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玩手機,如何滑得更聰明?

2022/02/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Z世代(Generation Z),包括我們這一代,受到科技產物的影響很大,他們自小就是同時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而科技發展形塑的社群關係與價值觀深深地影響我們。
Credit: Robin Warrall|Unsplash
一舉一動都離不開網路科技之下,我們大部分的休閒時間理所當然地,也將眼球佇足在那小小的6吋螢幕上,根據市場調查機構《App Annie》統計 2021 年裡全球手機使用情形,在2021年裡使用者花了 3.8 億個小時在行動裝置上,每人平均每天會花 4.8 小時在應用程式上,比 2019 年提升 30%。
Credit: App Annie
而科技巨頭掌握著我們的個人資料,利用演算法與各種手段,讓我們更沈迷於此,幾乎無人不深受演算法所控制,但我們可以反過來運用這個機會,來盡情探索能增長知識的學習來源。
總是想不起來在哪看過
我們都得承認,記憶力永遠不可靠,我常常在無意間瀏覽到好作品,等到下次專案要搜尋做為參考時,卻像掉入網路黑洞一樣,無邊無際又遙不可及,眾裡尋它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亦無迴響,此時便展現資料庫無形中的價值。
從各種社群開始,打造自己的資料庫
其實建立資料庫的行為大家應該都有過,例如出發去旅行之前,將當地想吃的店跟想去的景點,都先儲存起來,這種行為就是替自己建立資料庫,也讓未來的自己能夠更方便、更快速地擷取所需。
而同樣的事情能夠靠著演算法在社群軟體上做得更好,動動手指就能獲取新知,這個想法來自於我身邊的一位朋友,當時他正在讀資工研究所,而他的論文題目寫的是程式資料庫(Database),他同時也熱愛科技新創、程式撰寫等知識,於是他在 Twitter 大量地追蹤,科技界的名人、資工界的先驅前輩們,抑或是分享這類資訊的推播帳號,他們時常會分享有益的 Insight,可能來自企業內部的工作模式,對產業趨勢的見解等,都讓我的這位朋友,時刻補充著自己領域的知識,也深化他的思考模式。
我如何用 Instagram 打造自己源源不絕的靈感來源
而以我自己為例,我本身是一名動畫設計師,欣賞他人的設計作品、設計方法、追蹤設計界的前輩就成為了我資料庫的建立依據。我創建了一個新的 Instagram 帳號,專門追蹤國內外的 Motion Design Studio, Agency, Production House,以及一些個人動畫師、設計師、字體設計師等等。除此之外,我也會使用 Instagram 的珍藏功能,來將我看到的好點子、或是很棒的作品儲存起來並分門別類。這樣我日後在各式各樣的專案上,都能很快取得我要的資訊,這樣做很棒的一點是,常常有看到的好作品或是特定的畫面在腦海,但就是想不起來是誰做的,但當我打開我的資料庫,稍微滑一下就能迅速幫助我恢復記憶,無論是連結到外部的 Vimeo, Behance 等常用的設計平台,或是設計師與工作室的個人網站等,都讓我在找尋資料時更加有效率。
特地創辦來追蹤動畫與設計領域的帳號,
常得到額外的推播,珍藏的分類也能幫助我快速找到特定的項目 (個人 Instagram
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資料庫的一大重點是,最好與日常的帳號分開,無論是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避免過多的雜訊,讓自己使用智慧型手機時更有邏輯,也讓自己無論是在工作或是在放鬆時都能專注其中,當你放鬆看貓貓狗狗、有趣迷因,與朋友DM聊天時,不會又突然看見一篇與工作有關的設計論文,而破壞氣氛,或是在思考啟發靈感時,花了太多時間重複看貓咪滑倒的搞笑影片,而失去效率。
Twitter 則用來追蹤 Web3 與 Blockchain 的資訊 (個人Twitter)
更重要的是,你想建立什麼樣的資料庫都可以,你也可以針對自己的喜好來做調整,因為網路什麼樣的資訊都有人分享,這一切背後的邏輯就在於整理與分類,而演算法會根據我們的偏好繼續推播給我們類似的 Inspirations 來節省大量搜尋的時間,日復一日,我們的靈感來自全世界,而且源源不絕。

嗨!我是丞平,著迷於視覺藝術、設計與圖像,深信文化是人類最強的力量,致力於工作中創作、學習與分享。拙作涉入藝術設計文化,更著眼於藝術設計工作者,如何成長,思考、經營並且增加自己工作的價值,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並覺得有幫助,歡迎追蹤、留言、贊助,就能即時獲得好內容。我的臉書專頁也會定期整理推播藝術設計相關的內容,歡迎跟著我的文字,盡情享受文化藝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會員
34內容數
嗨!這裡是動畫師的設計筆記,好的動畫源自於好的設計,Every good motion starts from good design,在這裡我們高談闊論動畫藝術與圖形設計,共同分享對動畫設計的熱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