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琴練習樂器不一定是不認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您是家長
如果您是音樂老師

當看到孩子學樂器過程中有困難,例如:

視譜讀譜:

1跳音或跳行或常會找不到方向
2換行找不到位置
3弄不懂或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學會線間上音或上下加線加間
4才講過就忘記眼前的音或拍子或符號
5{常常}才出現的音,也剛說對,但後面再出現同樣音卻不會
6彈奏過程: {常常}看譜來不及或看一個音停下,好像不認識一樣的,常要再重數一次音

raw-image


以上問題常會被放在

懶散
故意
不認真
不專心
沒動機
沒學習力


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過去教琴時,我也曾有這些想法,但慢慢的發現其實不然,當我在音樂治療路上越久,看到眼前個體所發生的問題,腦海會浮現過去鋼琴學生的影子。

這些彈琴上的挫折也可能正顯現需要被家長關注的問題,是真的不專心,還是看譜過程需要的視覺處理能力,還是協調,又或是大腦收到訊息,個體輸出先到口,才到手呢?或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被注意呢?

而這些狀況有沒有和學業學習困難雷同的地方呢?



|相關文章可參考我多年前投稿在國語日報的文章

了解視知覺 建構讀譜能力

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205


|其他相關文

樂器學習序曲: 換位思考,理解與陪伴孩子學習樂器的歷程

https://wp.me/pcm6qg-XV

感官知覺在注意力四種功能的角色是 ~ 從音符特徵開始

https://wp.me/pcm6qg-F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的沙龍
22會員
8內容數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經過了三天的沈澱與整理,來和大家分享在這次研習中的看見與感動。在這個凡事講求包裝與速成的世代裡,唯有「內功」才能真正撼動你。而這樣的內功卻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在每一首給孩子的歌曲中。 🌱每一個音效、寂靜的片刻和歌曲樂句,都蘊含了老師對教學的洞察力。 在教學現場上,我們總會遇到許多學
Thumbnail
經過了三天的沈澱與整理,來和大家分享在這次研習中的看見與感動。在這個凡事講求包裝與速成的世代裡,唯有「內功」才能真正撼動你。而這樣的內功卻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在每一首給孩子的歌曲中。 🌱每一個音效、寂靜的片刻和歌曲樂句,都蘊含了老師對教學的洞察力。 在教學現場上,我們總會遇到許多學
Thumbnail
兩年前,來找我的學生當時已學琴兩年,之前的老師使用的是鈴木教學法,他來之前我聽過但是我不瞭解實際的操作內容是怎樣的。而家長帶著孩子來之後,才發現其實孩子彈奏已經到了系統教材大約2B的程度,但是看到陌生而簡單的五線譜也沒有辦法順利的彈奏
Thumbnail
兩年前,來找我的學生當時已學琴兩年,之前的老師使用的是鈴木教學法,他來之前我聽過但是我不瞭解實際的操作內容是怎樣的。而家長帶著孩子來之後,才發現其實孩子彈奏已經到了系統教材大約2B的程度,但是看到陌生而簡單的五線譜也沒有辦法順利的彈奏
Thumbnail
繼上次鋼琴課,了解行動才能看見改變後,嘗試從10分鐘、有興趣的樂譜開始,慢慢累積練琴次數
Thumbnail
繼上次鋼琴課,了解行動才能看見改變後,嘗試從10分鐘、有興趣的樂譜開始,慢慢累積練琴次數
Thumbnail
今早看到一段話,很喜歡! 「琴鍵跟琴鍵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 琴鍵跟音樂之間的距離,叫做練習。 我們跟音樂之間的距離,沒有距離。」 出自Yamaha音樂教室的臉書。
Thumbnail
今早看到一段話,很喜歡! 「琴鍵跟琴鍵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 琴鍵跟音樂之間的距離,叫做練習。 我們跟音樂之間的距離,沒有距離。」 出自Yamaha音樂教室的臉書。
Thumbnail
如果您是家長 如果您是音樂老師 當看到孩子學樂器過程中有困難,例如: 視譜讀譜:
Thumbnail
如果您是家長 如果您是音樂老師 當看到孩子學樂器過程中有困難,例如: 視譜讀譜:
Thumbnail
這首曲子,一樣是最資深鋼琴學生的愛曲, (算是回饋他的作業吧~~~~~)
Thumbnail
這首曲子,一樣是最資深鋼琴學生的愛曲, (算是回饋他的作業吧~~~~~)
Thumbnail
學習鋼琴是一項專業的技藝,除了樂理、音色、音感之外,其實光是‘彈奏’的技巧就有千千萬萬種的變化以及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需要克服。 如何在引發興趣同時幫助孩子建立基本功是現代鋼琴老師常常會遇到的困難,也是我時常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對音樂保持興趣,同時也建立彈琴正確基本功的重要性。 彈琴技巧疑難雜症分享:
Thumbnail
學習鋼琴是一項專業的技藝,除了樂理、音色、音感之外,其實光是‘彈奏’的技巧就有千千萬萬種的變化以及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需要克服。 如何在引發興趣同時幫助孩子建立基本功是現代鋼琴老師常常會遇到的困難,也是我時常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對音樂保持興趣,同時也建立彈琴正確基本功的重要性。 彈琴技巧疑難雜症分享:
Thumbnail
練習的過程非常漫長而枯燥,因為它沒有演奏給予的快感,更多的是障礙所帶來的挫折。如果能耐得住性子,傾聽雙手與樂器散發出的聲響,不斷與其對話、反饋與修正,最後就能真正得到演奏所帶來的成就感。
Thumbnail
練習的過程非常漫長而枯燥,因為它沒有演奏給予的快感,更多的是障礙所帶來的挫折。如果能耐得住性子,傾聽雙手與樂器散發出的聲響,不斷與其對話、反饋與修正,最後就能真正得到演奏所帶來的成就感。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音樂家是感性的,注重情感的,其實不然,在練習樂器的過程中,必須先理性地分析樂曲結構、弓法分配、指法流暢性與樂派風格詮釋等面向,接著輔以相配合的技巧練習來加強樂曲中較為困難的片段。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音樂家是感性的,注重情感的,其實不然,在練習樂器的過程中,必須先理性地分析樂曲結構、弓法分配、指法流暢性與樂派風格詮釋等面向,接著輔以相配合的技巧練習來加強樂曲中較為困難的片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