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家人的條件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看了一部日劇「無法相戀的兩人」,探討有趣的非主流議題「無性戀成家」。這讓我回想起在大學時代讀過一本討論多元家庭形式的著作(我只記得是美國當時的社會學研究,書名和作者已經不記得了),是我第一次讀到關於家庭的組成及形式,可以有除了「異性戀雙親&有直系血緣關係的小孩」以外的其他可能,對當年的我來說,帶來了如同邁入異次元世界般的震撼,也正式開啟我對社會學的興趣,因此還主動去修了幾門社會系的課。我從小在所謂的主流傳統家庭中長大,對「家人」的定義,根深蒂固地相信與「婚姻&血緣」有直接關聯。因為血脈相連的羈絆,使得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願意彼此容忍,為了整個家的和諧,家人中任何一員發生了事情,我們都應該義不容辭地立刻挺身幫忙解決;在外面受了委屈,「家」也是我們最好的避風港。直到年紀漸長,認識了更多人之後,慢慢發現從小深信不疑,有關家人及家庭關係的種種理解,其實只是眾多形式中的其中一種。單親父母、隔代教養、家人分居各地、頂客夫妻、同性伴侶、沒有戀愛關係的同居朋友...都可以是家庭的樣貌,在不同家庭中成長的人,自然也對「家人&家庭關係」有不同的解讀。

raw-image

近年來隨著心理學概念的日益普及,關於原生家庭如何形塑個人性格,幾乎已成為普羅大眾都能隨口說出幾句評論的話題。對多數人來說,「家庭」是我們最早學習社會化的環境,「家人」則是我們第一次體認到「與自我不同的他人」的存在(即使是必須生活在機構或寄養家庭的孩子,也同樣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每個人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的確會對心理安全感、人際相處能力、親密關係的建立及維持,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實際上,雖然多數家庭的組成仍然建築在婚姻(或戀愛)&血緣關係上,但家人之間的相處品質,卻並未因為彼此間存在「血濃於水」的生理性聯結、或「白頭偕老」的法律性聯結,而有絕對正向的發展,夫妻失和、手足反目、家人互不關心的情節比比皆是。除了比較宿命觀的歸因於「緣份」,我個人認為是由於傳統上多數人仍將「家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因此對家人間的個體界線缺乏基本的尊重,也很容易將家人間的互動模式理想化;簡而言之,就是「期待過高、溝通不足」。我們在家庭以外的場域,多半能很清楚地明白人際相處間的互利關係,「今日你幫我一分、他日我還你一寸」,即使有求於他人,也極少有人能一直維持「熱臉貼冷屁股」的單向付出;但當場景搬到家庭中,我們卻常使用「以愛為名」的親情勒索,要求家人絕對的信任及體諒,而忽略自己是否對家人的處境或需求,有同等的理解及接納。因為我們「是永遠不可能被拆散的家人」,所以我們的出發點「一定是為你好」,或是「我們一起生活這麼久了,你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我一定比你還清楚」,這些自以為是的迷思,阻礙我們看清一個簡單的事實:「即使是家人,我們仍然是不一樣的個體;我們可以有與對方完全不同的習慣、好惡、理念、價值觀,即使共同生活再久,我們依然需要隨時保持溝通,確認自己用讓對方真正舒服的方式付出關愛」。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態,家人間的相處是不斷變化的演進過程,最終可能生成一個不同於大家一開始想像的模樣;無論是無話不談的親密,或是略帶客氣地保持距離,只要每個家人都體驗到幸福,家庭關係不該有「一體適之」的樣板化模組,也無所謂「正常」或「異類」的分別。

