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民主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推崇前總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而一手培植他接掌台灣政權的蔣經國先生卻只是「獨裁者」?
蔣經國與乃父蔣中正的確曾經以專制的方式統治台灣。問題是,國民黨光威權統治就足以維持法律秩序?寫作《蔣經國傳》的陶涵並不作如是想。
陶涵英文原名Jay  Taylor ,曾任職美國在台大使館,負責政情報告與分析;美中建交後,又擔任北京美國大使館政治參事,爾後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陶涵在接受時報出版邀約寫作之初,堅持在合約載明「充分和完整的寫作與編審獨立自主權」,亦即不受外人干預,可以完全忠於個人與歷史。
他在《蔣經國傳》回答了前述國民黨威權統治這個問題:
國民黨維持法律與秩序不單是靠高壓鎮懾,它在多數台灣農民、商人群中享有程度不等的支持,因為他們不僅是政府經濟政策的受益人,也是國民黨推動政治穩定的受惠者。
他在這段分析後面引用了兩條資料,一是前文已經提到的佃農、自耕農的數字,另一是民間企業--民間企業主有八成是本省人。
若論省籍在台灣政治的槓桿,一九五○、六○年代的台灣,人口組成佔比僅一成半的外省人囊括了中央黨、政、軍的高階主管職,地方的生態大抵也類似。比如一九六三年的台灣,全島二十四個縣市警察局長,清一色是外省人;一百二十個分局長,也只有區區五個台灣人。
六○年代以後,本省人開始受到政府與國民黨的重用。蔣經國拔擢台籍人士徐慶鐘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徐慶鐘再拉拔自己的台籍學生李登輝。李登輝後來在台灣的經歷與地位眾人皆知,此處暫且不談。
一九八○年代,即便因為伊朗與美國爆發衝突,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暴漲一倍,台灣仍在大有為的政府--當然是「外來」的國民黨政府--掌舵下,從容應對,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經濟繁榮消泯了台灣階級與省籍的衝突,背後有蔣經國推動政治改革的助力。
一九八五年,蔣經國徵調駐日大使馬樹禮回國接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交付的責任之一便是召集專業小組,全力推動政治改革。
一邊打點自己主持的政黨,另一邊忙著栽培後續的領導人。意識到自己已經油盡燈枯的蔣經國,加緊培植已被他拔擢為副總統的李登輝。考慮到李登輝政治資源仍嫌不足,頻頻為他拉攏人脈,對內如參謀總長郝柏村,對外如美國駐台代表李潔明,甚且委以特使身分,出訪中美洲友邦……
儘管他全面改革的動作頻頻,外界依然投以不信任的目光。每週兩次向蔣經國報告最新政情發展的兒子蔣孝勇更被封為「地下總統」。
為澄清外界的疑慮,蔣經國在接受美國《時代週刊》專訪時,明白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由蔣家成員繼任總統。乃至獲悉兒子蔣孝武、蔣孝勇有意競選國民黨中央常委,立刻要求秘書長馬樹禮出面制止。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行憲紀念日,蔣經國在國民大會發表講話,明白表示身後「既不能,也不會」有蔣家人或軍人主政。其後不久,蔣經國乾脆派蔣孝武出任台灣駐新加坡副代表,同時拜託老友李光耀「看管」,形同放逐。
一九八六年夏,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抵台訪問,與蔣經國密談。蔣經國對老友透露他改造台灣政治體制的計劃,以及改革對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產生影響的可能。陶涵的看法,「蔣經國的計劃使台灣遠比新加坡民主」,不論是在言論或出版自由。
也就在同一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民進黨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提議通過成立「民主進步黨」。第一時間就接獲消息的蔣經國找來幾位核心官員與黨政軍要員,開口便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即便警備總部報告已經擬妥黑名單,蔣經國卻說抓人解決不了問題,政府該做的只是避免衝突,保持鎮定。而後便指示行政院新聞局起草公開聲明:組織新政黨尚在研究中。第二天中常會的正式討論,蔣經國的口徑不變,相關程序完成之前,政府當然不會承認民進黨;但對於民進黨,政府也不會採取法律行動。
