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心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種難以對付的心魔: 突然的貪念, 貪小便宜, 見獵心喜, 理智難以抗拒
偷懶, 投機, 抄捷徑, 不耐煩, 順手牽羊...都是貪念的浮現
自私自利, 天經地義.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貪念看起來是自然的人性, 因此防不勝防
其實貪念來自於缺乏安全感, 也就是懼. 貪念是內心的恐懼使然. 這種恐懼感源於年幼的創痛經驗, 也許記得, 也許不記得, 只是情緒長存
所以要對抗貪念, 必須覺察內心的恐懼. 恐懼是隱藏在後, 宰制人心的真正魔王, 唯一的對策就是覺察, 從時時覺察貪念開始.
一旦開始覺察, 就可以撥雲見日, 攤在陽光下, 恐懼會慢慢蒸發
不懼, 自然不貪
avatar-img
3會員
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lo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算是合法的賭場, 也還是倚賴著設計嚴密的數學優勢與人性的弱點, 讓賭客自願交出金錢. 如果不願意當肥羊, 又想要體驗賭博的樂趣, 可參考以下的原則:
學生階段: 自己看了覺得可以, 別人看了覺得還不行 成熟階段: 自己看了覺得可以, 別人看了也覺得可以 出師階段: 別人看了覺得可以, 但自己覺得還不行, 把別人想收藏的作品當成垃圾毀掉 返璞歸真: 自己看了覺得可以(只有自己看得懂), 別人看了覺得還不行(別人都看不懂)
人的神是擬人化的, 有人性, 有情緒 大自然若有神, 應該是在人類之前就有, 因此可能是非人的, 無人性, 無情緒
安全感 簡單的人格關鍵: 小時候有安全感 小時候無安全感 有安全感 = 好奇, 自信, 勇敢, 平靜 無安全感 = 退縮, 懷疑, 恐懼, 情緒
就算是合法的賭場, 也還是倚賴著設計嚴密的數學優勢與人性的弱點, 讓賭客自願交出金錢. 如果不願意當肥羊, 又想要體驗賭博的樂趣, 可參考以下的原則:
學生階段: 自己看了覺得可以, 別人看了覺得還不行 成熟階段: 自己看了覺得可以, 別人看了也覺得可以 出師階段: 別人看了覺得可以, 但自己覺得還不行, 把別人想收藏的作品當成垃圾毀掉 返璞歸真: 自己看了覺得可以(只有自己看得懂), 別人看了覺得還不行(別人都看不懂)
人的神是擬人化的, 有人性, 有情緒 大自然若有神, 應該是在人類之前就有, 因此可能是非人的, 無人性, 無情緒
安全感 簡單的人格關鍵: 小時候有安全感 小時候無安全感 有安全感 = 好奇, 自信, 勇敢, 平靜 無安全感 = 退縮, 懷疑, 恐懼, 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切善惡的根本是自己的心,應當捨棄惡心劣意,生起慈心善意。「貪心」,概括而言指的是對別人所擁有的人、事、物等產生非分之想,不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例如:貪財、貪名、貪他人之配偶、貪他人的工作成果…...。貪心的過患極為嚴重!很多人常會因為一念的貪心,而失去分寸與做事的準則,犯下無法挽回的錯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不好的念頭,負面的思緒,其實都是我們的心魔,克服心魔的管道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起善念。從壞處去想人事,好事也變壞事,從善處去想人事,再不好的人或事也能被善攻破。比如,有一個男子,總覺得辦公室中的一位資深同事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友善,如果兩人要擦肩而過,資深同事總是先行一步繞道。這個疙瘩在男子心中已經十多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Thumbnail
非關宗教,純粹欣賞「貪嗔癡慢疑」的字義,簡單詮釋了其內涵,分享這份美好~ 貪——貪愛五欲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意指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嗔——嗔恚無忍 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生而為人,有恐懼和焦慮是正常的。 因為,我們的色身太脆弱,慾望和妄想卻太多。 因為,我們有杏仁核和邊緣系統。 因為,為了求生,我們需要靠恐懼和焦慮,來解決問題,來突破現實上的困境。 然而,邪魔眾生卻在我們的靈識參數動了手腳,讓我們的恐懼和煩惱,也變成是一種癮頭,一種迴路,讓我們習慣性地在
Thumbnail
近20年的世界從不透明的時代轉變成透明的時代 人性的動力驅使也有所變化 原本驅使多數人犯錯的是貪婪跟恐懼 我認為現在可以這兩個心理情緒齊名的就是"妒忌" 原本"妒忌"只會出現在神話、宗教和文學作品,主要用來帶動仇恨跟傷害的劇情,包含摩西戒律明令禁止妒忌 現代人可以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切善惡的根本是自己的心,應當捨棄惡心劣意,生起慈心善意。「貪心」,概括而言指的是對別人所擁有的人、事、物等產生非分之想,不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例如:貪財、貪名、貪他人之配偶、貪他人的工作成果…...。貪心的過患極為嚴重!很多人常會因為一念的貪心,而失去分寸與做事的準則,犯下無法挽回的錯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不好的念頭,負面的思緒,其實都是我們的心魔,克服心魔的管道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起善念。從壞處去想人事,好事也變壞事,從善處去想人事,再不好的人或事也能被善攻破。比如,有一個男子,總覺得辦公室中的一位資深同事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友善,如果兩人要擦肩而過,資深同事總是先行一步繞道。這個疙瘩在男子心中已經十多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Thumbnail
非關宗教,純粹欣賞「貪嗔癡慢疑」的字義,簡單詮釋了其內涵,分享這份美好~ 貪——貪愛五欲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意指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嗔——嗔恚無忍 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生而為人,有恐懼和焦慮是正常的。 因為,我們的色身太脆弱,慾望和妄想卻太多。 因為,我們有杏仁核和邊緣系統。 因為,為了求生,我們需要靠恐懼和焦慮,來解決問題,來突破現實上的困境。 然而,邪魔眾生卻在我們的靈識參數動了手腳,讓我們的恐懼和煩惱,也變成是一種癮頭,一種迴路,讓我們習慣性地在
Thumbnail
近20年的世界從不透明的時代轉變成透明的時代 人性的動力驅使也有所變化 原本驅使多數人犯錯的是貪婪跟恐懼 我認為現在可以這兩個心理情緒齊名的就是"妒忌" 原本"妒忌"只會出現在神話、宗教和文學作品,主要用來帶動仇恨跟傷害的劇情,包含摩西戒律明令禁止妒忌 現代人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