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攝影機沒有走前的晚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晚,我一架囚車都沒有追上,

我站在十字路口,

不知他們有多少和我一樣,

那些預備喊破喉嚨要說的話,一句也沒機會說。

一個失落的記者上。


(2021年3月4日,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不定期更新|Instagram:@shit.will.come.tru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屎坑 shitwillcometrue的沙龍
4會員
21內容數
2022/08/02
在這個人人隱身的網絡世代,李威龍的Instagram寫上了自己的中文全名,頭像是身份證的大頭照。 回到兩個月前,相約訪談的那個下午。 我好奇地問他,「不怕被人起底嗎?」 他想了想,「沒有啦,因為感覺真實一點,真實用戶,確保在網上的我和現實的我不是偏差太遠。」 延伸影像|Youtube
Thumbnail
2022/08/02
在這個人人隱身的網絡世代,李威龍的Instagram寫上了自己的中文全名,頭像是身份證的大頭照。 回到兩個月前,相約訪談的那個下午。 我好奇地問他,「不怕被人起底嗎?」 他想了想,「沒有啦,因為感覺真實一點,真實用戶,確保在網上的我和現實的我不是偏差太遠。」 延伸影像|Youtube
Thumbnail
2022/07/16
判刑前一日, 在荔枝角收押所探望阿龍。他拿起聽筒就滔滔不絕,「不用擔心,我不會坐太久的,應該一年多吧!」還高興地說,「在這裏,很多人喜歡我的畫,畫到不想畫了。」 翌日,李威龍被判監3年2個月。 「我不是為了社會做的」 「有什麼心理準備嗎?」網友續問。 「沒有,沒準備就是最好的準備。」他笑著說。
Thumbnail
2022/07/16
判刑前一日, 在荔枝角收押所探望阿龍。他拿起聽筒就滔滔不絕,「不用擔心,我不會坐太久的,應該一年多吧!」還高興地說,「在這裏,很多人喜歡我的畫,畫到不想畫了。」 翌日,李威龍被判監3年2個月。 「我不是為了社會做的」 「有什麼心理準備嗎?」網友續問。 「沒有,沒準備就是最好的準備。」他笑著說。
Thumbnail
2022/07/11
記得在大學讀到關於電影的歷史時,少不免老師總會提及幾個重要的電影宣言。 第二個是1987年,由電影監製詹宏志起草的《台灣電影宣言》(又稱《「另一種電影」宣言》),表達對當時電影政策的強烈質疑。 所有的宣言,不管是在抵抗什麼,有一個必備的共通點,就是有人在對世界大嚷:是時候改變了。
Thumbnail
2022/07/11
記得在大學讀到關於電影的歷史時,少不免老師總會提及幾個重要的電影宣言。 第二個是1987年,由電影監製詹宏志起草的《台灣電影宣言》(又稱《「另一種電影」宣言》),表達對當時電影政策的強烈質疑。 所有的宣言,不管是在抵抗什麼,有一個必備的共通點,就是有人在對世界大嚷:是時候改變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午夜一點我獨自在汐止車站 等待 等待四點五十四分開往竹南的電車 我只想逃離這個空間 握著手中僅有的車票 我知道此時我除了... 等待之外 我已無法再做什麼 午夜一點的汐止車站 空蕩蕩地 除了不眠的狗吠和呼嘯而去的車輛之外 什麼都不復存在 午夜一點我把自己遺棄在汐止車站 學庸
Thumbnail
午夜一點我獨自在汐止車站 等待 等待四點五十四分開往竹南的電車 我只想逃離這個空間 握著手中僅有的車票 我知道此時我除了... 等待之外 我已無法再做什麼 午夜一點的汐止車站 空蕩蕩地 除了不眠的狗吠和呼嘯而去的車輛之外 什麼都不復存在 午夜一點我把自己遺棄在汐止車站 學庸
Thumbnail
大家晚安,我是不拎GUN, 這裡是鴿鴿案件現場,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內容會加以修飾,以維護相關人等權益。 趁著放假有空分享一則短篇故事, 希望大家會喜歡~ 《到了現場千萬不要亂說話, 因為他們可能都還留在那。》
Thumbnail
大家晚安,我是不拎GUN, 這裡是鴿鴿案件現場,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內容會加以修飾,以維護相關人等權益。 趁著放假有空分享一則短篇故事, 希望大家會喜歡~ 《到了現場千萬不要亂說話, 因為他們可能都還留在那。》
Thumbnail
可不可以,再停留在悲憤一陣子,再詰問未明的真相一陣子,再深究暴行負責人一陣子,不要這麼快就放下、釋懷,可以嗎?不然我們拿甚麼去面對下一代,又拿甚麼去面對自己的良心?
Thumbnail
可不可以,再停留在悲憤一陣子,再詰問未明的真相一陣子,再深究暴行負責人一陣子,不要這麼快就放下、釋懷,可以嗎?不然我們拿甚麼去面對下一代,又拿甚麼去面對自己的良心?
Thumbnail
