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儒教文化正不斷崩塌,韓國高齡者嚴峻的老年生活

2022/02/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比日本更不可靠的年金制度,誰來照顧這些老者?
原文發佈日期:2022.1.21
原文作者:田中 美蘭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田中 美蘭:韓國作家)
對韓國的高齡世代來說,認為最大的美德是「孝順父母」,儒教觀念在這裡依然深植人心。在韓國的民間故事當中,甚至有犧牲自己救父母的故事。「奉養年邁父母理所當然」、「照顧老人是媳婦的工作」、「不應該把父母送到老人院或者請看護」等,韓國老年人們非常期待孩子能夠盡孝。
但是,高齡世代的理想世界如今正開始嚴重崩壞。其背景在於,韓國正面臨著比日本更嚴重的少子高齡化社會。
對於「家庭」相當執著的韓國高齡世代,特別容易因為孩子的關懷而獲得幸福感或優越感。當老人們聚在一起時,經常可以看到大家爭相誇耀自己的兒子、女兒或者他們的配偶的光景。
對於孩子,一般認為生下男孩非常重要。過度期待男孩誕生的觀念,導致得知胎兒性別為女孩時,許多人會要求墮胎。在2000年之前,甚至出現韓國明令禁止醫生在生產前告知產婦胎兒性別的法律。
但在近10年間,筆者感覺到老人們的觀念開始在改變。韓國的老人無論好壞都很愛聊天,特別是遇到帶著孩子的人,經常主動搭話。在這些談話當中,若是聊到孩子的性別話題時,經常會聽到「最好生個女兒」的發言。
現在,當不相關的第三者若是對他人懷孕、生產、育兒發出意見時,很容易被認為是騷擾而遭到批判。對於小孩性別的觀念依然存在著「生一女一男是200分,生兩個女兒是100分,生兩個男孩是50分」等,這種在性別議題上容易受到撻伐的表現。
但使得老人們眾口一致說出「女兒好呀……」的背後原因在於,「經常聯絡、常回家,會陪著去醫院跟外出購物的一般都是女兒」。老年人的世代從年輕時就彷彿被下了詛咒一般,認為「男人必須繼承家業」、「長男是最特別的」的價值觀根深蒂固。到了現在,卻出現「每當發生什麼事,女兒比兒子對父母還要貼心」的情形,實在是非常諷刺。
不管是兒子好還是女兒好,說到底都是因為「養兒防老」的觀念還存在所致。
這當中,甚至出現不少老人因為幫兒子或女兒出買房資金,所以跟兒女約定「有義務與父母一週吃一次飯」,或者鉅細靡遺的簽訂合約約定入院時必須來照顧等內容。
不可靠的韓國年金制度
(繼續閱讀......) (※由於JBpress翻譯版權,請點選開啟閱讀全文)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波波先生
波波先生
台灣台南18年,台北12年,日本東京6年持續中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