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消失卻不願躺平!中國年輕人反內捲的三大出路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文/李立亨

想像被困在電梯裡面,只能搶著按按鈕往上或往下,卻不能走出電梯的窘境,這就是內捲。大陸年輕一代為了反內捲,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都是出路。要不就是用「我躺故我在」的心態,為降低碳排放量盡一份心力。

raw-image

12月13日,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依照慣例在京都清水寺公布年度漢字。適逢東京奧運的舉辦和反應人們對於未來的期許,「金」字第四度被選上。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公布的年度漢字,則都是期待平安度過疫情的「盼」字。

美國有網站進行的票選活動,選出來的是反應通貨膨脹壓力的「漲」。歐洲華語廣播電台發起的2021年法國年度漢字票選,獲得最高票數的是想要撐過疫情影響的「熬」。「海峽兩岸年度漢字」的評選,號稱票選出來的是獲得100多萬票支持的「難」。

那麼,中國有所謂的年度漢字評選嗎?應該說,用一個字來濃縮中國的一年,實在太難。中國有的是「年度十大關鍵字」票選,來平衡跟引導輿論的理解。例如,創黨百年,脫貧攻堅,人民衛士(包含疫情防控跟保疆守土雙層意義)等。

嚴格說起來,去年跟今年最突出的中國關鍵字應該都是:反內捲。

反內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一般說到內捲,都以為是年輕人才會遇到的難題。然而,中國的內捲已經上升到成為「30而立者」的困境之一了。原因可以從考研(博碩士研究生)與考公(務員)人數又屢創新高,得到佐證。

今年聖誕節當天統一展開的中國研究生招生考試人數是457萬,2017年報考的人數還只有201萬。五年之內,考生數字激增一倍。按照北京大學最後錄取的標準顯示,27%的新科碩博士研究生在31歲以上。

2021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超過537萬,錄取人數是15萬左右,錄取率不到3%。報名年齡限制是35歲以下,應屆畢業的碩博士生則可以放寬到40歲以下。這代表的是,的確有不少超過35歲的準碩士跟準博士,希望當公務員。

過去,高考(就是台灣的大學指考)因為難考而被形容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在,考研普遍被認為是新版的過獨木橋大事。考公的難度跟普遍心態則是:我身邊的人要不是在考公,就是在準備走向考公的路上。

其實還有個數字,可以證明大陸的內捲態勢嚴重。

躺平就是以消極的積極態度,來面對工作

大陸今年高考人數為1078萬,參加教師證考試的人數竟然也超過1000萬。一般來說,考研是期待未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得到更好的福利。然而,考研之外的重要選項,卻是去考公務員跟教師證。

資本主義市場(咦!)高度競爭,職位工作數量停滯,使得年齡漸長者感受到發展受限(甚至是被資遣)的威脅就在眼前。公務員不容易丟掉飯碗,教師還可以加上社會地位跟寒暑假的工作紅利。

所謂的「內捲」觀念,是指資本有限和技術穩定下的組織內部,會產生複雜化的競爭,卻無法實現對等報酬。但是,身處其中者如果不進行細緻化的付出,就會出局。日本在二三十年前就出現的過勞死現象,很多時候就是內捲過於嚴重所造成的結果。

raw-image

為了反內捲,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都是出路。要不就是養成「躺平」的心態,我為降低碳排放量盡一份心力。主動降低職務要求跟物質消費,抱著平和的佛系心態面對自己的處境。同樣的情況,在日本社會則延伸出相對應的御宅族和啃老族。

多少年來,台灣不少人贊許中國年輕一代有「狼性」,敢闖敢衝敢爭取。大陸近年發生的情況,則是「我躺故我在」:不要爭取,也不要掙扎。別人996,別人積極投入工作,我堅信組織也需要穩定如我的人,我要保持消極的積極態度來面對工作。

歷經漲、難、熬、盼、金

想像我們被困在電梯裡面,只能爭取往上往下卻不能走出電梯的窘境就是內捲。

電梯車廂裡面如果還有幾隻狼混跡其中的話,那還真的會互咬互拚,卻還是沒法出梯。躺平的人,就是不參加討論到底要往上或往下的人。考公考研考教師證,其實也只是換一台電梯,不保證你可以走進大樓,甚或是走出大樓,走向廣闊天地。

要破除內捲的迷思,就得理解「內」和「外」的差別。經濟學家熊彼得曾在1932年寫過一篇短文來討論,怎麼區分增長(Growth)和發展(Development)的不同: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革命性的變化」,創新意味著「毀滅和自我更新」。真正的創新,必須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

所謂的內捲,就是內部有限度的增長,但是沒辦法創造對外的發展。

大陸90後有1.7億人左右,他們離開校園之後,不少人得在996和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這反內捲三條路之間掙扎。台灣也有很多年輕人也在考研考公考教師證的路上,匍匐前行。我們旁邊的韓國跟日本年輕人則是多一條路,參加大商社的入職考試。

怎麼辦?

