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角上爭何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幼時在台灣某報副刊讀過一篇長文,前清大校長沈君山,記敘和旅日圍棋國手吳清源某次會面的點滴。吳清源表示喜歡白居易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沈君山卻說,那就不好下棋了。不如改為「石火光中已寄此生,蝸牛角上且爭一著」。吳清源聽了只是笑笑,你還年輕。

棋類活動的目標是追求勝利。吳清源的弟子林海峰曾說,倘若有一天不在乎勝負,那就是林該退休之際,可見在棋盤上爭勝是棋手的先決條件,乍看沈君山改的詩句照理更符合棋手心情。但或許吳清源只將爭勝置於棋盤,未與人對奕的日常生活謙和有禮,以致不贊同沈君山的意見。

吳清源一生只關注下棋,起居全然仰賴日籍夫人,實為缺乏生活能力的笨拙之人。據說某次迷路,吳清源毫不慌張,就在原地等候,吳知道夫人會回頭找他,夫人也果然找到吳清源。夫人長年對無清源全心全意的照顧,除了鶼鰈情深,也是愛才吧。若是普通人發生類似的狀況,恐怕會被識者引為笑柄,但發生在吳清源身上,卻成為天才的另一種佳話。世人即便對各式天才多一分優待,卻不妨給彼此多一點點寬容,弱弱相殘實在有點殘忍。

《對酒》:「蝸牛角上爭何事,石光火中寄此生。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對酒》共有五首,「蝸牛角上爭何事」是最有名的一首。五首詩內容差不多,一杯在手,助興解愁,人生沒煩惱。我幾乎不喝酒,難以體會美酒的魅力,但酒是穆斯林世界以外的國際暢銷商品,顯然愛好者不少。

年少之際,不大喜歡這首詩。看淡一切,是不是意味著事事屈從於現實?倘若人人都不爭,社會如何進步?眼見不公不義,豈能視為「蝸牛角上爭何事」,這詩是不是有點鄉愿?這是我曾經的疑惑。

邁入中年,多歷世事,明知現實太過複雜,無法一概而論,我早已不輕易論斷是非。不可諱言,很多的不公不義,需要有志的眾人長期努力,或能稍稍扭轉。而改變過程的種種艱辛,在不關心的外人看來,確實是「蝸牛角上爭何事」。「且爭一著」、「爭何事」都是各自的選擇,各自心安即可,無須期待別人認可。

至於自身,或許不妨確認值得爭取、必須爭取的事務,其他倒是無須太過計教。有所追求,生活才會充滿熱情,否則繁瑣的柴米油鹽,輕易便能消磨志氣,一旦變得麻木,那就不好了。倘若老是關注細瑣之事,由於人的精力有限,遇上比較重要的事,反而不得不草草處理,重要的事無力鄭重料理,或許會留下遺憾。分辨生活的輕重緩急,實為人生智慧。