在我看來,家人之所以可貴,不在於「天生註定」要綁在一起的彼此牽掛;而是「即使存在歧見、或發生無可想像的意外,仍然願意選擇留在彼此身邊,陪伴你度過難關」的支持力量。只要對彼此有真心的關懷及珍愛,有沒有血緣或婚姻關係不是成為家人的必備條件。我很感恩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良好,沒有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帶來太多負面的影響;我知道這是父母願意犧牲一部分的自我,成全孩子順利長大的心意。要成就一個家,有種種的不容易。在過程中不見得總是風平浪靜,面臨的各式難題,也不會有唯一的標準解答,我們都只能邊摸索邊學習,最終找到那個可以稱為「家」的所在,而「家人」就是即使吵吵鬧鬧、相互吐槽,卻總會和好,讓我們想起他們,就能湧起一股暖意的真正歸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40世代女子艾芙琳的人生遊記的沙龍
5會員
33內容數
2025/04/07
十年了,你還能來,我也還在。 放一首你心中最愛的張學友歌曲,和我一起回顧精彩的【張學友60+演唱會】吧!
Thumbnail
2025/04/07
十年了,你還能來,我也還在。 放一首你心中最愛的張學友歌曲,和我一起回顧精彩的【張學友60+演唱會】吧!
Thumbnail
2024/10/07
網路討論聲量頗高的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到底想要告訴觀眾什麼? 主角想要追回的,真的是看似毫無價值的老舊垃圾桶嗎? 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就像看了一個精采的寓言故事,讓我們反思: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物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4/10/07
網路討論聲量頗高的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到底想要告訴觀眾什麼? 主角想要追回的,真的是看似毫無價值的老舊垃圾桶嗎? 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就像看了一個精采的寓言故事,讓我們反思: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物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4/10/02
"做自己"一定有答案嗎? 知道自己不是什麼,也是一種接近自己真實面貌、可以拼湊出完整自己的方式。
2024/10/02
"做自己"一定有答案嗎? 知道自己不是什麼,也是一種接近自己真實面貌、可以拼湊出完整自己的方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進入婚姻已經超過十個年頭了,不止經歷過很多冷暖,也對人生多了很多體會,雖然我在年少就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家破人亡,不能說是孤兒,畢竟當時已成年,硬要說算是孤青(青年)吧,所以結婚後,我並不像大多數女性是有娘家的,雖然這帶給了我很多遺憾,但日子還是一刻不得消停的。 但也因為自
Thumbnail
進入婚姻已經超過十個年頭了,不止經歷過很多冷暖,也對人生多了很多體會,雖然我在年少就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家破人亡,不能說是孤兒,畢竟當時已成年,硬要說算是孤青(青年)吧,所以結婚後,我並不像大多數女性是有娘家的,雖然這帶給了我很多遺憾,但日子還是一刻不得消停的。 但也因為自
Thumbnail
婚姻牽涉到了個人和家庭等多個層面,它可能是原生家庭將扮演在成年後的家庭成員在建立新婚姻關係的角色。談到男女交往和婚姻的幾個重要階段,包括熱戀時的特點、婚姻是如何開始的,以及新家庭如何複製舊家庭行為模式...
Thumbnail
婚姻牽涉到了個人和家庭等多個層面,它可能是原生家庭將扮演在成年後的家庭成員在建立新婚姻關係的角色。談到男女交往和婚姻的幾個重要階段,包括熱戀時的特點、婚姻是如何開始的,以及新家庭如何複製舊家庭行為模式...
Thumbnail
你相信嗎? 每個靈魂誕生在地球前,都會先安排好投身地球時的原生家庭。早在你有意識認識這個家庭成員之前,你們在靈魂的層次早就已經相遇。並且約定好要成為一家人了。 我在靈性覺察的路上不斷地釋放關於家庭匱乏的信念,這是我的親身經驗,期待能夠帶給看到此篇的人一些療癒與安慰。 為什麼我生長在這個家庭呢? 孩子
Thumbnail
你相信嗎? 每個靈魂誕生在地球前,都會先安排好投身地球時的原生家庭。早在你有意識認識這個家庭成員之前,你們在靈魂的層次早就已經相遇。並且約定好要成為一家人了。 我在靈性覺察的路上不斷地釋放關於家庭匱乏的信念,這是我的親身經驗,期待能夠帶給看到此篇的人一些療癒與安慰。 為什麼我生長在這個家庭呢? 孩子
Thumbnail
您有從「原生家庭」順利過渡到「再生家庭」嗎?心理學發現這是有個順序及優先序位的。
Thumbnail
您有從「原生家庭」順利過渡到「再生家庭」嗎?心理學發現這是有個順序及優先序位的。
Thumbnail
家是一個人第一個成長的地方,也是最先接觸到的環境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 無論是行為、個性,甚至價值觀等等 家庭是影響我們最大的因素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爾曾經說過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而從我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的確是如此
Thumbnail
家是一個人第一個成長的地方,也是最先接觸到的環境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 無論是行為、個性,甚至價值觀等等 家庭是影響我們最大的因素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爾曾經說過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而從我多年的臨床經驗來看,的確是如此
Thumbnail
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深遠。你有想過什麼才是成為家人的條件嗎? 幸福的家庭又該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深遠。你有想過什麼才是成為家人的條件嗎? 幸福的家庭又該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即使他們沒有同住,依然可以是互相關心的家人,擁有比普通朋友更加親密的、非關愛情的關係,因為之所以成為家人,是因為想擁有依靠,也成為對方的依靠,而若這份關係反倒阻礙了彼此追求幸福,不就適得其反了嗎?「家人」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縛,也不需要外在的證明,僅需在心底為他標記出一個重要的位置。
Thumbnail
即使他們沒有同住,依然可以是互相關心的家人,擁有比普通朋友更加親密的、非關愛情的關係,因為之所以成為家人,是因為想擁有依靠,也成為對方的依靠,而若這份關係反倒阻礙了彼此追求幸福,不就適得其反了嗎?「家人」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縛,也不需要外在的證明,僅需在心底為他標記出一個重要的位置。
Thumbnail
最近身邊發生一些事,讓我觀察到家族與個人有著深深的關聯性,長大後的我們脫離了父母,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這世界上,但是與父母和兄弟姊妹間的感情,卻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我們往後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最近身邊發生一些事,讓我觀察到家族與個人有著深深的關聯性,長大後的我們脫離了父母,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這世界上,但是與父母和兄弟姊妹間的感情,卻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我們往後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戀愛長期不順,可能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 你的感情路是否一直不順,每次不是遇到渣男/女就是碰到滿口謊言的騙子? 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對象,但每次你都會對自己沒有信心,擔心對方會出軌離你而去?還是你一直沒有辦法全心全意愛其他人,在戀愛關係中總會因為害怕被遺棄而選擇
Thumbnail
戀愛長期不順,可能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 你的感情路是否一直不順,每次不是遇到渣男/女就是碰到滿口謊言的騙子? 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對象,但每次你都會對自己沒有信心,擔心對方會出軌離你而去?還是你一直沒有辦法全心全意愛其他人,在戀愛關係中總會因為害怕被遺棄而選擇
Thumbnail
「雙親家庭真的比單親好嗎?」我覺得思考這個問題前要先把「單親不正常」「離婚是缺陷」拿開來會比較好思考一點!這是東方人的盲點,家庭血緣的羈絆太深,有時候不好思考。但不能否認的是,得到足夠照顧的孩子(不是溺愛)是比較能夠有空間好好長大!
Thumbnail
「雙親家庭真的比單親好嗎?」我覺得思考這個問題前要先把「單親不正常」「離婚是缺陷」拿開來會比較好思考一點!這是東方人的盲點,家庭血緣的羈絆太深,有時候不好思考。但不能否認的是,得到足夠照顧的孩子(不是溺愛)是比較能夠有空間好好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