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嗔癡慢疑的生活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非關宗教,純粹欣賞「貪嗔癡慢疑」的字義,簡單詮釋了其內涵,分享這份美好~


貪——貪愛五欲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意指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嗔——嗔恚無忍

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意指是對於討厭的感受過分偏執。

《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痴——愚痴無明

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並痴迷的迷戀自己,覺得自已就是對的,一相情願地認為事情就會往自已所設想的方向發展,意指固執己見、較勁、不開悟。

也包含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也就是說,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慢——驕慢自大

指怠慢、傲慢、輕慢,對外界不敏感,或者對外界沒興趣,只對自已的東西感興趣;或者說是慣性思維,原來我是對的,現在也應該是對的,缺乏激情、缺乏學習精神;看不慣、瞧不起、看不上、不願理。


疑——狐疑猜忌

就是懷疑、疑心重、不信任對方、老疑神疑鬼。

……………………………………………………


如能將這五字帶進生活,並時時覺察自己有無偏離軌道,並能將這五毒降伏,大概就已經修煉的挺到位的~


修身養性靠的是提醒自覺,需時時覺察自己是否引起了有毒的心思心念,進而操練自己的念頭思維,才能保有正確的行為~


思維正確、行為就會正確,美好的一切,總是在對的路上~


文 #蔡枟桓

圖 #雲王

#一杯咖啡的時間

https://www.facebook.com/2024cafe

avatar-img
16會員
174內容數
讓平凡的時間變的更有意義 成功打造幸福體質,做一個幸福的人;你快樂,所以你成功;每個人都極有必要習得如何駕駛屬於自己的人生~ 協助人們找到天賦自由與生涯規劃,全方位「健康•心靈•肢體」身心靈整合之幸福管理研究工程 找到成功的藍圖,定位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云亘 的其他內容
一天之中,總會有這樣的時刻專屬於自己~ 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為的是什麼? 在飲下的第一口,我就明白了~ 品的是堅強、喝的是過往,別人懂不懂得,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懂得你在追求什麼~ 再輕嘗一口,觸碰到的是自由,你將會發現,你奉獻你的生命在其中,也聖別了時間讓靈魂找到出口,一切的一切,都會朝
宇宙白風日是什麼日?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來信問:「每天的能量播報到底是什麼呢?怎會有宇宙白風日?還有水晶白風日?還有磁性白狗日?還有一堆看不懂的日子? 雖然來看枟桓老師的文,都看的懂內容,也能理解並有所啟發,但就是看不懂每天的日子命名,名稱都好奇怪喔!」 ☕ 其實這是另一套曆法,也就是瑪雅
曾經真實發生在美國鄉下的一所小學,某天老師出題要學生寫「我的夢想」,每個學生幾乎不遲疑,洋洋灑灑的寫下自己渴望的夢想…「要去環遊世界」、「要養一隻狗」…等等,唯獨有一位害羞的小男孩端坐在那,一直寫不出來~ 最後老師問了想要環遊世界的那個男孩,是否願意分享一個夢想給這位害羞的男孩,那位想要環遊世界的
感恩我們能聽見,不論是惡語良言 感恩我們能看見,不論是優點缺點 感恩我們能說話,永遠不選擇抱怨 世間或許有良善有惡煞,我們能選擇感恩這一切,並降伏駕馭自己的脾氣~ #好的風水氣場來自好的思維 讓語言鑽進你耳裡,轉換成滿滿的感謝 讓眼見的世間萬物,轉換成深深的感念 讓口中的陳述事件,轉換成健全的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擁有的越多、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改革、創新」一詞,其實這就是世界的常態,每分每秒都是不斷的更新,不論是喜好、思想、習慣,即便已脫離社會過小日子的人,依然很有感,而自身企業越大的企業家,越是能感受這樣的差異性~ 身為一位領導者,如何在持守與變革中取得平衡呢? 這真的是考驗領導者的管理經營藝
一天之中,總會有這樣的時刻專屬於自己~ 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為的是什麼? 在飲下的第一口,我就明白了~ 品的是堅強、喝的是過往,別人懂不懂得,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懂得你在追求什麼~ 再輕嘗一口,觸碰到的是自由,你將會發現,你奉獻你的生命在其中,也聖別了時間讓靈魂找到出口,一切的一切,都會朝
宇宙白風日是什麼日?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來信問:「每天的能量播報到底是什麼呢?怎會有宇宙白風日?還有水晶白風日?還有磁性白狗日?還有一堆看不懂的日子? 雖然來看枟桓老師的文,都看的懂內容,也能理解並有所啟發,但就是看不懂每天的日子命名,名稱都好奇怪喔!」 ☕ 其實這是另一套曆法,也就是瑪雅
曾經真實發生在美國鄉下的一所小學,某天老師出題要學生寫「我的夢想」,每個學生幾乎不遲疑,洋洋灑灑的寫下自己渴望的夢想…「要去環遊世界」、「要養一隻狗」…等等,唯獨有一位害羞的小男孩端坐在那,一直寫不出來~ 最後老師問了想要環遊世界的那個男孩,是否願意分享一個夢想給這位害羞的男孩,那位想要環遊世界的
感恩我們能聽見,不論是惡語良言 感恩我們能看見,不論是優點缺點 感恩我們能說話,永遠不選擇抱怨 世間或許有良善有惡煞,我們能選擇感恩這一切,並降伏駕馭自己的脾氣~ #好的風水氣場來自好的思維 讓語言鑽進你耳裡,轉換成滿滿的感謝 讓眼見的世間萬物,轉換成深深的感念 讓口中的陳述事件,轉換成健全的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擁有的越多、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改革、創新」一詞,其實這就是世界的常態,每分每秒都是不斷的更新,不論是喜好、思想、習慣,即便已脫離社會過小日子的人,依然很有感,而自身企業越大的企業家,越是能感受這樣的差異性~ 身為一位領導者,如何在持守與變革中取得平衡呢? 這真的是考驗領導者的管理經營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看來,我要的是一切,原來,我比誰都貪......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Thumbnail
貪瞋痴慢疑是根本煩惱,世間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出的,佛法稱它為五毒。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海嘯是貪婪所感;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這是瞋恚所感;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龍捲風;傲慢對應的是地震,心不平,大地就震動了;疑,則是對於聖賢教誨的懷疑,懷疑就不信,就不學習,貪瞋痴慢就出現了。
Thumbnail
錯遇不屬於我的心 以為再也尋覓不到 署名於我的真摯心 靈魂似散飛在天際 尋覓一點蛛絲馬跡 祈望總能撫慰我心 曾經以為是種苛求 渺茫滄海桑田難尋 上天是有憐憫之心 奇蹟似的幸福降臨 ​完整的愛以對全心 這種貪心欣慰溫馨♡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Thumbnail
看來,我要的是一切,原來,我比誰都貪......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Thumbnail
貪瞋痴慢疑是根本煩惱,世間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出的,佛法稱它為五毒。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海嘯是貪婪所感;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這是瞋恚所感;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龍捲風;傲慢對應的是地震,心不平,大地就震動了;疑,則是對於聖賢教誨的懷疑,懷疑就不信,就不學習,貪瞋痴慢就出現了。
Thumbnail
錯遇不屬於我的心 以為再也尋覓不到 署名於我的真摯心 靈魂似散飛在天際 尋覓一點蛛絲馬跡 祈望總能撫慰我心 曾經以為是種苛求 渺茫滄海桑田難尋 上天是有憐憫之心 奇蹟似的幸福降臨 ​完整的愛以對全心 這種貪心欣慰溫馨♡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