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等出來的,找到"我"與"職場我"的區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世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人人都只有24小時
現今這個本俸養不活自己,又不期待退休金可以養老的年代,我們想要創業達到財富自由,就要跟上社會進度學習更多,無奈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東西,從來也沒覺得時間夠用過。
難道工作就只能這樣下去嗎?
在網上看見許多時間管理大師,分享他們的管理方法,但當複製貼上相同系統實用自身時,結果依舊失敗告終!哪裡出了差錯?

妳為甚麼學習?

我們喜歡計畫,甚至樂於學習各項能夠精進自我的事物,但在這麼多誘惑的時代,滑個手機時間過去一半,學習?好像沒有盡頭。
每天匆忙趕上班出門,拖著疲勞身軀回家,精神與體力的消耗令人難以忽視,儘管我們很想多做點甚麼,卻總在不知不覺中睡去,叫醒妳的依舊是隔天的鬧鐘..好不容易決定搞個副業想增加收入,期待哪天還可以財富自由擺脫現職,要嘛不知道從何下手,要嘛開始做了卻沒起色。
於是我們更加努力安排時間想要進修,想努力找出問題卻越弄越糟,那到底問題出在哪呢?
  • 不清楚我為甚麼要做這件事情?
當妳不曉得你內在動機為何,盲目訂立計劃、年度目標時,就注定了不會成功完成它!
在公司妳可以依照SOP做事,在面對真實的自我時,沒有SOP輔助下我們迷失了方向!
所以在下手訂立計劃時,請拋開固有思維:
  • 現在等周末,之後等退休?:
每週都在等週末完成待辦事項,每週都想休息,為了消化想做的事情,於是妳在週末更加早起執行任務,那感覺比在公司上班還要累,妳勉勵自己堅持下去,因為週末不做就沒時間做了!但事情做不到一半隔天又要上班,日復一日下去妳對自己灰心,認為自己甚麼也做不到...實際上才短短兩天的時間,怎麼可能消化的完一周的量?
  • 萬事齊備,只欠完美時機?
甚麼都想要做卻甚麼都只靠腦袋用想的去做,以為上網查詢資料就能找到答案,但實際上以"準備"的藉口查資料,無形中浪費許多時間,很多事情不靠雙手實踐去做,不試錯!妳永遠找不到改進的理由!
沒有最完美的時機,也沒有完美主義眼中最完美的作品,妳必須明白自己到底要甚麼?嘗試去做甚麼?最後勇敢放棄它,擁抱新的事物!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它會給你最好的回報
  • 夢想不一定要是職業才能叫夢想
有放棄的勇氣,能夠明白自己的路走不下去,就能夠為自己開拓新的道路,能用貨幣定義的價值是市價,在妳心中的價值:只要值得,那它就是無價!同理,在妳心中儘管無法從業夢想中的職業,但協槓副業做類似的事情,難道就不是夢想嗎?

在工作上我們無法選擇每件事情都感到有趣,但下班後可以努力豐富自己的人生就是最有趣的地方。
無論坐落甚麼職位、擔當家庭中甚麼角色:丈夫、妻子、母親也好...
都只是妳的某個代表,就算某個身分不如意,也要相信在其他地方是有用的人

如何訂立年度目標?

