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型人格

計畫型人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點這傾向,如果摸不清事情的全貌會很怕越想越不敢行動。包含目前做自由業也是上網查詢很多功課,看了很多前輩的心得,但目前還是會很多的焦慮不安。但現在換個方向想,如果人生都要知道要幹嘛好像就又變回社會所框架好的公式,又回到了之前覺得被束縛住的感覺。經過這幾天的思考,發現有時候先計畫好就好隨時滾動式調整即可,焦慮感也降低許多。

avatar-img
菜鳥自由譯者的生活
2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工作之餘也積極準備韓檢。因為我個人無法長時間唸書,所以我都把備考期拉長到半年到一年。而時間充裕下,每天的負擔也不會太重,且排讀書計畫時也可以有空間調整。當然語言這東西也不是一蹴可幾,要長年累月的累積。檢定考過了更不是代表自己多強,只是一個開始,同時也當成學習衡量的方式跟目標。身為已經會日語的人來
身為熱愛學習新語言的我,因為口吃這件事情也苦惱不久。記得剛去日本念語言學校的時候,因為口吃時常發表前很緊張,怕「口吃」這個缺陷被大家發現。而越緊張越想表現好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會讓口吃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加上以前咬字有點口齒不清伴隨著大舌頭,因為我念的語言學校班級是升學班身邊的同學大多是中國人,那時候
2019年從日本的研究所畢業回台灣工作開始,做了三份日文業務的工作發現自己好像不喜歡業務這個身份,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無止盡的報告消耗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而在這幾年的上班生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在捷運上看YOUTUBE上的韓文教學頻道而考過韓檢中高級,也因轉換心情撿起許久已荒廢的英文也把多益考到了
在這動盪不安的年代,以為離我們好遠的戰爭,小時候都只有在課本上看到的畫面現在都一一出現在每天的新聞播報中。戰爭加速的通膨跟高房價,資本主義下的我們這年代該如何走沒人知道。隨著網路的發達,當然也創造了很多與以前不同的工作型態。在2023年這一年很幸運的想要走自由譯者這條路的夢想在兩週後開始有案子,一週
最近工作之餘也積極準備韓檢。因為我個人無法長時間唸書,所以我都把備考期拉長到半年到一年。而時間充裕下,每天的負擔也不會太重,且排讀書計畫時也可以有空間調整。當然語言這東西也不是一蹴可幾,要長年累月的累積。檢定考過了更不是代表自己多強,只是一個開始,同時也當成學習衡量的方式跟目標。身為已經會日語的人來
身為熱愛學習新語言的我,因為口吃這件事情也苦惱不久。記得剛去日本念語言學校的時候,因為口吃時常發表前很緊張,怕「口吃」這個缺陷被大家發現。而越緊張越想表現好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會讓口吃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加上以前咬字有點口齒不清伴隨著大舌頭,因為我念的語言學校班級是升學班身邊的同學大多是中國人,那時候
2019年從日本的研究所畢業回台灣工作開始,做了三份日文業務的工作發現自己好像不喜歡業務這個身份,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無止盡的報告消耗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而在這幾年的上班生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在捷運上看YOUTUBE上的韓文教學頻道而考過韓檢中高級,也因轉換心情撿起許久已荒廢的英文也把多益考到了
在這動盪不安的年代,以為離我們好遠的戰爭,小時候都只有在課本上看到的畫面現在都一一出現在每天的新聞播報中。戰爭加速的通膨跟高房價,資本主義下的我們這年代該如何走沒人知道。隨著網路的發達,當然也創造了很多與以前不同的工作型態。在2023年這一年很幸運的想要走自由譯者這條路的夢想在兩週後開始有案子,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