在早上7時多再次醒來時,我還是有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忘了從那天開始,他們不見天日的行動方式成為常態,在責難自己沒有好好記著教訓的同時,又嘗試努力地安慰自己,「或許,有些影像是注定缺失」。 但今天的距離,與昔日強力部門封鎖的物理距離,於我而言是截然不同。 這是記者一個失語的時代。 不甘。
Thumbnail
在早上7時多再次醒來時,我還是有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忘了從那天開始,他們不見天日的行動方式成為常態,在責難自己沒有好好記著教訓的同時,又嘗試努力地安慰自己,「或許,有些影像是注定缺失」。 但今天的距離,與昔日強力部門封鎖的物理距離,於我而言是截然不同。 這是記者一個失語的時代。 不甘。
Thumbnail
這晚,我一架囚車都沒有追上, 我站在十字路口, 不知他們有多少和我一樣, 那些預備喊破喉嚨要說的話,一句也沒機會說。 一個失落的記者上。 (2021年3月4日,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不定期更新|Instagram:@shit.will.come.true
Thumbnail
這晚,我一架囚車都沒有追上, 我站在十字路口, 不知他們有多少和我一樣, 那些預備喊破喉嚨要說的話,一句也沒機會說。 一個失落的記者上。 (2021年3月4日,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不定期更新|Instagram:@shit.will.come.true
Thumbnail
2020年6月12日,約下午五時左右,東區法院的囚車出入口的位置,約有三、四十人在守候聲援被捕人士,有人高舉「香港獨立」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 (寫於2020年6月12日當天,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Thumbnail
2020年6月12日,約下午五時左右,東區法院的囚車出入口的位置,約有三、四十人在守候聲援被捕人士,有人高舉「香港獨立」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 (寫於2020年6月12日當天,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Thumbnail
第五次的拍攝時間將近早上六點四十分左右,懷恩隧道是木柵往台北市區一條重要幹道,我們搶在隧道前的紅燈出發,車隊出發後我一個人站在隧道口看著前面那些正在等紅燈的車輛,那時候看起來有十幾輛機車跟汽車再加上隧道是兩線道,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把他們全部擋下來,倒數五秒綠燈亮起後我舉著交通指揮棒在空中大範圍左右揮
Thumbnail
第五次的拍攝時間將近早上六點四十分左右,懷恩隧道是木柵往台北市區一條重要幹道,我們搶在隧道前的紅燈出發,車隊出發後我一個人站在隧道口看著前面那些正在等紅燈的車輛,那時候看起來有十幾輛機車跟汽車再加上隧道是兩線道,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把他們全部擋下來,倒數五秒綠燈亮起後我舉著交通指揮棒在空中大範圍左右揮
Thumbnail
離開香港的第一天,晴。 決定把這些凌亂破碎命名為〈流浪者日記〉。因為二零二一年四月的這天,我離開了香港。自此,先去了家。因為失去了家,到哪都是流浪。
Thumbnail
離開香港的第一天,晴。 決定把這些凌亂破碎命名為〈流浪者日記〉。因為二零二一年四月的這天,我離開了香港。自此,先去了家。因為失去了家,到哪都是流浪。
Thumbnail
攝影晚安對話0529 我不知道在這一小時內世界是什麼光景,但夢醒時分,我坐在飛往香港的班機座位上,外面是一片漆黑。入境時,我幸運地搭上最後一班往港島的快捷列車,出了中環地鐵站,我像是提著皮箱進城的鄉巴佬,五光十色的週末街頭人聲鼎沸,「這就是東方之珠的香港!」那是一次大開眼界的經驗與工作旅程。
Thumbnail
攝影晚安對話0529 我不知道在這一小時內世界是什麼光景,但夢醒時分,我坐在飛往香港的班機座位上,外面是一片漆黑。入境時,我幸運地搭上最後一班往港島的快捷列車,出了中環地鐵站,我像是提著皮箱進城的鄉巴佬,五光十色的週末街頭人聲鼎沸,「這就是東方之珠的香港!」那是一次大開眼界的經驗與工作旅程。
Thumbnail
男朋友是現場攝影師,但他不會稱呼自己做記者,他認為自己沒有相關知識,僅是一個懂如何用鏡頭捕捉關鍵畫面的機器操作員,除了工作之外,他都不去看新聞,我有時會笑他是一隻異變了的港豬。 六月十五日。他被派到太古廣場對面,用鏡頭記錄在商場工地站得高高,穿著黃色雨衣的男子。
Thumbnail
男朋友是現場攝影師,但他不會稱呼自己做記者,他認為自己沒有相關知識,僅是一個懂如何用鏡頭捕捉關鍵畫面的機器操作員,除了工作之外,他都不去看新聞,我有時會笑他是一隻異變了的港豬。 六月十五日。他被派到太古廣場對面,用鏡頭記錄在商場工地站得高高,穿著黃色雨衣的男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