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範圍與門戶開放: 是危?是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列強勢力範圍與港口租借分佈圖 (教科書圖片)

列強勢力範圍與港口租借分佈圖 (教科書圖片)

滿清晚年面對被列強瓜分的危機,可說是甲午戰爭慘敗的延續。日本據馬關條約,取得巨大賠款及商埠權益,又取得具戰略價值的土地,觸動了西方列強的警覺,唯恐在華的均勢被打破,於是爭相確立勢力範圍,鞏固權益。這是滿清面對被瓜分危機的背景,一個導致相關局面的客觀環境。

日本企圖奪取遼東,不但迫近北京,是對滿清國防的致命威脅,而且打亂俄國的擴張計劃,衝擊在東方尋找溫水港的部署。俄國以兩個舉動回應,首先是跟法國與德國聯手,迫使日本放棄佔據遼東的要求,然後是跟滿清簽訂秘密協議,滿清以東北地區的經濟權益,換取與俄國共同抗日的承諾。這是滿清面對被瓜分危機的近因,直接刺激列強採取爭奪權益的行動。

中俄密約的消息洩漏,列強紛紛援引最惠國待遇,在中國土地上劃分勢力範圍,就像附圖所示,滿清的領土仿似被瓜分。為甚麼使用「面對」被瓜分的「危機」,而不是「被瓜分」?因為劃分勢力範圍指的不是領土主權及參與管治,而是指經濟特權。換言之,列強在其勢力範圍內,擁有大同小異的經濟特權,如開採礦產及修築鐵路的優先權。

列強劃分勢力範圍,鞏固經濟利益的同時,又以各種藉口,於1898年強迫滿清把港口租借給他們。此舉與勢力範圍同「期」不同「質」。從附圖可見,這些租借地分佈於北方的遼東與山東,和南方的廣東,列強得到不單經濟利益,而是直接管理這些港口,直接打撃滿清的領土主權。

描述列強爭奪勢力的西方漫畫

描述列強爭奪勢力的西方漫畫

細看以上漫畫,列強分割象徵中國的大薄餅,露出各有謀算的面孔,從左至右,代表英國、德國、俄國、法國和日本。而站在後面的那位滿清官員,顯得無能為力,沒有受到列強理會。

列強劃分勢力範圍及租借港口,在滿清領土上進行角力,處理不當就會擦槍走火,尤其擁有最大利益的英國,萬一戰火爆發,損失也最大。美國趁此局面,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所謂門戶開放政策,就是在尊重滿清的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的前題下,列強在其勢力範圍內,不干涉他國的既得利益,採取一視同仁的稅務政策,簡言之,就是劃分屬於自己勢力範圍的同時,保護各國的經濟利益。門戶開放政策,滿清的角色被動,但得到益處,只是「面對」被瓜分,而不是「經歷」被瓜分。

描述門戶開放政策的西方漫畫

描述門戶開放政策的西方漫畫

以上漫畫以正面的角度描述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一位高大和藹的美國人拿著打開中國門戶的鎖匙,鎖匙上寫著「美國外交政策」,站在中國的大門外守衛著,門內的中國顯得平和,門外的列強在靜觀其變。

或說,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出於私心。美國忙於跟西班牙爭奪菲律賓,無暇參予爭奪勢力範圍,為了補償損失,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於是提出門戶開放政策。這是客觀的準確描述,不是避談道德,但卻毋須刻意醜化這種「私心」。謀求國家利益而採取某種政策,是可以理解的正常政府行為。當評價這些政策時,不宜過分看重「內心世界」,除了著眼於針對時局的「私心」的程度,更重要是察看帶來的效果有多「自私」。值得補充的是,相比更狹隘的「私心」,為了政權,為了政黨,為了家族,為了領袖而採取某些政策,這豈不更「私心」呢!

言歸正傳,門戶開放政策不但滿足了美國的「私心」,商貿機會的均等正是美國的需要。作為門戶開放政策的主導者,美國在華的影響力急速提升。但此政策同時滿足列強和滿清的政治需要。列強找到了下台階,免於開啟戰事,維持了勢力均衡的局面。滿清當然是受害者,主權進一步受挫,是「危」,但在勢力均衡的處境下,列強互相制衡,避免真正的被瓜分,得以延續國祚,是「機」。

或許滿清被取笑為苟延殘喘,但即使這是真實的描述,試想,一位臨近死亡的病人,獲得延長壽命的特效藥,即或有副作用,豈不帶著一絲希望,歡歡喜喜的服用!從另一角度,滿清政權能否把握喘息的機會,試圖力挽狂瀾,才是更值得討論的問題。從回應時局的角度,門戶開放政策的確是各取所需的政策,得到各方得益的效果,緩和了緊張的局面。

