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41 多元嘗試下的經驗分享 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話嘮不用錢

噢哇,同一天要趕二集的份量出來,我是不是又突破自己一點了 (哈。

其實在上一集撰寫的時候就覺得這完全就是同個主題的東西,分開來做我應該會忘記那種連貫的感覺,所以硬是逼自己一下,一集都要寫 2~3 個鐘頭,整個時間都泡進來了,我的天。

最近有同學要邀約我做 podcast,就想到這是不是近年來真的很夯的自製媒體?第 1 集寫出來的時候有朋友就向我推薦可以錄看看,去年暑假也有朋友想邀請我錄一集做來賓,現在則是一個主持的邀約;笑死,好像真的滿有機會做的。

其實有點害怕,因為不管是哪個方案,到目前為止都沒完整生出來。XD

不過我想,這種感覺大概就和我踏入健身房前還挺像的,會有朋友說:你在怕什麼?大家也都練自己的應該是沒什麼啦!

所以基本上要我開始一件事可以說相當容易:保持全盲 (誤。


本週優質節選

raw-image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年紀?如果會認為不重要,那是真的很不重要
  • 神祕學?內建的邏輯真的很吸引人

「嘗試」主題的下集來了。在以前我聊到一些這個社會不是這麼重視的事物時,說實在會避諱談太多,後來覺得也沒什麼不可以,畢竟科學是很發達,但解決不了許多人精神上感冒的情形,當然就需要特別的方法來處理囉。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raw-image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年紀?

其實只要發自內心不認為年齡是做任何事的阻礙,到老以前都沒什麼困難的。

raw-image

終於寫到年紀了,從前我都只是單純去鼓勵有想法的人可以速速行動,不用管別人認為我們做這件事好還是不好。

其實這也是前陣子我在和家裡溝通的事情,我對於點出問題是很直言不諱的,就和我姊講說:我爸媽做最好的地方就是物質,沒話說,不過同時他們最混的就是教育,幾乎沒出什麼力。

細細說明一下這是什麼概念。

我的衛生習慣其實不是家裡建立起來,而是學校同儕的相處壓力使然;在學校裡的人際關係處理,有被家裡打過回票的經驗,所以對我而言成年的路上應該是近乎 100% 所有和自身議題相關的,都是獨自一人在面對。

所以長大之後就不太有倚賴家裡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說近乎零。

提到這件事不是為了數落、挑毛病,最起碼這大概就是別人說的比較「早熟」,但這就是最根本,為什麼家裡在面對我生涯各種重大轉折,無力插手的原因

因為我會很徹底顯露出,在人生轉折的議題上,他們沒有足夠能力幫助我,所以也請不要批判、否決、干涉任何一個生涯上的決定。

這個說法比較強硬,如果套用蔡康永對於情商的看法:小事我可以滿足他們,但大事我要自己做主。差不多就是這個概念。

換言之,我數度因為年齡的問題,有被質疑過重考到底好不好?也被質疑過就算重考了,畢業之後的出路該怎麼辦?等等的問題。

我是選擇性忽略這個「問題」。


為什麼沒有告訴同學我認為的真相?

正是因為生涯問題沒有對錯,所以沒有說的理由。

先前提到:如果一個人想真正自由,第一步就是擺脫框架。

框架就是那些我們已經約定俗成、習以為常的價值觀,這些東西會塑造我們的信念,導致如果我們吃進去可以稱之為「過時」的東西,久而久之成為習慣、成為個性,那麼要回頭就相當不容易。

因為我們已經被內化到覺得「哪有什麼問題」。

所以對於想要,或者其實必須要擺脫框架的人而言,擁有能播種的想法相當相當關鍵。

來講這件事:我曾經看過身邊有位朋友成就真的是不錯,似乎對他而言,每個年紀不僅有必須要達成的目標,更甚要做的比預期的更好,這樣看起來就是對自己的生活「有交代」。

後來我去好奇這件事,才發覺這就是一個把框架發揮到極致的狀態。

因為現階段的朋友們,幾乎還沒有遇過生活等所有基本開銷在求學期間都是由自己支出的,所以這些東西它是建築在經濟基礎上才得以發揮。

現在我依然認為,社會是很現實的 1:1 等價交換。意思是,如果這個時間我沒有拿去做有價的利用,或是那些必須的休息,那我流失的就是將來要負擔在自己身上的成本。

我們要有什麼本錢,能在出社會短短的時間,依然維持這個框架帶給我們認為的生活品質?

