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民主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推崇前總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而一手培植他接掌台灣政權的蔣經國先生卻只是「獨裁者」?

蔣經國與乃父蔣中正的確曾經以專制的方式統治台灣。問題是,國民黨光威權統治就足以維持法律秩序?寫作《蔣經國傳》的陶涵並不作如是想。

陶涵英文原名Jay  Taylor ,曾任職美國在台大使館,負責政情報告與分析;美中建交後,又擔任北京美國大使館政治參事,爾後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陶涵在接受時報出版邀約寫作之初,堅持在合約載明「充分和完整的寫作與編審獨立自主權」,亦即不受外人干預,可以完全忠於個人與歷史。

他在《蔣經國傳》回答了前述國民黨威權統治這個問題:

國民黨維持法律與秩序不單是靠高壓鎮懾,它在多數台灣農民、商人群中享有程度不等的支持,因為他們不僅是政府經濟政策的受益人,也是國民黨推動政治穩定的受惠者。

他在這段分析後面引用了兩條資料,一是前文已經提到的佃農、自耕農的數字,另一是民間企業--民間企業主有八成是本省人。

若論省籍在台灣政治的槓桿,一九五○、六○年代的台灣,人口組成佔比僅一成半的外省人囊括了中央黨、政、軍的高階主管職,地方的生態大抵也類似。比如一九六三年的台灣,全島二十四個縣市警察局長,清一色是外省人;一百二十個分局長,也只有區區五個台灣人。

六○年代以後,本省人開始受到政府與國民黨的重用。蔣經國拔擢台籍人士徐慶鐘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徐慶鐘再拉拔自己的台籍學生李登輝。李登輝後來在台灣的經歷與地位眾人皆知,此處暫且不談。

一九八○年代,即便因為伊朗與美國爆發衝突,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暴漲一倍,台灣仍在大有為的政府--當然是「外來」的國民黨政府--掌舵下,從容應對,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raw-image

經濟繁榮消泯了台灣階級與省籍的衝突,背後有蔣經國推動政治改革的助力。

一九八五年,蔣經國徵調駐日大使馬樹禮回國接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交付的責任之一便是召集專業小組,全力推動政治改革。

一邊打點自己主持的政黨,另一邊忙著栽培後續的領導人。意識到自己已經油盡燈枯的蔣經國,加緊培植已被他拔擢為副總統的李登輝。考慮到李登輝政治資源仍嫌不足,頻頻為他拉攏人脈,對內如參謀總長郝柏村,對外如美國駐台代表李潔明,甚且委以特使身分,出訪中美洲友邦……

儘管他全面改革的動作頻頻,外界依然投以不信任的目光。每週兩次向蔣經國報告最新政情發展的兒子蔣孝勇更被封為「地下總統」。

為澄清外界的疑慮,蔣經國在接受美國《時代週刊》專訪時,明白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由蔣家成員繼任總統。乃至獲悉兒子蔣孝武、蔣孝勇有意競選國民黨中央常委,立刻要求秘書長馬樹禮出面制止。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行憲紀念日,蔣經國在國民大會發表講話,明白表示身後「既不能,也不會」有蔣家人或軍人主政。其後不久,蔣經國乾脆派蔣孝武出任台灣駐新加坡副代表,同時拜託老友李光耀「看管」,形同放逐。

一九八六年夏,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抵台訪問,與蔣經國密談。蔣經國對老友透露他改造台灣政治體制的計劃,以及改革對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產生影響的可能。陶涵的看法,「蔣經國的計劃使台灣遠比新加坡民主」,不論是在言論或出版自由。

也就在同一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民進黨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提議通過成立「民主進步黨」。第一時間就接獲消息的蔣經國找來幾位核心官員與黨政軍要員,開口便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即便警備總部報告已經擬妥黑名單,蔣經國卻說抓人解決不了問題,政府該做的只是避免衝突,保持鎮定。而後便指示行政院新聞局起草公開聲明:組織新政黨尚在研究中。第二天中常會的正式討論,蔣經國的口徑不變,相關程序完成之前,政府當然不會承認民進黨;但對於民進黨,政府也不會採取法律行動。

面對黨內的激進派,蔣經國說得雲淡風輕:

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曉得什麼時候不去用。

過後不久的十月七日,蔣經國接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夫人,宣布政府預備「提議」解除戒嚴。十月十五日的中常會,指示國民黨制定「國家安全法」以取代「戒嚴法」,修訂「民間團體法」與「選罷法」,允許新政黨成立。

蔣經國在一九八八年去世。他去世前一年,台灣不但已經解除戒嚴,黨禁、報禁也完全開放。外匯存底若以人均計算,傲視全球。不論是政治或經濟,前景一片光明。他交給李登輝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raw-image

蔣經國去世後,中國大陸的新聞工作者戴晴發文,呼籲中國應有蔣經國這樣溫和的「獨裁」領袖:「他終結了自己家族的統治,取消黨禁、報禁。好吧,我是獨裁者,可是我是最後一位獨裁者。我運用我的權力,確實引進民主……」

蔣經國仍健在時,興建豪華紀念堂的傳聞曾經甚囂塵上。他聞言大笑:我活著的時候連自己的房子都沒造過,何必為死後造大墳?