描述被瓜分危機的中國漫畫

描述被瓜分危機的中國漫畫

以上漫畫被稱為時局圖,左圖黑白色彩是原圖,表達了國家面對的危機,目的是喚起國民的警覺。北方的熊代表俄國,中間的狗代表英國,南方的蛤蟆代表法國,山東位置的香腸代表德國,延至台灣的光線代表日本,還有飛近中國的鷹代表美國。右圖彩色版本是其後的二次製作,或許是增添危機意識,或許是革命的宣傳效果,加添了幾個人物,一個舉起銅錢,一個端著酒杯,一個吸食鴉片,相信是諷刺滿清官員的腐化。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2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是說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已閉幕,習近平可謂大獲全勝,不只李克強、汪洋等人落馬,擠進中國政治權力中心擔任常委的人,全是習近平的人,連過去的經濟班底也全部更新,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遵循過去鄭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人,已全部離開了重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是政治優先壓倒經濟發展的新路線..........
Thumbnail
是說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已閉幕,習近平可謂大獲全勝,不只李克強、汪洋等人落馬,擠進中國政治權力中心擔任常委的人,全是習近平的人,連過去的經濟班底也全部更新,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遵循過去鄭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人,已全部離開了重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是政治優先壓倒經濟發展的新路線..........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台海一共發生了四次的緊張局勢。第一次在韓戰之後,美蘇劍拔弩張,史達林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對國民黨殘存在浙江沿海勢力的清剿;最終以美國對敗退來台灣的蔣政權於1954年簽署中美防禦協定,第七艦隊協防台海告終,阻止了共產勢力的向東南亞擴張。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台海一共發生了四次的緊張局勢。第一次在韓戰之後,美蘇劍拔弩張,史達林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對國民黨殘存在浙江沿海勢力的清剿;最終以美國對敗退來台灣的蔣政權於1954年簽署中美防禦協定,第七艦隊協防台海告終,阻止了共產勢力的向東南亞擴張。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甲午戰爭後,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德國強迫滿清租借膠州灣,並取得山東的鐵路修建及礦產開採的特權,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國宣戰,出兵佔領山東,戰後拒絕撤兵,圖謀接管德國的權益,引起「山東問題」。
Thumbnail
甲午戰爭後,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德國強迫滿清租借膠州灣,並取得山東的鐵路修建及礦產開採的特權,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國宣戰,出兵佔領山東,戰後拒絕撤兵,圖謀接管德國的權益,引起「山東問題」。
Thumbnail
滿清晚年面對被列強瓜分的危機,可說是甲午戰爭慘敗的延續。日本據馬關條約,取得巨大賠款及商埠權益,又取得具戰略價值的土地,觸動了西方列強的警覺,唯恐在華的均勢被打破,於是爭相確立勢力範圍,鞏固權益。這是滿清面對被瓜分危機的背景,一個導致相關局面的客觀環境。 .
Thumbnail
滿清晚年面對被列強瓜分的危機,可說是甲午戰爭慘敗的延續。日本據馬關條約,取得巨大賠款及商埠權益,又取得具戰略價值的土地,觸動了西方列強的警覺,唯恐在華的均勢被打破,於是爭相確立勢力範圍,鞏固權益。這是滿清面對被瓜分危機的背景,一個導致相關局面的客觀環境。 .
Thumbnail
因為台灣處在三個強權的交界處,中國,日本與美國。台灣的命運注定與大國博弈密不可分,想跑都沒得跑!所以,只好面對,只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台灣的命運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Thumbnail
因為台灣處在三個強權的交界處,中國,日本與美國。台灣的命運注定與大國博弈密不可分,想跑都沒得跑!所以,只好面對,只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台灣的命運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Thumbnail
因為台灣處在三個強權的交界處,中國,日本與美國。台灣的命運注定與大國博弈密不可分,想跑都沒得跑!所以,只好面對,只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台灣的命運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Thumbnail
因為台灣處在三個強權的交界處,中國,日本與美國。台灣的命運注定與大國博弈密不可分,想跑都沒得跑!所以,只好面對,只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台灣的命運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Thumbnail
今天焦點─美國與兩個中國~大清帝國時期 
Thumbnail
今天焦點─美國與兩個中國~大清帝國時期 
Thumbnail
戰後有利於己的國際局勢,卻遇上邊疆民族獨立運動,造就了國府挾美國支持,進行鎮壓與懷柔多管並下的邊疆政策,針對有無武力等難易度,務實地調整政策。然而外蒙獨立、對同化政策的反彈、內戰失利、黨政當局內鬥、美國支持轉趨消極等因素,導致國府邊疆政策潰敗。這也是國府代管臺灣後,武力鎮壓台灣人的歷史背景。
Thumbnail
戰後有利於己的國際局勢,卻遇上邊疆民族獨立運動,造就了國府挾美國支持,進行鎮壓與懷柔多管並下的邊疆政策,針對有無武力等難易度,務實地調整政策。然而外蒙獨立、對同化政策的反彈、內戰失利、黨政當局內鬥、美國支持轉趨消極等因素,導致國府邊疆政策潰敗。這也是國府代管臺灣後,武力鎮壓台灣人的歷史背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