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革命》裡幾個重要的名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再看一次周冠威導演的紀錄片《時代革命》,內心依然震動不已。而關於電影的想法及心得,我在之前已撰文提過。因此,在第二次觀影時,除了那些化名現身的無名英雄之外,我特別記下了幾個出現在片中的重要名字。其中有示威者、社工、記者以及政治人物,他們以不同形式投入反送中運動,用他們的血淚甚至是犧牲,為香港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歷史寫下了不容抹滅的重要篇章。他們都是值得被銘記的名字:梁凌杰梁繼平陳彥霖周梓樂陳虹秀何桂藍岑子杰林榮基⋯⋯。

raw-image

梁凌杰

2019年6月15日晚間,梁凌杰身黃色雨衣,並於背後寫上「林鄭殺港 黑警冷血」的字樣,於金鐘太古廣場的臨時工作高台上墜下身亡,享年35歲。梁凌杰不僅是反送中運動的首名死者,他的死也引發了香港人民的群情激憤。許多香港名人如:鄭秀文、容祖兒、黃偉文、張敬軒等人都曾發文致意,諷刺的是後來多數都將貼文刪除,令人唏噓、感慨。

raw-image

梁繼平

2019年7月1日晚間,在佔領香港立法會的一眾示威者裡,梁繼平站上了講台並拉下口罩,發表了《香港人抗爭宣言》,並對政府提出「五大要求」:一、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二、撤回「暴動」定性;三、釋放被捕者且撤回控罪;四、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隊涉嫌濫用武力之問題;五、實現「雙普選」,即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須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一時間,立法會內示威者們人心沸騰。

raw-image

陳彥霖

2019年9月22日於九龍油塘魔鬼山一帶海面,發現了一具全身赤裸的浮屍,身分確認是就讀於青年學院的15歲少女陳彥霖。一方面陳彥霖本身是名游泳健將,加上其生前並無自殺意向;另一方面,警方很快以「無可疑」草率結案,並迅速火化陳彥霖遺體等種種令人費解之舉措,使香港人民普遍質疑陳彥霖死亡的真正原因,與其曾經參與反送中運動從而「被自殺」的可能,有高度關聯。


周梓樂

2019年11月4日凌晨,在將軍澳警民衝突期間,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從尚德邨停車場三樓跌下,隨後於8月8日傷重不治,得年22歲。周梓樂的死因同樣充滿許多疑點。包含警方進入停車場的時間點、救治延誤以及其不合理的傷勢等,皆引發諸多爭議。而周梓樂事件,也是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第一起因警民衝突而導致死亡的案例。


陳虹秀

社工身分的陳虹秀女士,在反送中運動期間,成立「陣地社工」,穿梭於各抗爭現場,扮演緩和示威者與警察之間緊張關係的重要角色。堅持留港的陳虹秀,自己也曾於2019年10月31日,當她正試圖幫助另一名被警方打到血流如注的社工時,遭防暴警察零距離以胡椒噴霧狂噴。2020年因為疫情爆法,加上「國安法」強行實施,她與許多社工人員於同年3月成立了「連線社工」,為反送中運動期間遭檢控之相關人士及家屬提供情緒諮商和法律援助。

raw-image

何桂藍

因在佔領立法會與元朗襲擊事件中直播紀錄過程而聞名的記者何桂藍,曾任職於香港《立場新聞》。她於2021年1月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並於2月28日遭到起訴,至今官司仍未清明。而其曾任職的《立場新聞》,也在2021年12月29日當天晚間11點關閉臉書,並無預警宣布即時停止所有運作。香港警方大規模搜捕媒體業者,讓香港媒體一夜之間陷入了最絕望、黑暗的時期。

raw-image

岑子杰

岑子杰在參與佔中、雨傘革命及反送中等社會運動過程裡,多次因其男同志身分屢遭人身攻擊。包括2019年7月隸屬建制派的蔣麗芸發布影片質疑其刻意隱瞞同志身分;2019年12月8日,在「國際人權日」遊行時,又被港警嘲笑是「死gay佬」等。他亦在2019年8月到10月間,於佐敦及旺角遇襲。在反送中抗爭期間,他多次成功召集大型示威遊行,2020年被英國《泰晤士報》選為全球20名值得關注人物,認為他將是未來談判的重要角色。