2021年,幾個國家年度漢字所選的漲,難,熬,盼,金,似乎給了解答。競爭的狀態不會消失,只會更全面。要殺出重圍,就得讓自己有足夠面對外部挑戰的能力,才有走出內捲電梯的本錢。只能這樣了。

延伸閱讀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作者為未來文創旅發展聯盟秘書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現在公司的組織都走向扁平化,升遷不容易,因此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現象,使得屬下左右為難,不知所措,而且沒人教。
Thumbnail
2023/01/17
現在公司的組織都走向扁平化,升遷不容易,因此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現象,使得屬下左右為難,不知所措,而且沒人教。
Thumbnail
2023/01/17
以前我是一個超級怕麻煩的人,不僅怕麻煩自己,也怕麻煩別人,因此就算心裡有需求,就算可以幫忙的人就在旁邊或是好友,也很難開口要求別人幫忙,就怕麻煩到別人過意不去。因此漸漸的有人覺得我冷漠或高高在上,有一種距離感。
Thumbnail
2023/01/17
以前我是一個超級怕麻煩的人,不僅怕麻煩自己,也怕麻煩別人,因此就算心裡有需求,就算可以幫忙的人就在旁邊或是好友,也很難開口要求別人幫忙,就怕麻煩到別人過意不去。因此漸漸的有人覺得我冷漠或高高在上,有一種距離感。
Thumbnail
2022/11/18
文 / 丁菱娟 真正的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已,而是在這些認識的人當中,你對他們做了什麼,幫助了什麼。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的特別,他是天生的業務高手,擅長經營人脈關係,他有一條特別的天線,總是可以把他認識的人、事、物串連起來,有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經常在他的引薦之下連結在一起,然後有更多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2022/11/18
文 / 丁菱娟 真正的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已,而是在這些認識的人當中,你對他們做了什麼,幫助了什麼。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的特別,他是天生的業務高手,擅長經營人脈關係,他有一條特別的天線,總是可以把他認識的人、事、物串連起來,有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經常在他的引薦之下連結在一起,然後有更多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內捲」一詞,本來以為是新名詞,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這個詞在2020年就已經在中國紅過一波,而內捲的原文甚至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被使用,一開始是用來描寫一種文化概念。
Thumbnail
最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內捲」一詞,本來以為是新名詞,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這個詞在2020年就已經在中國紅過一波,而內捲的原文甚至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被使用,一開始是用來描寫一種文化概念。
Thumbnail
為什麼追求進步反而讓人窮忙? 企業惡性競爭、政府內耗?
Thumbnail
為什麼追求進步反而讓人窮忙? 企業惡性競爭、政府內耗?
Thumbnail
「內捲」是這一兩年來興起的詞,看到這詞,西恩第一聯想到的是臺灣的老街,除了極少數有特色的老街外,大部分老街只是名稱不同,賣的東西大同小異,比如用木棒刮青蛙的背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復古刮痧板之類的玩意,如果有任意門直接跳到下一個老街,你會以為任意門壞了。
Thumbnail
「內捲」是這一兩年來興起的詞,看到這詞,西恩第一聯想到的是臺灣的老街,除了極少數有特色的老街外,大部分老街只是名稱不同,賣的東西大同小異,比如用木棒刮青蛙的背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復古刮痧板之類的玩意,如果有任意門直接跳到下一個老街,你會以為任意門壞了。
Thumbnail
文 / 丁學文 3月底,一個成大研究生協會的講座活動上,我看見副總統賴清德興之所至,進行了一個即時民調「你未來要做什麼?」 四成大學生只想當「躺平族」? 其實,成大學生的回應也可能是年輕人的輕佻搞笑,但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 延伸閱讀 躺平、內卷讓人迷茫?有這特性才能找到出路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文 / 丁學文 3月底,一個成大研究生協會的講座活動上,我看見副總統賴清德興之所至,進行了一個即時民調「你未來要做什麼?」 四成大學生只想當「躺平族」? 其實,成大學生的回應也可能是年輕人的輕佻搞笑,但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 延伸閱讀 躺平、內卷讓人迷茫?有這特性才能找到出路 延伸閱讀
Thumbnail
這幾年,“內卷”這個名詞風馳電掣般襲捲了華人的互聯網平台,每個人都被其影響,卻又難以逃離。 華人社會中的團體內的競爭 躺平的條件 “雙贏”是最後的選擇 參考文獻 作者:大鵬 | AndAction 心理研究夥伴 — — — — — — AndAction 教練
Thumbnail
這幾年,“內卷”這個名詞風馳電掣般襲捲了華人的互聯網平台,每個人都被其影響,卻又難以逃離。 華人社會中的團體內的競爭 躺平的條件 “雙贏”是最後的選擇 參考文獻 作者:大鵬 | AndAction 心理研究夥伴 — — — — — — AndAction 教練
Thumbnail
文/李立亨 想像被困在電梯裡面,只能搶著按按鈕往上或往下,卻不能走出電梯的窘境,這就是內捲。大陸年輕一代為了反內捲,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都是出路。要不就是用「我躺故我在」的心態,為降低碳排放量盡一份心力。 嚴格說起來,去年跟今年最突出的中國關鍵字應該都是:反內捲。 反內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怎麼辦?
Thumbnail
文/李立亨 想像被困在電梯裡面,只能搶著按按鈕往上或往下,卻不能走出電梯的窘境,這就是內捲。大陸年輕一代為了反內捲,考研考公考教師證都是出路。要不就是用「我躺故我在」的心態,為降低碳排放量盡一份心力。 嚴格說起來,去年跟今年最突出的中國關鍵字應該都是:反內捲。 反內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怎麼辦?
Thumbnail
「內捲」和「躺平文化」近來在中國成為熱議詞彙。內捲化相對「演化」來說,是因資源稀缺或重複作業,造成社會停滯,從個人角度討論,即指過度勞動卻沒有獲得相對應報酬。
Thumbnail
「內捲」和「躺平文化」近來在中國成為熱議詞彙。內捲化相對「演化」來說,是因資源稀缺或重複作業,造成社會停滯,從個人角度討論,即指過度勞動卻沒有獲得相對應報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