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開庭都用U會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先說結論:U會議作為視訊會議軟體表現不俗,對於遠距開庭仍有可改善之處。但對於司法數位轉型無疑仍是一大助益。

U會議是什麼?

U會議和Google Meet、 Microsoft Teams類似,都是提供線上視訊/語音會議的軟體,由訊連科技所開發。U會議軟體支援Windows、Mac OS、 Android、 iOS(但並未針對iPad OS進行優化)等平台,如果只是純粹參加他人發起的會議,也可直接使用網頁版,跨平台做得算是不錯。

為何遠距開庭使用U會議?

由於全面適用遠距開庭制度是拜 Covid-19 疫情所賜(相關文章:法院不是第一次遠距開庭),所有的制度在短時間內即由司法院公布、執行,我也不是很清楚為何司法院會挑選U會議作為法院遠距開庭的軟體。個人猜測是因為U會議的開發廠商為國內廠商訊連科技,採購上較為容易(法院用的是付費版,單場會議可超過30分鐘)。

法院可多活用U會議

U會議在網路上沒有太多教學資源,司法院為此自行推出教學影片教學手冊,基本上足敷大眾使用。但法院身為遠距開庭的主持人,應當可以再多加活用U會議的各項功能,以提升遠距開庭的品質。

善用分組討論功能

若參與開庭的原告、被告有聘請律師,法院可善加利用分組討論功能,提供當事人與律師私下討論的空間 (取代實體開庭當事人與律師咬耳朵的功能,這非常重要!)。

若是在調解的情況,調解委員需要分別與其中一方討論的時候,也可以開啟分組討論功能,調解委員可隨時加入不同方的討論,增加調解成功的機率。這個分組討論的功能,甚至比實體調解時,先請一方暫時離開來的更有效率。

目前法院都是採取將需要暫離的一方移至等候室,浪費了U會議所提供的好功能啊!

可開設旁聽帳號

實體開庭時,除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如兒少、家事、性侵等),各法庭都配有旁聽席,任何人都可進入法庭旁聽。然而遠距開庭時,需有會議代碼才能加入,使得旁聽變成不可能。

raw-image

法院的旁聽制度除了可以保障公開審理的程序正當之外,同時也是很多實證研究、法庭觀察的第一手資料來源,不應該因為遠距開庭就被放棄。

然而為了兼顧開庭當事人的權益,法院開庭並不適宜直接直播在法院的備用法庭或其他處所開設「延伸旁聽席位」,或是進行「遠距旁聽」應該是較為適當的做法。法院開設旁聽帳號加入開庭,並利用投影設備將旁聽帳號的畫面,在備用法庭或其他處所公開播放,可同時兼顧公開審理與分散人流的目的。

U會議還有哪些不足?

平心而論,U會議做為一款視訊會議軟體,表現算是不錯。但對於遠距開庭,還是有些不足。

缺乏防竊錄功能

U會議雖然具有浮水印功能,但並不能區分是哪一個帳號所顯示出來的畫面。也就是說,即使開庭畫面遭到竊錄,也無法追溯是誰所外流。

這部分應可參考ZOOM的浮水印功能將帳號或使用者名稱以浮水印方式壓印在畫面上,即可杜絕螢幕錄影外洩的風險。

至於錄音,或許可以採用數位音訊浮水印的技術來防範,目前尚未有視訊會議軟體推出類似功能。但實體開庭時,其實也有被偷偷錄音的問題,或許並非當前急需的功能。

缺乏私訊功能

U會議雖然提供會議中傳送訊息的功能,但傳送的訊息所有與會者都能看見。遠距開庭時,有時候律師與當事人、律師與律師之間會需要「咬耳朵」,倘若不適合採取上面提到的分組討論功能時(例如對造正在講話),私訊功能就非常重要。

這部分應可參考ZOOM的分眾訊息功能Cisco Webex會議聊天功能,或是Microsoft Teams本身的對話功能,讓當事人或律師能在不中斷開庭的狀況下,也有充分、即時溝通的機會。