如果信我一把,關鍵絕對不是讓自己尋尋覓覓看似很好的工作之中。

而是誠實面對自己,就可以了


神祕學?

上一集提到的是占星,這個部分就來寫寫接觸隨占的一些想法。

raw-image

以為我會寫什麼很冠冕堂皇的嘗試嗎?並沒有。

近一年來我很頻繁的接觸撲克牌占卜。撲克牌占卜據說是塔羅的前身,但由於牌面鮮少會搭上美術圖案,以及牌的花色內容都不如塔羅牌精心配置過,因此多半塔羅師在解讀訊息時,撲克牌都是輔助而已。

為什麼會接觸占卜,是因為我相當需要中立的聲音,不要社會的東西。

其實隨便抓一個人來問問就好,對於每個階段、每件事,如果想要回答的得體一點,會有人講不出來嗎?

所以我不要社會的聲音。

可是我不能放著自己像無頭馬車真的橫衝直撞,需要一股能同時滿足我當頭棒喝及療癒又不偏頗的助力存在

近期有相當數量的朋友、網友已經接觸過我會做占卜這件事,很高興朋友多半都直呼很靈,在我狀態好的時候。

其實在這裡我有話想帶給在此領域門外的人們。

有一次被叫「算命師」的時候其實很不高興,因為台灣人好像習慣會在字義上輕輕褒貶一下,好像我們是拿著人家的生辰八字在做什麼他們不懂的事情。

事實上不管是占星,一個幫助我更了解自己的工具,或是占卜,就像生涯諮詢一樣的聲音,它們所被我擷取的內容,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壓根不是什麼預言未來的舉動。

這點認知希望有幸接觸的朋友能理解到。

像我未來如果會接觸諮詢領域,希望這些東西也能起到輔助的作用,稱呼這些已經在領域內的人是「做諮詢」的,會顯得尊重許多。


至於隨占通常會做什麼樣的題目呢?
  • 我現在想做的事情,能幫助我在人生「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嗎?
  • 我個性上的優勢、劣勢分別是什麼?要如何面對一個新的環境?
  • 今天牌卡想給我的一日祝福

有相當多有趣的題目,小小的列表一下,大概就是這個領域獨特的東西。

怎麼個獨特法?因為一般會解牌的人是不會收到「過度頭腦」訊息的,使用具有靈性的工具,它們自然會有方法,讓你的內在能夠完整,不會被外界的東西消耗掉。

像我這種,不會刻意去討論事情「對錯」的人,卻會去了解那什麼是我「正確」應該要理解到的事情。

什麼是正確?把你這個人靈魂應該要有的樣子用最自然、輕鬆的方式展現出來,在占卜的領域就是一種「正確」。

而心情不錯的時候,我也會時常把牌拿出來和朋友當作聊聊天,希望會給他們不錯的幫助。


會丟臉嗎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其實早前的我相當看不起非科學的東西,雖然還不到指稱怪力亂神的程度,但就是覺得這東西大概一輩子也不會碰。

後來不知道是怎的,有點像以前聽過一些廟宇信仰的故事:有的神明就是要拿你這個不信邪的人做乩身,給對方生活一點小不順、不會受傷的幾次車禍之後,很奇妙的,鐵齒傢伙都會乖乖到廟裡投誠。

用我來比喻,就是對生活太不信邪了,以為人生靠考試可以順多久,只有自己的時候該怎麼辦?

不過這麼說,每個人的信仰確實不一樣,選自己可以接受的就好了,沒什麼特別的。

可能我自尊心真的很強,要擺脫過去包袱是相當困難的事,吃了生活幾記悶棍之後,還是不得不低頭認真點去挖掘新的管道來療癒自己。

不管是從前比較硬派的出走作風,還是後來的接觸神祕學,都有各自的理由和內建的邏輯在。

現在的我都會當有這些經歷是幸運的,解決了生活不少難題。

相信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一片天空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量測事務所
31會員
347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人類量測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