面對黨內的激進派,蔣經國說得雲淡風輕:
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曉得什麼時候不去用。
過後不久的十月七日,蔣經國接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夫人,宣布政府預備「提議」解除戒嚴。十月十五日的中常會,指示國民黨制定「國家安全法」以取代「戒嚴法」,修訂「民間團體法」與「選罷法」,允許新政黨成立。
蔣經國在一九八八年去世。他去世前一年,台灣不但已經解除戒嚴,黨禁、報禁也完全開放。外匯存底若以人均計算,傲視全球。不論是政治或經濟,前景一片光明。他交給李登輝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蔣經國去世後,中國大陸的新聞工作者戴晴發文,呼籲中國應有蔣經國這樣溫和的「獨裁」領袖:「他終結了自己家族的統治,取消黨禁、報禁。好吧,我是獨裁者,可是我是最後一位獨裁者。我運用我的權力,確實引進民主……」
蔣經國仍健在時,興建豪華紀念堂的傳聞曾經甚囂塵上。他聞言大笑:我活著的時候連自己的房子都沒造過,何必為死後造大墳?
蔣經國說的不錯,他不曾為自己造房子,也無須為自己造大墳。可在我眼裡,他為這個島上的民眾造了無數舒適而安全的房屋--通過「獨裁」手段為台灣建立了自由民主,高度的經濟發展與族群和諧共處的社會。
從上台之初的風雨飄搖到風平浪靜,蔣經國為台灣作出的貢獻,體現了他自定義的「義」,涵靜老人(注)因此盛讚蔣先生是「大忠大孝」。
若問我心目中的民主先生是誰?對不起,我無意標新立異,卻想站在回顧歷史的公正立場,給出不同於一般認可的答案。
注:涵靜老人即民國五、六十年代極知名的報人李玉階先生。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69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田心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眸台灣發展,如今幾乎是人人喊打的國民黨真的只是台灣的罪人嗎?外來的政權,真的就是十惡不赦嗎?
面對困境,直覺反應便是抱怨,可訴苦的真實意義,其實不過痛苦的無謂複製。我們真正需要的,可能是聖嚴法師的人生智慧: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而後放下它。明天,太陽依舊升起。
聰明難,善良更難,是亞馬遜CEO貝佐斯從祖父學來的人生智慧。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有近似的看法:有商才,還得有士魂!
能夠「不朽」的是偉人。我們這些凡人不求不朽,只求不被親友遺忘。如何不被遺忘?我們需要的可能是愛-當然不是嘴上空喊「愛你喔!」我們需要的可能是一點小小的良善-通過善意,尤其是善行來表達。
信仰的宗教非常另類。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偏偏天帝教一再宣說的都是「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乍看悖反人性的教誨,導師涵靜老人有另一種補充說法:「你不為自己設想,仙佛自然會為你設想。」真是如此?
存好心,可能做成壞事。存心不良,也有可能成就好事。 轉到文華,如魚得水,直到已經退休的今天都覺得它是上天的恩賜。而如此恩賜,緣於有人惡整。跨海讀北大博士,如果不是先前被某大學拒絕,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回眸台灣發展,如今幾乎是人人喊打的國民黨真的只是台灣的罪人嗎?外來的政權,真的就是十惡不赦嗎?
面對困境,直覺反應便是抱怨,可訴苦的真實意義,其實不過痛苦的無謂複製。我們真正需要的,可能是聖嚴法師的人生智慧: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而後放下它。明天,太陽依舊升起。
聰明難,善良更難,是亞馬遜CEO貝佐斯從祖父學來的人生智慧。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有近似的看法:有商才,還得有士魂!