raw-image

林榮基

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主角之一的林榮基,是銅鑼灣書店的創辦人及店長。因香港政府提出修改「逃犯條例」,又曾經歷被中國非法拘禁8個月,從而害怕再次被引渡至中國,遂於2019年4月25日離港至台。之後,他於台灣發起銅鑼灣書店的重啟募資計畫,順利募得資金;銅鑼灣書店也於2020年4月25日於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上重新開業。在國安法正式實施後,他與另外三位流亡海外的香港人一同成立了「避風驛」,為流亡港人提供美國、台灣、德國、英國及其他國家庇護政策資源的義務諮詢。

raw-image

片中有句話說得極好:「每一個人都是無名氏,無名氏就是每一個人。」然而,留下名字也好,成為無名英雄也罷;願意挺身而出的,都是成就一場運動或革命的千古風流人物。《時代革命》將於2月25日(五)正式上映,這是每個人一生必看的重要作品,請務必走進影院觀賞!看香港人如何勇敢抗爭,看香港人如何改變時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4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在年輕一輩網民大概不知道以前的逃犯有多可怕,當然當時的監視器並不普及,所以逃犯常常逃逸無蹤,根本沒辦法追蹤,最可歌可泣的就屬陳進興、高天民和林春生三人了,看看當時五常街槍戰戰死幾個警察,最後林春生身中六槍,死在巷尾,不久後,高天民在舊公寓房間內挾持護膚小姐自戕,在這之後有線報說僅存的陳進興逃往陽明
Thumbnail
現在年輕一輩網民大概不知道以前的逃犯有多可怕,當然當時的監視器並不普及,所以逃犯常常逃逸無蹤,根本沒辦法追蹤,最可歌可泣的就屬陳進興、高天民和林春生三人了,看看當時五常街槍戰戰死幾個警察,最後林春生身中六槍,死在巷尾,不久後,高天民在舊公寓房間內挾持護膚小姐自戕,在這之後有線報說僅存的陳進興逃往陽明
Thumbnail
湯德生:「如果讓他拿到槍,只要有機會,他一定把蔣介石幹掉。他算是有思想的人,在學校也是領導者,還帶領讀書會,也曾在朝會時反抗教官,當場和教官對罵。」
Thumbnail
湯德生:「如果讓他拿到槍,只要有機會,他一定把蔣介石幹掉。他算是有思想的人,在學校也是領導者,還帶領讀書會,也曾在朝會時反抗教官,當場和教官對罵。」
Thumbnail
1948年,山東流亡學校師生因共軍進攻,輾轉經青島、上海、杭州、湖南抵達廣州,後在陳情與協調後,超過五千名(有些口述記錄提到七千或八千餘人)山東流亡師生於1949年6月底至7月初,被送往澎湖、馬公島、漁翁島交由澎湖防衛司令官李振清安置。按各校校長在廣州與國防部、教育部、東南長官公署研擬的安置辦法,1
Thumbnail
1948年,山東流亡學校師生因共軍進攻,輾轉經青島、上海、杭州、湖南抵達廣州,後在陳情與協調後,超過五千名(有些口述記錄提到七千或八千餘人)山東流亡師生於1949年6月底至7月初,被送往澎湖、馬公島、漁翁島交由澎湖防衛司令官李振清安置。按各校校長在廣州與國防部、教育部、東南長官公署研擬的安置辦法,1
Thumbnail
剛過完228假日,我在圖書館看到了此書,也想再翻閱一下228相關紀錄故事。 北市議員鍾沛均曾提出228不需全國紀念? 鍾沛君提案內容提及「僅徒具形式、淪為政治提款鬧劇之追思會」、「每年舉辦之追思活動,近年已淪極端意識型態人士政治消費、展演叫囂場域」等語,顯然只是想透過提案來進行政治攻擊,抹黑抗爭者,
Thumbnail
剛過完228假日,我在圖書館看到了此書,也想再翻閱一下228相關紀錄故事。 北市議員鍾沛均曾提出228不需全國紀念? 鍾沛君提案內容提及「僅徒具形式、淪為政治提款鬧劇之追思會」、「每年舉辦之追思活動,近年已淪極端意識型態人士政治消費、展演叫囂場域」等語,顯然只是想透過提案來進行政治攻擊,抹黑抗爭者,
Thumbnail
