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去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在每日確診過萬,心裹納悶,找點娛樂, 在疫情底下只有留家看電視吧!我特別喜歡看旅遊及飲食節目。呢段日子看過的地方比幾十年親身到的多百多倍。
當中,最感興趣還是介紹當地美酒佳餚的節目。每個國家,地域食栽多不勝數,烹調也千變萬化。我自己也因年紀漸長,對飲食喜好也不同階段。
剛剛入行時,對西方文化極為傾慕、法國菜的繁復工序,意菜的直接,西班牙的豪邁;還有當地的佳釀,星星餐廳;花光了金錢啊!
之後又到日韓食潮了,我也做了幾年的哈日呢。現在還是覺得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各省各市都有不同風味,豐儉由人,有辣的,麻的,濃味,淡味;山珍海味,又因每個當地人因個人口味而改變。菜式,味道多到不能盡言。我看了多季「老廣的味道」,「風味人間」;還是意(遊)未盡呢!
之前最近最易遊歷地方,現在好像要去太空一樣難哦。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凡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下的香港人們 經過了二年多,新冠變種了又變種;我們政府應對及政策卻仍然不思進取呢!既不願共存,要所謂清零;另外對外又不封關,執法疏忽。導致屢次爆發傳染風波!現在企業盈利清零、打工仔戶口,儲蓄都清零。 有些基層家庭生活更受影響,不能糊口,引致慘劇。
疫情下的香港人們 經過了二年多,新冠變種了又變種;我們政府應對及政策卻仍然不思進取呢!既不願共存,要所謂清零;另外對外又不封關,執法疏忽。導致屢次爆發傳染風波!現在企業盈利清零、打工仔戶口,儲蓄都清零。 有些基層家庭生活更受影響,不能糊口,引致慘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以推薦對象平日的生活體感來設計反差,旅遊體驗通常不錯。
Thumbnail
出國旅遊,除了觀賞當地山川地貌,古蹟景點之外,當地美食應也是興起出遊的誘因。作者在烏茲別克尋覓當地傳統美食,連續探訪了幾處傳統餐廳,品嘗當地特色菜餚,細談每一道料理的印象和風味。
Thumbnail
"瘋迷歐洲"這個專題我也寫了快一年,固定每週二出版,從未間斷。除了介紹美景、古蹟、美術館等等,也有街頭藝人、舞蹈、足球等貼近庶民生活的內容。不少人問我,啊吃的呢?不要一直寫教堂、古蹟、美術館什麼的,寫點吃的啊?難道你都不吃東西的嗎?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走在當地的傳統市場,店家將尚存著溫熱的剩菜飯倒入水溝中,餘溫碰上冷冽的零下空氣讓路上直冒煙氣,或許是這種踏入不平凡的日常吸引著我,也或許是知道在這世界上有千百種生活的方式讓我有種安全感。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外燴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用餐方式,更是美食文化的大融合,呈現出多元口味的饗宴。從外燴推薦到外燴點心,從外燴廚房到外燴公司,每個細節都散發著獨特的美食風情。 1. 外燴推薦:品味的藝術 外燴推薦彷彿是一場品味的藝術展,不同廚師運用獨到的創意,將各種風味融入料理中,打造出一場場令人驚艷的美食
Thumbnail
隨著人們對美食品味的不斷追求,異國風味外燴成為了矚目的焦點。從外燴服務到BUFFET外燴,從自助式外燴到戶外婚禮外燴,各種外燴形式彷彿帶領著人們走進了一場精彩的美食之旅。 1. 台北歐式外燴的優雅雅致 歐風盛宴的引領者: 台北歐式外燴以其優雅雅致的風格成為異國風味外燴中的引領者,將法式浪漫、意大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以推薦對象平日的生活體感來設計反差,旅遊體驗通常不錯。
Thumbnail
出國旅遊,除了觀賞當地山川地貌,古蹟景點之外,當地美食應也是興起出遊的誘因。作者在烏茲別克尋覓當地傳統美食,連續探訪了幾處傳統餐廳,品嘗當地特色菜餚,細談每一道料理的印象和風味。
Thumbnail
"瘋迷歐洲"這個專題我也寫了快一年,固定每週二出版,從未間斷。除了介紹美景、古蹟、美術館等等,也有街頭藝人、舞蹈、足球等貼近庶民生活的內容。不少人問我,啊吃的呢?不要一直寫教堂、古蹟、美術館什麼的,寫點吃的啊?難道你都不吃東西的嗎?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走在當地的傳統市場,店家將尚存著溫熱的剩菜飯倒入水溝中,餘溫碰上冷冽的零下空氣讓路上直冒煙氣,或許是這種踏入不平凡的日常吸引著我,也或許是知道在這世界上有千百種生活的方式讓我有種安全感。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外燴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用餐方式,更是美食文化的大融合,呈現出多元口味的饗宴。從外燴推薦到外燴點心,從外燴廚房到外燴公司,每個細節都散發著獨特的美食風情。 1. 外燴推薦:品味的藝術 外燴推薦彷彿是一場品味的藝術展,不同廚師運用獨到的創意,將各種風味融入料理中,打造出一場場令人驚艷的美食
Thumbnail
隨著人們對美食品味的不斷追求,異國風味外燴成為了矚目的焦點。從外燴服務到BUFFET外燴,從自助式外燴到戶外婚禮外燴,各種外燴形式彷彿帶領著人們走進了一場精彩的美食之旅。 1. 台北歐式外燴的優雅雅致 歐風盛宴的引領者: 台北歐式外燴以其優雅雅致的風格成為異國風味外燴中的引領者,將法式浪漫、意大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