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愛吧│02選擇放下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放下,像是日升,還是日落?
疫情爆發前,因工作的緣故,有機會與書店合作舉辦六場幸福講座,與讀者分享好書與生活幸福的秘訣。時間來到最後一場,講師正是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生—商志雍醫師。
開場不久,書店裡便擠滿了人潮,有慕名而來的、恰巧路過的、些許遲到的,人數多到連警衛都騰出他的椅子,還是不夠坐。我望著講題:「選擇放下的勇氣」,不禁想是商醫師的名氣太高昂,還是現代人真的有太多的放不下?

各種放不下

如預料中,講座後的問答一開放,現場觀眾像難得搶到「掛號」門票,紛紛提出各種「放不下」的親身經歷,只差沒將家中貓狗的憂鬱都提出來諮詢。
一位老太太緊握麥克風:「商醫師,你說要放下,真的很難,我只有一個人,跟兄弟姊妹的感情都不好,我啊,真的很怨他們,你說的我也有嘗試啊!可是啊……」於是,全場聽了五分鐘老太太的心酸史。商醫生稍早分享的建議與解方,她顯然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而後,一位年輕男孩提問:「商醫師你好,我沒有什麼放不下的問題,只是我最近在教會陪伴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她在先生過世後,收拾先生的遺物時,才發現自己的丈夫竟然外遇多年。回想起自己照顧久病的老伴多年,多少辛酸苦澀,瞬間從喪偶的悲痛轉為憤恨,久久無法釋懷,請問這樣的狀況,我應該怎麼陪伴她?」

陪伴,不是單向的行為

商醫師沉著回答:「不要勉強她放下……。」其實不論是同理或陪伴,都是一個漫長且急不得的旅程,商醫師耐心地重述著,也讓原定10分鐘的問答,不斷延長。
主持人只好擺出簽名陣仗,讓想簽書的讀者快快排隊,好準時散場。然而想諮詢的人還是形成人龍,老太太仍舊緊鄰簽名桌,只見稍早提問的年輕人緊跟在她身後,老太太便嚴肅起聲:「是我先來的,我要先問喔!」
年輕人卻是微笑地說:「沒關係,不急。我不是要找商醫師,我是要找妳。」
老太太:「找我?找我做什麼?」
年輕人:「沒事,只是我想邀請你來我們的教會,在那裡你可以認識很多朋友喔…」。

這就是愛吧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選擇放下的勇氣只是一個開始。
像是日升,還是日落?
要有能力走完「放下」的路程,終需有人像天使,對憂傷的心敲門,引他們遇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
嘿!我是章達,就是長大的諧音。
《這就是愛吧》 是一個小小專欄, 為紀錄生命中,那些教我愛的人。仔細數算,竟超過了40位, 有些年幼,有些年長, 謝謝你們的來到,希望我在60歲前可以寫完。(喂~)
長大學整理,在斷捨離中一步步認識自己,可以簡單,可以豐盛。 好好生活,是刻意的練習,總要開始,才會越來越容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章達學生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子稀鬆平常,有沒有一些小事物,一出現就讓你想起某個人,某段回憶? 像一首歌,記起一段時光,一頓飯,讓人想念老家。 芒果,總讓我想起一個人。
長假過後,你和你的後代還好嗎?升上中學後,他越來越走鐘了嗎? 為什麼講不聽?因為根本沒空理你, 難道要我不管他?那,你知道他的身體怎麼了嗎?(咦~)
日子稀鬆平常,有沒有一些小事物,一出現就讓你想起某個人,某段回憶? 像一首歌,記起一段時光,一頓飯,讓人想念老家。 芒果,總讓我想起一個人。
長假過後,你和你的後代還好嗎?升上中學後,他越來越走鐘了嗎? 為什麼講不聽?因為根本沒空理你, 難道要我不管他?那,你知道他的身體怎麼了嗎?(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我們大家見面了,顏回問我:多巴雨,怎樣分別你我。我回答:很容易,我們一起進入新我的構思。我要求採歌芝脫光光。採歌芝問:為什麼?我說:你問為什麼了,你再也讀不到我,這就是你我的分別。我們進入念頭世界,只有採歌芝一個人脫光光走在一條又細又長的小道。西田修問:老婆你還有自信嗎?採歌芝一想,挺胸向前走。
Thumbnail
以藥物、話語醫治陪伴患者,聊天聊到奶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也能聊到理解抗拒洗澡的爺爺原來是有童年創傷,她創造了一個愛與關懷的診間。在她的診所,有志工陪伴、候診時可以做重訓,還提供很有趣的手作課程:療癒香氛、畫畫等,如果患者認知功能未退化,她還開辦志工訓練課程,鼓勵他們申辦志工證,到圖書館服務。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一笑破百病、一善破千災、一悟解萬題。笑口常開的人,走到哪裡都像彌勒佛讓人心情開朗、心開意解。每個人每天持一善念,那個善可能是說一句好話,扶一位老太太過馬路,消弭兩個同事的恩怨,人人一件善,社會就消一千災,多吉祥的事。人人都做好事,自然人人都頓悟,哪裡還會有人生解不出的謎題。 有一位九十三歲的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慈祥奶奶在神經復健中心的勇敢和決心。她的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文章中充滿了對她的敬意和祝福。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當主講者「愛米拉領袖(領袖為一年業績超過一億者)」的投影片跳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記得是遇見問題的人,而不是有問題的人,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就好。」時,我的療癒師腦袋瞬間被引爆。 畢竟「問題出在我身上!」真的是無敵常見但又超級有毒的想法啊! 「一定是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才會這樣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我們大家見面了,顏回問我:多巴雨,怎樣分別你我。我回答:很容易,我們一起進入新我的構思。我要求採歌芝脫光光。採歌芝問:為什麼?我說:你問為什麼了,你再也讀不到我,這就是你我的分別。我們進入念頭世界,只有採歌芝一個人脫光光走在一條又細又長的小道。西田修問:老婆你還有自信嗎?採歌芝一想,挺胸向前走。
Thumbnail
以藥物、話語醫治陪伴患者,聊天聊到奶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也能聊到理解抗拒洗澡的爺爺原來是有童年創傷,她創造了一個愛與關懷的診間。在她的診所,有志工陪伴、候診時可以做重訓,還提供很有趣的手作課程:療癒香氛、畫畫等,如果患者認知功能未退化,她還開辦志工訓練課程,鼓勵他們申辦志工證,到圖書館服務。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一笑破百病、一善破千災、一悟解萬題。笑口常開的人,走到哪裡都像彌勒佛讓人心情開朗、心開意解。每個人每天持一善念,那個善可能是說一句好話,扶一位老太太過馬路,消弭兩個同事的恩怨,人人一件善,社會就消一千災,多吉祥的事。人人都做好事,自然人人都頓悟,哪裡還會有人生解不出的謎題。 有一位九十三歲的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慈祥奶奶在神經復健中心的勇敢和決心。她的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文章中充滿了對她的敬意和祝福。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當主講者「愛米拉領袖(領袖為一年業績超過一億者)」的投影片跳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記得是遇見問題的人,而不是有問題的人,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就好。」時,我的療癒師腦袋瞬間被引爆。 畢竟「問題出在我身上!」真的是無敵常見但又超級有毒的想法啊! 「一定是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才會這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