司法不能永遠依賴實體與紙本

誠如我在〈法院其實不是第一次遠距開庭〉一文最後一段所提到,數位化是當今趨勢之一,在工作都漸漸可以遠距的時代,法院不能墨守非得要實體開庭不可的成規。數位化同時也能提升相關審判資料的保存量與保存年限,對於日後統計或調閱都有正面幫助。

然而,數位化同時也會帶來資訊安全的問題,但這並非拒絕數位化的理由。就如同實體開庭也可能面臨人身傷害的風險一般,法院以配置法警的方式解決。面臨資安問題,法院也可配置相關數位人才,確保法院的資訊安全。

如今法院因為 Covid-19 疫情,將實體開庭轉成線上遠距開庭,無論用的是哪種軟體,都是跨出司法數位化的一大步。希望司法院能持續改善相關制度與措施,將遠距開庭變成常態性的選擇之一,除了紓解法院人流,更能加速推動司法數位化的願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YB的沙龍
40會員
52內容數
正在就讀法律系的你,一定耳聞過司律考試,甚至已經下場考過。我有幸從考海中上岸,希望透過我的經驗,幫助正在迷惘、焦急、或是洩氣的你/妳。專題內容包含是否要參加考試、如何準備考試、面授與函授的優缺點比較等等,幫助你/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方。
GY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2
現行的文創法10-1條,無論立法者是有意還無意間選邊站,都有邏輯上的問題。如果用搶票機器人的購買者需要被判刑,那用搶票機器人的黃牛,理論上應該加重刑度,才符合邏輯。如果10-1條的出現,是因黃牛掃票行為而起,邏輯上第3項的適用對象應該改成與第2項相同的「黃牛」,才不會讓人有種開發者衰小坐牢的感覺。
Thumbnail
2024/04/22
現行的文創法10-1條,無論立法者是有意還無意間選邊站,都有邏輯上的問題。如果用搶票機器人的購買者需要被判刑,那用搶票機器人的黃牛,理論上應該加重刑度,才符合邏輯。如果10-1條的出現,是因黃牛掃票行為而起,邏輯上第3項的適用對象應該改成與第2項相同的「黃牛」,才不會讓人有種開發者衰小坐牢的感覺。
Thumbnail
2024/03/26
2023年底,電信界最大的新聞應該是台灣之星和亞太電信走入歷史,台灣的電信商再度回到三雄鼎立的局面。本文將利用過往台灣之星的網路吃到飽門號進行個人伺服器的架設,並探討通訊埠轉發、CGNAT、IPv4、IPv6的問題,並嘗試提出3+1種解決方式。
Thumbnail
2024/03/26
2023年底,電信界最大的新聞應該是台灣之星和亞太電信走入歷史,台灣的電信商再度回到三雄鼎立的局面。本文將利用過往台灣之星的網路吃到飽門號進行個人伺服器的架設,並探討通訊埠轉發、CGNAT、IPv4、IPv6的問題,並嘗試提出3+1種解決方式。
Thumbnail
2024/01/15
相較於英文的軟體授權條款,CC條款簡單的多。但現階段台灣智財法還無法完美的函攝CC條款,這對於強調在地化的CC條款尤為刺痛。希望藉由本文促進大眾對開源模式的了解,早日在智財法中納入相容於copyleft的規範架構。
Thumbnail
2024/01/15
相較於英文的軟體授權條款,CC條款簡單的多。但現階段台灣智財法還無法完美的函攝CC條款,這對於強調在地化的CC條款尤為刺痛。希望藉由本文促進大眾對開源模式的了解,早日在智財法中納入相容於copyleft的規範架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張明信片激起了我居家避疫平靜的生活,原來是法院要我出席陪審員挑選,經過十數次的電話查詢,終於確定雀屏中選。到法院報到時,休息室已有四十餘人在等候,各人的臉色深沈,防疫期間會有誰願意拋頭露面,來管別人家的事。未久,就被帶到法庭,排成梅花座,空間顯然不夠,法官說明這是「疫後第一庭」,請大家多包涵。
Thumbnail
一張明信片激起了我居家避疫平靜的生活,原來是法院要我出席陪審員挑選,經過十數次的電話查詢,終於確定雀屏中選。到法院報到時,休息室已有四十餘人在等候,各人的臉色深沈,防疫期間會有誰願意拋頭露面,來管別人家的事。未久,就被帶到法庭,排成梅花座,空間顯然不夠,法官說明這是「疫後第一庭」,請大家多包涵。
Thumbnail
