及早備戰的機會。其二,朝鮮局勢日益緊張的形勢下,李鴻章派兵前往的同時,聯絡列強居中調停,期望以外交手段化解危機,對日備戰顯得被動和拖延。其三,及至黃海戰役大敗,李鴻章採取避戰保船的策略,剩餘戰艦全部退守威海衛,此舉不但失去制海權,更被日軍一舉殲滅。
這樣的分析是「事後孔明」的事實陳述,雖然正確,但身處其境,也難以假設另一個選擇必然帶來美好的結果。有一種說法,李鴻章是「愚昧」於看不清那難以看清的形勢,而不是「無知」出招,意思是一種體諒,他在已有知識上盡力做了最適當的決定。
或說頤和園的修建要對甲午戰敗負上相當的責任。光緒帝為了早日親政,下令修建頤和園,以作慈禧還政後頤養天年的居所,甚至挪用海軍軍費來支援工程,影響北洋艦隊的訓練。這種說法引發很多爭議,贊成者計算出龐大軍費被轉移用途,令海軍建設大受打撃。質疑者認為只是巧立名目,以軍費修建海軍使用的頤和園,避免公費私用的批評,其實沒有動用軍事常費。反對者認為即使挪用軍費,只動用軍費中極少部分來津貼頤和園工程的小部分開支,對海軍建設沒有絲毫負面影響。
頤和園的修建對海軍建設有多大影響,要為戰敗負上多大責任,似乎是觀點的取捨,不容易找出共識的答案。但頤和園的修建,配合慈禧六十歲大壽的種種籌備,或多或少影響了備戰的氣氛,掩蓋了大敵當前的危機感,更難免為李鴻章進行「愚於形勢」的決定時帶來顧忌。從這個角度,修建頤和園對戰敗還是有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