  • 內心不要排斥它,妳才有機會願意接受它!
目標是妳想要做到的事情,這件事背後的意義為何?驅使妳的動機有多強烈想要完成這個目標!
釐清妳現在的位置在哪?距離妳的目標有多遙遠?訂下目標後要透過怎樣的步驟,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 結果不是絕對,不必一定滿意,想修改就修改,時間彈性目標也是!
即使失敗了也不要苛責自己!不滿意結果那就修改它!這目標今年沒有達到,那就思考是否還有達成的必要,不要苛責自己太深,不想做到那就劃掉它,想繼續做就做下去吧!
  • 為每項計畫與目標訂立期限
有期限妳才會想要去做到,適度給自己小壓力,也勝過沒有日期的等待!
  • 每小時紀錄時間,抓出時間去處;
原子時間作者提倡每小時紀錄時間,找出自己高效率與低效率的時間點,適度為自己安排重點事項完成,連工作每小時做了甚麼事情都會詳細記錄在表格內!
好處是可以累計成就感,每小時完成的小事情,代表我們有所進步,看著每天完成的小事情變多,妳會漸漸相信自己做的到所想做的!
不必因為壓力感到焦慮,也不會因為工作不如意而感到失落,因為妳有了規劃、讓自己感到快樂,探索"我"的快樂,而不是只有"職場我"的挫折!
今天這篇文章會產出,也是實做整月原子時間計畫本後產出的結果,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平台上為自己打下心得,雖然感覺文體不通順,但對我而言,我已經開始踏上第一步了,我希望這樣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妳~
若妳對原子時間有興趣,強烈推薦妳去觀看,與其說它是一本時間管理書籍,不如說它是講述時間觀念,讓妳更加認識時間的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會和綠洲認識,是因為同班同學的關係。綠洲在班上好像屬於某個群體,又好像不屬於任何群體,他就是這樣的存在。學生時代對於現在的我已經很遙遠了,學生時代的同學到現在還能聯絡,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在社會歷練後的價值觀及想法的改變,還能認同對方,更是不容易的事。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自己學業與職涯的反思,從高中的選擇到工作經驗,探討了學歷與實際能力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了與學弟的互動,以及對臺灣教育體制的看法,認為學校教育應該與生活和工作相結合,而非僅僅應付考試。透過個人的經歷和對於學校教育的批評,表達了對於學習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了選擇,到底是機會還是誤會? 到底是衝動還是行動? 今天介紹給大家這本書《人生準備40%就先衝》,作者謝文憲,人稱憲哥。以他豐富的親身經歷,跨領域的學習,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帶領大家不同的看見。人生不用等待100分的準備,而是掌握40分的關鍵變數,並出奇制勝,機會就會在那等你。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時間是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時間的價值在於如何利用它,每一分每一秒都決定未來的樣貌。透過不懈的努力和挑戰,才能實現成長與提升。珍惜時間,不斷突破自我,利用時間創造未來。
時間過得很快,這句話每次都寫還是每次都有相同感受,工作的日子,一天過得很慢,可是生活在差不多的節奏之下還是過得很快,我想那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強調【訂目標】的重要性,生活要有個方向,有目標有計畫,慢慢地才會讓自己的人生走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
Thumbnail
透過6歲兒子參與我的PMP證照慶祝餐會,他勇於舉手,上台自我介紹的過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溫馨和成長,同時也能從孩子的勇於舉手的故事中得到啟發。 這篇文章將帶給您溫暖的感受,同時激勵您勇於面對挑戰,勇敢追求夢想。
Thumbnail
會和綠洲認識,是因為同班同學的關係。綠洲在班上好像屬於某個群體,又好像不屬於任何群體,他就是這樣的存在。學生時代對於現在的我已經很遙遠了,學生時代的同學到現在還能聯絡,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在社會歷練後的價值觀及想法的改變,還能認同對方,更是不容易的事。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自己學業與職涯的反思,從高中的選擇到工作經驗,探討了學歷與實際能力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了與學弟的互動,以及對臺灣教育體制的看法,認為學校教育應該與生活和工作相結合,而非僅僅應付考試。透過個人的經歷和對於學校教育的批評,表達了對於學習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了選擇,到底是機會還是誤會? 到底是衝動還是行動? 今天介紹給大家這本書《人生準備40%就先衝》,作者謝文憲,人稱憲哥。以他豐富的親身經歷,跨領域的學習,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帶領大家不同的看見。人生不用等待100分的準備,而是掌握40分的關鍵變數,並出奇制勝,機會就會在那等你。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時間是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時間的價值在於如何利用它,每一分每一秒都決定未來的樣貌。透過不懈的努力和挑戰,才能實現成長與提升。珍惜時間,不斷突破自我,利用時間創造未來。
時間過得很快,這句話每次都寫還是每次都有相同感受,工作的日子,一天過得很慢,可是生活在差不多的節奏之下還是過得很快,我想那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強調【訂目標】的重要性,生活要有個方向,有目標有計畫,慢慢地才會讓自己的人生走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
Thumbnail
透過6歲兒子參與我的PMP證照慶祝餐會,他勇於舉手,上台自我介紹的過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溫馨和成長,同時也能從孩子的勇於舉手的故事中得到啟發。 這篇文章將帶給您溫暖的感受,同時激勵您勇於面對挑戰,勇敢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