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捲」(Involution) 一詞在華人社會中逐漸變得家喻戶曉,這個概念不僅揭示了當代社會中的競爭本質,更成為了理解當今中國與台灣社會現象的重要切入點。
內捲所描繪的,是一個群體在資源有限、進展停滯的環境下,陷入不斷內耗的惡性循環。這種現象無論在中國還是台灣都已經顯現出它的深刻影響,但兩地內捲的表現形式、競爭激烈程度,以及社會對此的反應卻存在顯著差異。
「內捲」這個概念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期,最早由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在探討藝術和文化的發展時提出。當時,他用「內捲」來描述一種高度精細但卻無創新發展的現象。後來,這個概念被文化人類學家克利福德·吉爾茨(Clifford Geertz)進一步發展,應用於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研究。他發現,隨著爪哇島人口增加,勞動力雖投入更多,但土地利用的效率卻未見提升,反而導致了農業系統內部越來越複雜化,但並無實質性增長,這種情況即為「內捲」。
到了現代,內捲的概念逐漸演變為形容一種競爭中缺乏創新與突破,陷入低效但高度內耗的狀態。這一現象在中國的教育、職場和房地產市場中尤為明顯,並逐步成為許多年輕人對於現代社會結構的一種無奈控訴。
中國式內捲首先在教育領域表現得尤為強烈。以高考為核心的升學體制,幾乎成為所有學生的命運決定點。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學生參加這場無情的競爭,補習班成為了孩子們從小到大的必經之路。儘管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透過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脫穎而出,但事實上,這場競賽的本質並未改變——名額有限,競爭愈演愈烈。學校不斷提高學科難度,學生們則被迫不斷加強自己的「做題」能力,而非真正的思維與創造力。
這種競爭壓力進一步蔓延到中國的職場,尤以互聯網與科技行業最為明顯。「996」工作制,即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一週工作6天,已經成為許多中國科技公司員工的生活日常。這樣的加班文化固然提升了企業的短期產出,但也帶來了無法忽視的問題:員工的創造力與工作熱情被日復一日的長時間勞動消磨殆盡。對於許多中國年輕人來說,這種無休止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一種奮鬥,而是一種難以逃脫的牢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社會的內捲不僅表現在職場與教育中,房地產市場的過度膨脹也是一個重要的內捲領域。大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讓許多年輕人背負著巨大的財務壓力。許多人一生的積蓄都投在了買房上,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並且這種「越努力越無法實現夢想」的現象進一步加劇了內捲感。
與中國式內捲相比,台灣的內捲現象雖然也同樣存在,但其激烈程度相對較低,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台灣的內捲主要體現在教育與職場上,特別是「補習文化」和「學歷通膨」問題尤為明顯。
台灣的升學競爭與中國相似,補習班幾乎是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家長早在孩子還在幼兒園時,就已經開始為他們安排各種補習與才藝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現象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壓力巨大,也讓教育資源分配出現了不均衡的現象。然而,台灣的升學壓力相較於中國還是稍顯「溫和」,考試制度沒有中國那麼嚴苛,但學生們依然在學歷競賽中苦苦掙扎。
另一個台灣內捲的典型表現就是「學歷通膨」。許多只需高中學歷的職位,卻有大學生甚至碩博士來應徵,這使得高學歷者不得不從事低技能工作,學歷的價值逐漸被稀釋。這種「過度競爭」的現象也蔓延到了職場,尤其是科技產業。儘管台灣並沒有像中國那樣普遍的「996」工作制,但許多員工也會自願加班,以求獲得更多的職場競爭優勢,形成了「加班內捲」。
此外,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也開始顯現出內捲的跡象。特別是在台北市,年輕人要買房的難度與壓力越來越大。房價持續飆升,年輕人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這種現象與中國的房市競爭有著類似的內捲特徵。
中國式內捲的激烈競爭壓力,直接催生了「躺平」(lying flat) 這種反抗性的社會現象。許多中國年輕人感到在這樣的內捲社會中,無論多努力都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於是選擇完全退出競爭,不再追求職業成功或高薪工作。他們寧願過著簡單、低消費的生活,也不願再為這種無止境的競爭耗盡心力。躺平的現象,反映的是中國年輕人對當前社會結構的深刻失望與反抗。
相比之下,台灣年輕人的反應則顯得更為溫和與理性。雖然台灣也存在競爭壓力,但年輕人多半選擇尋找「平衡」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會完全退出競爭,而是試圖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一個相對和諧的狀態,既不過度奮鬥,也不完全放棄。這種態度反映出台灣社會文化中對「生活品質」的重視,人們更多地在意如何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不是單純追求物質成功。
