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孩子與惡」書本封面

「孩子與惡」書本封面

有的時候看太多教育、心理學這類的書會覺得很膩,內心會有:我不想再看了,不需要你來告訴我怎麼做,我現在只想用自己最直覺的方式就好!

但是最近看完「孩子與惡」這本書真的有種一直以來的疑惑被解開的感覺,邊看邊頻頻點頭:「原來是這樣阿!」

看看現在的旬旬,再想想自己的過去,馬上就有對照組出現了!

總之,內容會讓人想一直翻下去,也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激推!

筆記:

★ 當孩子做了大人心目中的「惡」事,有時候在那個「惡」的背後,潛藏著超過大人常識的高貴情操。

★ 為了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小的時候必須玩過打打殺殺的遊戲,或有過殺死小蟲子的經驗,透過這些遊戲可以切身體會和平是什麼。

★ 孩子以立刻就會被發現的方式偷東西,是在向父母老師發送某種訊息。

在告誡孩子偷盜是一件壞事的同時,也要想辦法發現孩子的訊息。

★ 以善意為名的壓迫:

很多時候,大人「為了孩子的幸福」所做的事,卻導致孩子的不幸。

★ 孩子內心有些東西在萌芽的時候,其型態乍看之下彷彿是一種「惡」,但大人往往在看到它的轉變之前,就把它初生的芽摘除了。大人的「善意」就是如此強大!

★ 新的想法與創造性,和既存體系是不能相容的,一旦固執於既存的體系,很多時候它們就會被烙上「惡」、「錯誤」的烙印。

★ 自我實現的萌芽,常常是以「惡」的型態出現的。

★ 現在的學校教育把「盡快尋找正確答案」視為良善的價值,孩子受到越多這樣的訓練,發展新想法的可能性也就越受到傷害。

★ 嘗試新的探索,必須脫離既存的路線,踏在前人足跡未至的地方,這樣的路充滿危險,甚至被視為「惡」。一個人如果不夠堅強,沒有足夠的力量,以挑戰這種意義下的「惡」,那麼創造性與他是無緣的。

★ 正因為我們敢於給予孩子走在危險道路上的自由,創造性才能從中萌芽,承受這樣的危險度,正是大人的責任。

★ 大人若想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就需要延緩、保留善惡的判斷,並且承受善惡相對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身為大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與強度才行。

★ 大人其實可以更放心地相信孩子們的智慧。

★ 越是不安的大人,越沒有辦法信任孩子。

大人們把殘酷的故事改寫成比較和緩的樣貌,其實是為了減輕自己面對內在的真實所產生的不安,只是大多數人並沒有發現這一點,但是不論如何偽裝,孩子們都看得很清楚。

★ 如果都不讓孩子接觸任何這類殘酷的故事,孩子們會有什麼反應?可以想見,他們會自己創造出殘酷的故事來。

★ 當父母一味地只提供「健康無害」的故事,孩子就會自己幻想殘酷的故事,或者從其他的來源尋找這樣的故事,孩子們的靈魂欲求無限的自由。

★ 孩子們聽到「殘酷的故事」,會從內在去認識它,吸收它的意義,也因此失去了做殘酷事情的必要,對於殘酷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孩子,反而會成為殘酷的犧牲品。