蔣經國說的不錯,他不曾為自己造房子,也無須為自己造大墳。可在我眼裡,他為這個島上的民眾造了無數舒適而安全的房屋--通過「獨裁」手段為台灣建立了自由民主,高度的經濟發展與族群和諧共處的社會。

從上台之初的風雨飄搖到風平浪靜,蔣經國為台灣作出的貢獻,體現了他自定義的「義」,涵靜老人(注)因此盛讚蔣先生是「大忠大孝」。

若問我心目中的民主先生是誰?對不起,我無意標新立異,卻想站在回顧歷史的公正立場,給出不同於一般認可的答案。

注:涵靜老人即民國五、六十年代極知名的報人李玉階先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9會員
175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田心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推崇前總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而一手培植他接掌台灣政權的蔣經國先生卻只是「獨裁者」? 蔣經國遺交給李登輝的,是一個族群融合,政經穩定,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Thumbnail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推崇前總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而一手培植他接掌台灣政權的蔣經國先生卻只是「獨裁者」? 蔣經國遺交給李登輝的,是一個族群融合,政經穩定,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Thumbnail
很多人對前一陣子蔡英文在蔣經國圖書館開幕儀式上的致詞感到困擾,尤其某些台派人士,似乎對這一點很不諒解,但我想這是很明顯的誤判,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我們先分析幾點事實: 還有他討厭共產黨。 以下是總統致詞內容,括弧的部份則是我的註解:
Thumbnail
很多人對前一陣子蔡英文在蔣經國圖書館開幕儀式上的致詞感到困擾,尤其某些台派人士,似乎對這一點很不諒解,但我想這是很明顯的誤判,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我們先分析幾點事實: 還有他討厭共產黨。 以下是總統致詞內容,括弧的部份則是我的註解:
Thumbnail
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品質在蔣經國執政期間有了巨大提升,這才是他們緬懷蔣經國時光的主因,但是人類的思考運作方式,讓我們只會看到一個整體的蔣經國印象。我們當然可以分析他在經濟、⺠主、自由與人權等等各方面的表現,但整體印象並不會是各項分析的總和,甚至這些分析往往還反過來受到印象的影響。
Thumbnail
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品質在蔣經國執政期間有了巨大提升,這才是他們緬懷蔣經國時光的主因,但是人類的思考運作方式,讓我們只會看到一個整體的蔣經國印象。我們當然可以分析他在經濟、⺠主、自由與人權等等各方面的表現,但整體印象並不會是各項分析的總和,甚至這些分析往往還反過來受到印象的影響。
Thumbnail
意外的國父 臺灣到底是「意外的國度」,還是「必然的國度」?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可否稱得上是「意外的國父」?臺灣的誕生,是中共、國民黨、美國、臺灣人等四方角力下的不完美妥協?還是臺灣人民奮鬥的結果及歷史的必然? 意外的好看 當初看這本書時,真的很意外。 通常挑書只看有沒有興趣,翻看後覺得文辭通暢就
Thumbnail
意外的國父 臺灣到底是「意外的國度」,還是「必然的國度」?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可否稱得上是「意外的國父」?臺灣的誕生,是中共、國民黨、美國、臺灣人等四方角力下的不完美妥協?還是臺灣人民奮鬥的結果及歷史的必然? 意外的好看 當初看這本書時,真的很意外。 通常挑書只看有沒有興趣,翻看後覺得文辭通暢就
Thumbnail
今天焦點─沈淪台灣~李登輝禍國殃民實錄 
Thumbnail
今天焦點─沈淪台灣~李登輝禍國殃民實錄 
Thumbnail
蔣經國是蘇聯訓練出來的、把家庭關係和所有資產階級關係都看成是可以利用的資源的布爾什維克。蔣經國的性格其實就是他在戀愛年代在蘇聯那邊形成的,出於本能,他可以準確地描繪出共產黨什麼時候會幹什麼樣的事情。正因為他非常瞭解共產黨,才適合於做這樣的角色 (國民黨的情報頭子)。
Thumbnail
蔣經國是蘇聯訓練出來的、把家庭關係和所有資產階級關係都看成是可以利用的資源的布爾什維克。蔣經國的性格其實就是他在戀愛年代在蘇聯那邊形成的,出於本能,他可以準確地描繪出共產黨什麼時候會幹什麼樣的事情。正因為他非常瞭解共產黨,才適合於做這樣的角色 (國民黨的情報頭子)。
Thumbnail
台灣民主史上有兩個人,把民主看得比自己、比政黨的前途更重要,願意在有機會大權獨攬時,卻釋出善意甚至資源來扶植反對黨。一個是李登輝,一個是他的愛徒蔡英文。
Thumbnail
台灣民主史上有兩個人,把民主看得比自己、比政黨的前途更重要,願意在有機會大權獨攬時,卻釋出善意甚至資源來扶植反對黨。一個是李登輝,一個是他的愛徒蔡英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