能夠「不朽」的是偉人。我們這些凡人不求不朽,只求不被親友遺忘。如何不被遺忘?我們需要的可能是愛-當然不是嘴上空喊「愛你喔!」我們需要的可能是一點小小的良善-通過善意,尤其是善行來表達。
信仰的宗教非常另類。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偏偏天帝教一再宣說的都是「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乍看悖反人性的教誨,導師涵靜老人有另一種補充說法:「你不為自己設想,仙佛自然會為你設想。」真是如此?
存好心,可能做成壞事。存心不良,也有可能成就好事。 轉到文華,如魚得水,直到已經退休的今天都覺得它是上天的恩賜。而如此恩賜,緣於有人惡整。跨海讀北大博士,如果不是先前被某大學拒絕,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尾巴我提到說蔣經國的掌權也算是為台灣民主化打開一扇門呢?可能有些讀者會說小蔣明明是情治人員,根本是在對民主化運動進行破壞阻撓,是後來受到國際壓力才放鬆威權體制的。 是沒錯,但小蔣其實也是大量啟用本土精英的第一人,至於為何他會開始重用本土精英呢?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跟當年撤退來台的老兵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紀念館位於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與紀念功能於一體的建築。這裡不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還是紀念台灣歷史上重要人物蔣中正(蔣介石)的地方。不過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威權人物,用軍權掌控一切,沒有太多建樹。 大溪公會堂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地方公共會議和社會活動的場
Thumbnail
如果拿掉歌功頌德強人統治者的光環,再拿掉權貴階級享受特權的一生,單就一個人的生命紀錄來重新回看蔣經國,回看他所留下的四十多年日記,真的具備太多可以成為影視創作的材料了,可寫實可虛構的,令人唏噓的一生。 歷史重要性先提,蔣介石寫了五十多年的日記(1915-1972),蔣經國寫了四十多年的日記(193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政治人物的簡單介紹 林洋港,曾任南投縣縣長、臺北市市長、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司法院院長等多個重要職務。林洋港以愛養牛聞名,因此社會大眾常常尊稱他為「阿港伯」。同時,他在政治圈以一口台灣國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使他在台灣政治界備受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總統暨立委選舉投票日,同時也是經國先生逝世36週年紀念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日前往頭寮謁陵,感念經國先生的照顧和栽培,強調親民黨秉持「人民作主」,即「蔣經國精神」,堅守「兩岸和平、經濟穩定」的立場。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尾巴我提到說蔣經國的掌權也算是為台灣民主化打開一扇門呢?可能有些讀者會說小蔣明明是情治人員,根本是在對民主化運動進行破壞阻撓,是後來受到國際壓力才放鬆威權體制的。 是沒錯,但小蔣其實也是大量啟用本土精英的第一人,至於為何他會開始重用本土精英呢?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跟當年撤退來台的老兵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紀念館位於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與紀念功能於一體的建築。這裡不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還是紀念台灣歷史上重要人物蔣中正(蔣介石)的地方。不過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威權人物,用軍權掌控一切,沒有太多建樹。 大溪公會堂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地方公共會議和社會活動的場
Thumbnail
如果拿掉歌功頌德強人統治者的光環,再拿掉權貴階級享受特權的一生,單就一個人的生命紀錄來重新回看蔣經國,回看他所留下的四十多年日記,真的具備太多可以成為影視創作的材料了,可寫實可虛構的,令人唏噓的一生。 歷史重要性先提,蔣介石寫了五十多年的日記(1915-1972),蔣經國寫了四十多年的日記(193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政治人物的簡單介紹 林洋港,曾任南投縣縣長、臺北市市長、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司法院院長等多個重要職務。林洋港以愛養牛聞名,因此社會大眾常常尊稱他為「阿港伯」。同時,他在政治圈以一口台灣國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使他在台灣政治界備受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總統暨立委選舉投票日,同時也是經國先生逝世36週年紀念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日前往頭寮謁陵,感念經國先生的照顧和栽培,強調親民黨秉持「人民作主」,即「蔣經國精神」,堅守「兩岸和平、經濟穩定」的立場。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