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儒教含有「儒教」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宗教跟生活的交錯 安樂死為什麼無法流行,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宗教" 不管是多偉大的人,99%都有宗教信仰信仰 沒有任何公式可言,但卻是人類在這世界上生活上的基礎跟精神來源 如果沒有神佛、沒有上帝、沒有妖魔鬼怪的玄學,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非常無聊,因為沒有期望、沒有希望,也不怕死後的懲罰,只要無聊過完一生,然後怕
Thumbnail
2024-02-12
2
「孝親」儒教文化正不斷崩塌,韓國高齡者嚴峻的老年生活比日本更不可靠的年金制度,誰來照顧這些老者? 從韓國的影劇當中,不難發現這個國家對長者的遵從文化,並以儒教大國自豪。 但這一套文化系統隨著社會變遷,正不斷瓦解......
Thumbnail
2022-02-25
4
植物與人:草木、正教、鹽鐵論(下)雖然在華夏文化中,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或兒女「成材」,而不是「成草」,但是,壽命較長的「大樹」不免要面臨更多的外在挑戰。儒教。作為一棵在唐宋發展出主幹的樹,在元明時又有什麼新發展呢?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2022-02-15
3
植物與人:草木、正教、鹽鐵論 (中)我們不光可以從「木」的「典型」探討「草木之別」,也可以從「草」的「典型」來討論。如果,我們將政府視為「木本」,民間視為「草本」,或許我們就可以對西漢期間舉辦的「鹽鐵論」為何最後淪為「無謂的爭辯」有更進一步的解讀。
Thumbnail
2022-02-06
2
植物與人:草木、正教、鹽鐵論 (上)雖然大多數人會覺得「草」與 「木」不難分辨,但其實對植物學人來說,草與木的差別其實有很多模糊空間。如果,將儒教文明比喻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會是怎麼樣的一棵樹呢?
Thumbnail
2022-02-01
6
小時了了,大有異見 |談「孔融讓梨」背後的漢族世家大歷史「孔融讓梨」的故事因為「二十四孝」的流傳在華夏世界一度為人所熟知,然而,但是,被東西文化夾擊的現代華人對孔融長大後的兄弟關係其實不太清楚。小孔融懂得讓梨給哥哥,那麽,孔融長大後又有什麼成就呢?為何許多網路文章又共同只孔融白目呢?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2021-10-09
8
北極星和他的夜空|談「源氏物語」背後的日本平安時代的宮廷文化「源氏物語」被許多人評為世界史上第一篇傑出長篇自是許多藝文愛好者想要慕名一窺堂奧的作品。不過。這部寫於日本平安時代的物語究竟要如何解讀,歷史推理派其實可以跳脫鴛鴦蝴蝶派的看法,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儒家對中日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2021-05-17
3
和而不同的法國國家格言5月7日,No. 127,和而不同的法國國家格言 #自由、#平等、#博愛——法國國家格言
Thumbnail
2021-05-07
1
讀《醬缸震盪》—中華的卑劣與迷思 辯護之餘 ------------------------------------------------------------- 前先讀了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甚感驚駭,當然這些文字放在今天的台灣語境中會覺得不過是批評時政,已經享受著言論自由的我們當然會覺得稀鬆平常,但是只要放回到三十年前,
Thumbnail
發佈在
曾友俞
2020-12-15
4
《儒禍》 這是前衛出版社的出版物,每一個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各有不同的類型,長期閱讀就可以發現這件事,而前衛出版社的出版品就如同社名一般是很「前衛」的,所以他們的目標與其說是詳細說明,倒不如說是在拓展疆界,而這本由黃文雄在日本出版很明顯的是在對應「黃禍」這個名詞,而比起血統與膚色,可以從本書內容得知的是他認
Thumbnail
發佈在
曾友俞
2020-05-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