內捲的存在,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台灣,都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當資源有限,競爭變得過度激烈時,個體該如何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內捲帶來的不僅僅是壓力和焦慮,還有對創新與變革的迫切需求。
要解決內捲問題,無論在中國還是台灣,恐怕都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競爭模式與社會結構。首先,教育制度的改革至關重要,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應試教育。其次,企業文化也需要改變,減少對「加班文化」的依賴,轉向以創新和效率為導向的工作模式。這不僅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還能讓企業在長期競爭中保持更強的競爭力。
無論是中國還是台灣,教育體制的內捲問題已經顯而易見。學生們在考試制度的壓力下,長期依賴補習班,重視的是分數和排名,而不是知識的應用或個人興趣的發展。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教育體系需要更多元化的評估標準,減少對單一分數的過度依賴,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學科領域,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與創造力。
以台灣為例,目前的教育改革已經在推動素養導向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不再只關注考試成績,而是注重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也有類似的呼聲,但在實際操作上,由於高考體制的強勢,短期內的變革難以迅速實現。然而,無論在哪個地區,教育的改變都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家長、學校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重新審視教育的目標,將焦點從「競爭優勢」轉向「長期發展」。
中國和台灣的職場內捲問題同樣值得關注。加班文化已經根深蒂固,但實際上,這種「拼時間」的工作方式往往並不代表更高的生產力。企業應該重視工作效率和員工的創新能力,而非單純依賴長時間的工作來評估員工的價值。
科技產業中的內捲現象尤其明顯,許多公司推崇的是員工的「拼命精神」,而非真正的創新。要改變這一點,企業應該創造更多的彈性工作模式,讓員工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高質量的工作。同時,企業文化也應鼓勵失敗與嘗試,讓員工有更多空間去創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短期成效。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台灣,內捲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過於狹隘。考上名校、找到高薪工作、買房子,這些傳統的成功標準,成為了內捲的推動力。當每個人都在追逐這些標準,競爭就變得越來越激烈,結果是大多數人都感到壓力沉重,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然而,成功其實應該有更多元的定義。對於一些人來說,成功可能是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或是找到一種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方式。要打破內捲,社會需要更多元的價值觀,讓人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社會的單一標準所束縛。
無論是中國還是台灣,最終要打破內捲現象的關鍵,都在於創新。這不僅僅指的是技術創新,更是一種思維上的突破。當我們不再陷入現有框架的競爭,而是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和生活方式,內捲自然就會失去它的影響力。
創新需要來自個人、企業、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個人應該敢於嘗試新的工作模式,探索不同的興趣,甚至跳脫出傳統的職業發展路徑。企業則應該提供更多創造性的工作環境,鼓勵員工去挑戰現有的工作方式,並減少對加班文化的依賴。政府則應該推動政策改革,特別是在教育與勞動法規上,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選擇與保障。
內捲並非無法打破的牢籠,而是提醒我們,當競爭變得過度時,我們必須尋找新的出路。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台灣,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尋找平衡與創新的可能性,這也許正是擺脫內捲的希望所在。
#資點研習平台
https://hrlearn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