【記一段林獻堂與梁啟超的情誼】若論及林獻堂所領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往往會提起梁啟超。提起梁啟超所分享的愛爾蘭抗英經驗、提起梁啟超對林獻堂、林幼春的讀書建議,以及提起1911年3月梁啟超與女兒梁思順(令嫻)、朋友湯覺頓同行的臺灣之旅。
Thumbnail
【記一段林獻堂與梁啟超的情誼】若論及林獻堂所領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往往會提起梁啟超。提起梁啟超所分享的愛爾蘭抗英經驗、提起梁啟超對林獻堂、林幼春的讀書建議,以及提起1911年3月梁啟超與女兒梁思順(令嫻)、朋友湯覺頓同行的臺灣之旅。
Thumbnail
自從疫情蔓延,很久沒有進戲院了。那是一段極為平靜卻讓人從腦海中不斷撈取記憶的24分鐘,關於穿起黃雨衣的他,關於那一年,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是如何開始。 這裏不用買票進場,排隊取籌號就行了,這幾天來的人寥寥可數,不用太早也能輕易地拿得進出的憑證,一張印有編號與日期的橙色小紙。
Thumbnail
自從疫情蔓延,很久沒有進戲院了。那是一段極為平靜卻讓人從腦海中不斷撈取記憶的24分鐘,關於穿起黃雨衣的他,關於那一年,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是如何開始。 這裏不用買票進場,排隊取籌號就行了,這幾天來的人寥寥可數,不用太早也能輕易地拿得進出的憑證,一張印有編號與日期的橙色小紙。
Thumbnail
每個下海撈的女生,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管是為了什麼,出賣自己的當下都是痛苦的!她們活著的時候被欺負,死的時候還要被欺負! 
Thumbnail
每個下海撈的女生,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管是為了什麼,出賣自己的當下都是痛苦的!她們活著的時候被欺負,死的時候還要被欺負! 
Thumbnail
2014 年的佔領被稱為「雨傘革命」,是因為其目的乃實現政制改革,爭取雙普選。昨天七一的佔領金鐘立法會,純粹由林鄭無回應五大訴求所蘊釀的民怨激發,此更應被稱為「起義」,「金鐘起義」。 當然,看在中共及其傀儡眼中,他們一定要把整件事抹黑成「暴動」,參與者是「暴徒」。這也不難理解,區徽被噴黑,昔日香港旗
Thumbnail
2014 年的佔領被稱為「雨傘革命」,是因為其目的乃實現政制改革,爭取雙普選。昨天七一的佔領金鐘立法會,純粹由林鄭無回應五大訴求所蘊釀的民怨激發,此更應被稱為「起義」,「金鐘起義」。 當然,看在中共及其傀儡眼中,他們一定要把整件事抹黑成「暴動」,參與者是「暴徒」。這也不難理解,區徽被噴黑,昔日香港旗
Thumbnail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Thumbnail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Thumbnail
十三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些什麼?「遊行人數多寡非重點,憂慮只是因為未明白實況」。張講這番話,跟湯家驊有什麼分別?湯家驊說:「反對聲音皆為政治口號,政府不值得讓步」。 一個是政府官員,一個是行政會議成員,如此不屑民意,難怪警方刻意「報細數」,十三萬變兩萬,有網友比對二零一七年
Thumbnail
十三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些什麼?「遊行人數多寡非重點,憂慮只是因為未明白實況」。張講這番話,跟湯家驊有什麼分別?湯家驊說:「反對聲音皆為政治口號,政府不值得讓步」。 一個是政府官員,一個是行政會議成員,如此不屑民意,難怪警方刻意「報細數」,十三萬變兩萬,有網友比對二零一七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