相同的《對酒》,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讀來卻有不同的感受。詩沒變,改變的是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眼光。走過單純稚嫩的年少,如今一再提醒自己,別成為鄉愿世故的的大人。每個生命階段,都要面對不同的難題。偶爾讀讀詩吧,或能從中有所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97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慈悲,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聽起來是個偉大崇高的辭彙。 今(2005)年初郭強生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代表作「慾望街車」搬上舞台,由吳淡如、林煒分飾白蘭芝與史丹利。儘管對如斯組合不抱期待,熟悉田納西.威廉斯生平的
Thumbnail
2025/05/03
慈悲,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聽起來是個偉大崇高的辭彙。 今(2005)年初郭強生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代表作「慾望街車」搬上舞台,由吳淡如、林煒分飾白蘭芝與史丹利。儘管對如斯組合不抱期待,熟悉田納西.威廉斯生平的
Thumbnail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知否?知否?請問你看懂了什麼? 你覺得很美的這段歌詞,其實亂七八糟,根本毫無意義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 風雨著不透 一任宮長驍瘦 台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 無餘歲可偷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所以莫胡亂做解人
Thumbnail
知否?知否?請問你看懂了什麼? 你覺得很美的這段歌詞,其實亂七八糟,根本毫無意義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 風雨著不透 一任宮長驍瘦 台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 無餘歲可偷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所以莫胡亂做解人
Thumbnail
吳晟的詩文如沃園作物,有光照耀,有川渠灌溉,有蜂蝶往來授粉,有筆耕者辛勤勞動。讀詩者因為進入他的詩中,而離開了書房,尋思率真自然之境。
Thumbnail
吳晟的詩文如沃園作物,有光照耀,有川渠灌溉,有蜂蝶往來授粉,有筆耕者辛勤勞動。讀詩者因為進入他的詩中,而離開了書房,尋思率真自然之境。
Thumbnail
如同心愛的樹木罹患褐根病必須捨棄,年過中年後,就是不斷地告別, 詩人前輩的逝去,時間的長河卻無法停留,一直仍推著你前進。 仍在前進,對於寫作的熱情也亦是如此。吳晟的書房擺著世界各國的詩人的著作,當有一天,雙腳再也無法前行,心靈的自由仍可以相依相伴前往遠方。 導演巧妙運用許多自然景觀,乾枯的河床、
Thumbnail
如同心愛的樹木罹患褐根病必須捨棄,年過中年後,就是不斷地告別, 詩人前輩的逝去,時間的長河卻無法停留,一直仍推著你前進。 仍在前進,對於寫作的熱情也亦是如此。吳晟的書房擺著世界各國的詩人的著作,當有一天,雙腳再也無法前行,心靈的自由仍可以相依相伴前往遠方。 導演巧妙運用許多自然景觀,乾枯的河床、
Thumbnail
​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不多。
Thumbnail
​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不多。
Thumbnail
《他還年輕》以吳晟《濁水溪筆記》為脈絡,從源頭到出海口,刻畫溪州地景,也細述他如何經歷心靈風暴,再次回到自己的書桌,沉澱於文學。 詩人長達兩年的 「不寫」,重新溯源濁水溪,也再次聽見體內涓涓溪水的聲響。 即使天地不仁,卻用最溫暖的懷抱,四面環繞枯乾貧瘠的心田。 這是他不曾說過的浪漫。
Thumbnail
《他還年輕》以吳晟《濁水溪筆記》為脈絡,從源頭到出海口,刻畫溪州地景,也細述他如何經歷心靈風暴,再次回到自己的書桌,沉澱於文學。 詩人長達兩年的 「不寫」,重新溯源濁水溪,也再次聽見體內涓涓溪水的聲響。 即使天地不仁,卻用最溫暖的懷抱,四面環繞枯乾貧瘠的心田。 這是他不曾說過的浪漫。
Thumbnail
幼時在台灣某報副刊讀過一篇長文,前清大校長沈君山,記敘和旅日圍棋國手吳清源某次會面的點滴。吳清源表示喜歡白居易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沈君山卻說,那就不好下棋了。不如改為「石火光中已寄此生,蝸牛角上且爭一著」。吳清源聽了只是笑笑,你還年輕。
Thumbnail
幼時在台灣某報副刊讀過一篇長文,前清大校長沈君山,記敘和旅日圍棋國手吳清源某次會面的點滴。吳清源表示喜歡白居易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沈君山卻說,那就不好下棋了。不如改為「石火光中已寄此生,蝸牛角上且爭一著」。吳清源聽了只是笑笑,你還年輕。
Thumbnail
在我們的成長路上,競爭這件事大概也無可避免。從學位、工作職位、甚至是交往對象,都得經過一定程度的競賽和比較。原本我以為自己是個討厭競爭、也已經放棄競爭的人,殊不知直到最近我才發現自己根本早已在渾然不知的時候不自覺地投入在這個競爭遊戲裡面了......
Thumbnail
在我們的成長路上,競爭這件事大概也無可避免。從學位、工作職位、甚至是交往對象,都得經過一定程度的競賽和比較。原本我以為自己是個討厭競爭、也已經放棄競爭的人,殊不知直到最近我才發現自己根本早已在渾然不知的時候不自覺地投入在這個競爭遊戲裡面了......
Thumbnail
紹軒深深覺得這是一場恥辱之戰,這是一場恥辱的覆盤。  
Thumbnail
紹軒深深覺得這是一場恥辱之戰,這是一場恥辱的覆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