★ 所謂活著,就是走自己的路,所以,當一個人想要走自己的路的時候,是不容許任何人走在他前面,預先幫他規劃好路線的。

20211110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 Lai的沙龍
7會員
33內容數
Han L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7
每週,我和我的健身小夥伴-旬旬,會找一天相約去社區的健身房跑步! 旬旬跑步的動力就是螢幕上顯示的數字越大,他就越興奮,跑得越賣力!他小小的身軀會邊跑邊不時地伸長脖子探頭看看前方的螢幕。 旬:「麻麻,我跑10分鐘了!你呢?」 我:「我跑6分鐘了!」 過了一會兒⋯。 旬:「麻麻,我跑15分鐘了!你呢?」
Thumbnail
2023/04/17
每週,我和我的健身小夥伴-旬旬,會找一天相約去社區的健身房跑步! 旬旬跑步的動力就是螢幕上顯示的數字越大,他就越興奮,跑得越賣力!他小小的身軀會邊跑邊不時地伸長脖子探頭看看前方的螢幕。 旬:「麻麻,我跑10分鐘了!你呢?」 我:「我跑6分鐘了!」 過了一會兒⋯。 旬:「麻麻,我跑15分鐘了!你呢?」
Thumbnail
2023/04/10
傍晚,我們玩得有點累了,我突然興起問旬旬:「欸!我們來找這個公園裡的三角形吧!看看能找到幾個?」 遊戲馬上開始! 我指著遠方說:「你看!那邊地上的水溝蓋是三角形的!」 旬:「旁邊的三角錐是三角形的!」 我:「嗯!從這邊看的確是!」 「那邊停車場的告示牌!」 「這個支撐樹的三枝竹竿也是!」 「路燈底部
Thumbnail
2023/04/10
傍晚,我們玩得有點累了,我突然興起問旬旬:「欸!我們來找這個公園裡的三角形吧!看看能找到幾個?」 遊戲馬上開始! 我指著遠方說:「你看!那邊地上的水溝蓋是三角形的!」 旬:「旁邊的三角錐是三角形的!」 我:「嗯!從這邊看的確是!」 「那邊停車場的告示牌!」 「這個支撐樹的三枝竹竿也是!」 「路燈底部
Thumbnail
2023/04/10
今天從公園回家的時候,旬旬有點惋惜得跟我說:「我又沒有看到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那時候我正忙著玩!」 事實上,他已經跟我講過很多次,想要好好仔細得看一次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每次他都不小心錯過,猛一回頭,天就已經黑了,可是明明剛來公園的時候還是白天阿🤷‍♂️ 我說:那就代表你每次在外面都很
Thumbnail
2023/04/10
今天從公園回家的時候,旬旬有點惋惜得跟我說:「我又沒有看到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那時候我正忙著玩!」 事實上,他已經跟我講過很多次,想要好好仔細得看一次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每次他都不小心錯過,猛一回頭,天就已經黑了,可是明明剛來公園的時候還是白天阿🤷‍♂️ 我說:那就代表你每次在外面都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本身就是單純美好的化身,他的舉手投足,每一次呼與吸都是美、善和真的詮釋。 而將孩子引向焦慮與不安的往往是大人,是大人滯留還未掙脫出來,無法堅定為孩子指向光明處。
Thumbnail
孩子本身就是單純美好的化身,他的舉手投足,每一次呼與吸都是美、善和真的詮釋。 而將孩子引向焦慮與不安的往往是大人,是大人滯留還未掙脫出來,無法堅定為孩子指向光明處。
Thumbnail
有的時候看太多教育、心理學這類的書會覺得很膩,內心會有:我不想再看了,不需要你來告訴我怎麼做,我現在只想用自己最直覺的方式就好! 但是最近看完「孩子與惡」這本書真的有種一直以來的疑惑被解開的感覺,邊看邊頻頻點頭:「原來是這樣阿!」 看看現在的旬旬,再想想自己的過去,馬上就有對照組出現了! 筆記:
Thumbnail
有的時候看太多教育、心理學這類的書會覺得很膩,內心會有:我不想再看了,不需要你來告訴我怎麼做,我現在只想用自己最直覺的方式就好! 但是最近看完「孩子與惡」這本書真的有種一直以來的疑惑被解開的感覺,邊看邊頻頻點頭:「原來是這樣阿!」 看看現在的旬旬,再想想自己的過去,馬上就有對照組出現了! 筆記: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雲端晨光媽媽的繪本時間,不是一個為了打發掉時間而生出來的活動;也不是為了要施捨誰而展開的同情計畫,更不是天真的以為孩子是天使。
Thumbnail
雲端晨光媽媽的繪本時間,不是一個為了打發掉時間而生出來的活動;也不是為了要施捨誰而展開的同情計畫,更不是天真的以為孩子是天使。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K小姐今天要分享的書是《放手,不放任的教養:不插手不責罵地守護,孩子「自主發揮」,又懂「適可而止」》 作者:小兒科醫師 平井信義 拜讀完這本書,真心希望所有準爸媽/新手爸媽/爸媽/即將要結婚/可能會結婚/想結婚/想生小孩/會生小孩/有意願生小孩/生的出小孩/可能生的出......
Thumbnail
K小姐今天要分享的書是《放手,不放任的教養:不插手不責罵地守護,孩子「自主發揮」,又懂「適可而止」》 作者:小兒科醫師 平井信義 拜讀完這本書,真心希望所有準爸媽/新手爸媽/爸媽/即將要結婚/可能會結婚/想結婚/想生小孩/會生小孩/有意願生小孩/生的出小孩/可能生的出......
Thumbnail
反社會人格與一般不符合社會規範的壞孩子,最大差異就是沒有同理心。 「善良者不會創造。他們缺乏想像力。」作者在這本書一開頭就很勇敢地引述哲學家蕭沆的話,讓總是為了媒體上那些窮凶惡極形象的壞孩子搖頭的大人們,震驚之餘有了不同面向的思考。  我也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一個調查報告,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為人類文明
Thumbnail
反社會人格與一般不符合社會規範的壞孩子,最大差異就是沒有同理心。 「善良者不會創造。他們缺乏想像力。」作者在這本書一開頭就很勇敢地引述哲學家蕭沆的話,讓總是為了媒體上那些窮凶惡極形象的壞孩子搖頭的大人們,震驚之餘有了不同面向的思考。  我也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一個調查報告,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為人類文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