【生活話題】調解有用嗎?法官直接審判不是更快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新聞中都會聽到當事人後來決定私下和解,為什麼當事人後來會決定利用調解程序結束雙方的紛爭呢?如果是訟爭性的案件,不是應該在法庭上由法官判決才會更有效率?到底調解的功用為何? 本週許律師將探討與調解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生活話題】調解有用嗎?法官直接審判不是更快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新聞中都會聽到當事人後來決定私下和解,為什麼當事人後來會決定利用調解程序結束雙方的紛爭呢?如果是訟爭性的案件,不是應該在法庭上由法官判決才會更有效率?到底調解的功用為何? 本週許律師將探討與調解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評議秘密原則 今天民事訴訟法課堂討論到法院組織法第106條的評議秘密原則,也就是合議庭法官共同形成判決的秘密會議,其過程成必須保密,其制度目的是為了: 避免危害司法威信:使合議庭的對外意思表示具一致性,避免矛盾判決 使參審法官們共同負責、保護人生安全、使法官能獨立審判:主要為避免面對當事人之壓力
Thumbnail
評議秘密原則 今天民事訴訟法課堂討論到法院組織法第106條的評議秘密原則,也就是合議庭法官共同形成判決的秘密會議,其過程成必須保密,其制度目的是為了: 避免危害司法威信:使合議庭的對外意思表示具一致性,避免矛盾判決 使參審法官們共同負責、保護人生安全、使法官能獨立審判:主要為避免面對當事人之壓力
Thumbnail
目前尚未聽說有律師事務所重啟遠距辦公或分流上班,不過,依據WHO的看法,Covid-19疫情短時間內還不會降為「區域流行」,提升防疫警戒的風險仍然存在。事務所若想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衝擊,短期內或許還能以分流上班的方式進行,但長期來看,釜底抽薪的辦法仍然是提升事務所的「遠距」能力。
Thumbnail
目前尚未聽說有律師事務所重啟遠距辦公或分流上班,不過,依據WHO的看法,Covid-19疫情短時間內還不會降為「區域流行」,提升防疫警戒的風險仍然存在。事務所若想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衝擊,短期內或許還能以分流上班的方式進行,但長期來看,釜底抽薪的辦法仍然是提升事務所的「遠距」能力。
Thumbnail
今年的感染人數雖然較去年多,但工商活動仍然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我認為司法院核定三個月的全面適用遠距開庭期間,更像是一種備用方案,而不是替代方案。多數的法院、地檢署應該還是會採用實體開庭的方式,或者在辦案期限允許的狀況下,延後開庭。
Thumbnail
今年的感染人數雖然較去年多,但工商活動仍然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我認為司法院核定三個月的全面適用遠距開庭期間,更像是一種備用方案,而不是替代方案。多數的法院、地檢署應該還是會採用實體開庭的方式,或者在辦案期限允許的狀況下,延後開庭。
Thumbnail
前言 香港近兩任的律政司長(香港政府法律部門的最高級官員)都是仲裁的專家,而香港政府多年來亦積極發展和推廣仲裁,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一下仲裁的特色和限制。
Thumbnail
前言 香港近兩任的律政司長(香港政府法律部門的最高級官員)都是仲裁的專家,而香港政府多年來亦積極發展和推廣仲裁,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一下仲裁的特色和限制。
Thumbnail
輿論對於審判未必都是負面影響,要避免未審先判,可以用視訊代替直播。視訊旁聽是補足人民參與審判的最後一塊拼圖。
Thumbnail
輿論對於審判未必都是負面影響,要避免未審先判,可以用視訊代替直播。視訊旁聽是補足人民參與審判的最後一塊拼圖。
Thumbnail
U會議作為視訊會議軟體表現不俗,對於遠距開庭仍有可改善之處。但對於司法數位轉型無疑仍是一大助益。
Thumbnail
U會議作為視訊會議軟體表現不俗,對於遠距開庭仍有可改善之處。但對於司法數位轉型無疑仍是一大助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