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份子》楊德昌 電影評論

2022/02/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部電影的名字《恐怖份子》,非常直接的點出都市化社會的文明通病,人人都是恐怖份子,彼此交錯雜亂的利害關係在社會中織成一片隱形的蜘蛛網,就如同電影裡的每個角色,對於另一個某人來說,都是恐怖份子,透過小說與電話連接起的關係,讓每位角色之間原先若有似無的關係線漸漸地浮現出來。每個人看似安分守己卻又危險、搖擺不定的社會定位,讓每個人背後苟延殘喘的生活壓迫一一顯露,大家起初都是伸出自己的手去與另個人搭起橋樑,然而最後眾觀來看搭起的卻都像是斷垣殘壁。
我認為用恐怖份子來比喻這個社會現象非常貼切,認知中的恐怖份子通常身上配戴著危險裝備,對其他人造成生命與自由的不安感與威脅,把這套用在整個社會層面之中,其實也是相同的,那些不安與脅迫透過什麼傳遞了呢,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情感,甚至是依賴、信任,像周郁芬與李立中,起初他們是夫妻,隨著時間他們成為了彼此的“恐怖份子”,那是一份情感與寄託上的不自由與恐懼,而這也令我難過,我會想了解他們一開始是怎麼決定走到一起,成為夫妻的呢?時間就是這麼無情地將他們的差距表露無遺,讓這段關係不再純粹,而是夾帶了許多懷疑跟不安令其變得混濁。
女性與男性角色的分析,我想舉周郁芬與李立中為例,可以看出周郁芬與李立中是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互不過問對方生活,要說這是保有對對方的一點尊重與自由,我認為他們卻是連基本的一點關心問候都不存在著,周郁芬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可是卻可以透過她總是找小沈談心事的畫面看出,丈夫無法給予她要的情感連結,因為寫作的緣故,導致郁芬就像被關在鳥籠裡的小鳥,書房成為了枷鎖,隔開了郁芬與外面一切的連結,包含李立中。
而李立中是個極壓抑且被迫世故的人,例如為了更好的職位出賣好友,儘管內心百般個不願意,但李立中將家中的責任一肩扛起,認為自己有這個責任讓夫妻倆的生活更好更寬闊,而在這整個生活的加壓之下,李立中就像一個逐漸膨脹的氣球,最後仍抵擋不住生活的擠壓,走向了破洞消氣的結局,當李立中對局長朋友撒謊說他升官的時候,我感到好無奈好無奈,能夠看出最後一根稻草已經抵抗不了了,我們都逼迫著對方成為了恐怖份子,最後自己也成為了恐怖份子,結局的呈現非常有意思,它不只限縮在單一走向,然而無論是哪一種結局,整個社會的恐怖份子仍然存在且無限地繁衍著,無形的傷害著彼此。
    沒有夢想的Kamaria
    沒有夢想的Kamaria
    還不習慣台北和下雨天,經常忘記帶傘。 #新詩創作 #生活碎片 #成長日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